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最大耗氧量速度(vV.O2max)作为中长跑训练的一个强度指标可以有效地用来制定中长跑间歇训练和持续训练的训练计划和评定日常的训练效果。研究目的:通过4周vV.O2max强度的间歇训练和持续跑训练的实效性研究,首先是验证高强度的间歇训练对于提高受试者的有氧耐力方面是否优于持续跑训练;其次来评价高强度的间歇训练跑30/15组与15/15组在4周训练后对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和3000m跑成绩的效果优劣。研究方法:男性田径运动员18名,随机分成3组:1)40min70%v.VO2max持续跑训练组(A组);2)间歇跑15/15训练组(B组);3)间歇跑30/15训练组(C组)。训练前、后测试指标:vV.O2max、V.O2max、3000m成绩测定。研究结果:1).VO2max:间歇跑组(B组和C组)训练前、后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P<0.01);A组训练前后无统计学意义的变化。2)vV.O2max:间歇跑组训练前后均有非常显著性的的提高(P<0.01),而A组训练前后无显著性差异。4)3000m跑成绩:C组训练前后有非常显著性的升高(P<0.01),A组和B组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用vV.O...  相似文献   

2.
最大耗氧量速度运动时的生理负荷分析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国鹏  刘无逸  向剑锋 《体育科学》2005,25(8):59-61,70
目的:研究最大耗氧量速度(vVO2max)运动时运动员的生理反应,为中长跑训练处方的制订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12名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一次最大耗氧量(VO2max)递增负荷跑台测试和一次vVO2max力竭性跑台测试,测试受试者的VO2max、vVO2max、Tmax和tlim。结果:vVO2max持续运动中达到的VO2max和递增负荷测试达到的VO2max没有显著差异(P>0.05),且呈高度相关(R=0.857,P<0.01);vVO2max持续运动中,前60%Tmax时间内75%受试者摄氧量达到98%VO2max以上,部分受试者达到甚至超过VO2max。结论:vVO2max是一个有效诱导VO2max产生的强度,vVO2max、Tmax可以作为中长跑训练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最大摄氧量速度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文献综述法,分析了最大摄氧量速度(vVO2max)及其相关指标最大运动时间(Tmax)和达到最大摄氧量后运动时间(tlim)的概念、意义和在有氧耐力训练中的应用情况,提示这些指标可有效地指导有氧耐力训练及评估运动员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最大耗氧量速度(vO2max)作为中长跑训练的一个强度指标可以有效地用来制定中长跑间歇训练和持续训练的训练计划和评定日常的训练效果.研究目的:通过4周vO2max强度的间歇训练和持续跑训练的实效性研究,首先是验证高强度的间歇训练对于提高受试者的有氧耐力方面是否优于持续跑训练;其次来评价高强度的间歇训练跑30/15组与15/15组在4周训练后对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和3 000 m跑成绩的效果优劣.研究方法:男性田径运动员18名,随机分成3组:1)40 min70%vO2max持续跑训练组(A组);2)间歇跑15/15训练组(B组);3)间歇跑30/15训练组(C组).训练前、后测试指标:vO2max、O2max、3 000 m成绩测定.研究结果:1)O2max:间歇跑组(B组和C组)训练前、后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P<0.01);A组训练前后无统计学意义的变化.2)vO2max:间歇跑组训练前后均有非常显著性的的提高(P<0.01),而A组训练前后无显著性差异.4)3 000 m跑成绩:C组训练前后有非常显著性的升高(P<0.01),A组和B组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用vO2max作为强度指标进行中长跑训练,在受试者有氧能力的改善和3 000 m跑成绩的提高上,间歇训练优于持续跑训练,尤其是30/15组间歇跑训练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递增负荷运动中最大心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最大心率与年龄、最大心率与心率贮备以及最大心率与有氧运动能力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论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测定并分析了10名女大学生在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中的最大心率(HRmax)、心率贮备(HRR)、最大耗氧量(V.O2max)、耗氧量贮备(V.O2R)和无氧阈(.VO2AT)等指标。结果:按照公式"最大心率=220-年龄"计算的最大心率与实测最大心率有显著差异,实测心率贮备与估算心率贮备之间也有显著差异;最大心率与无氧阈、心率贮备与无氧阈、各运动负荷等级时的心率与耗氧量、%心率贮备与%耗氧量贮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按照公式"最大心率=220-年龄"计算的最大心率与心率贮备可能不够准确,最大心率可能与有氧耐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有氧能力与成绩的关系,更好为我国竞技自行车运动服务.方法:对24名优秀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最大耗氧量与成绩关系进行22周的跟踪研究.结果:22周训练后,最大耗氧量和运动成绩均呈现增长趋势,男、女运动员绝对最大耗氧量增值和场地骑行成绩有显著的相关性(男子:r=0.884、女子:r=0.939),男、女运动员相对最大耗氧量(ml/min/kg0.32)均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增值和成绩增值同样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男子:r=0.795、女子:r=0.902);同样,男、女运动员相对最大耗氧量(ml/min/kg0.79)增值和运动成绩同样均具有显著相关性(男子:r=0.665、女子:r=0.861).结论:相对最大耗氧量(ml/min/kg0.32)和绝对最大耗氧量反映青少年场地自行车运动员阶段训练效果更加敏感,青少年场地自行车运动员最大耗氧量表达方式有其典型的专项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负荷力量训练对举重运动员造血机能、最大耗氧量及运动后血乳酸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25名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完成为期5周“二大一调整”式力量训练,其中,第1、2周为大负荷周,第3周为调整周,第4、5周为大负荷周,第4周冲击最大负荷。大负荷周为目标总重量30000kg/d,每天2次训练课,调整负荷为目标总重量小于15000kg/天,每天1次训练课,每周训练6天。于训练前、训练第1、2、3、4、5周取周训练结束后次日晨基础状态静脉血测定红系指标,于试验前、后测定最大耗氧量(V.O2max)及.VO2max测试结束后0、5、10、15min血乳酸变化趋势。结果:训练期间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均较试验前显著性下降,但在第5周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出现回复性变化;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减小,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均呈增加趋势;调整周内血红蛋白不仅没有回复,反而呈显著性下降。训练期间外周血网织红细胞(Ret)先增加后回复。5周训练后,V.O2max较训练前显著提高,.VO2max测试后0、5、10、15min血乳酸低于训练前对应点。结论:一定量的大负荷力量训练提高运动员红系造血活动及V.O2max;一定量大负荷力量训练改变定量负荷后血乳酸代谢的动力学特征,其可能的机制是机体清除乳酸的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测量了国家女子篮球队16名运动员的最大耗氧量、身体成分、血红蛋白和12min跑距,并对其中10名运动员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绝对最大耗氧量(L/min)与身高(cm)、体重(kg)、去脂体重(kg)、脂肪含量(kg)成中度正相关,相关度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相对耗氧量(ml/min@kg)与这些身体成分指标成负相关;绝对最大耗氧量与血红蛋白值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0.68(P<0.05);绝对最大耗氧量与12 min跑成绩相关系数为0.74,有显著意义(P<0.05).利用本实验数据建立了我国女子篮球运动员最大耗氧量与12 min跑距回归方程式.  相似文献   

9.
李开刚  洪平  尚文元  宗丕芳 《体育科学》2003,23(5):102-105,F003
采用实验法,利用跑台进行递增负荷运动时测定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最大有氧能力。结果显示:1)VO2max平台持续时间(VO2maxPD)是另一个可以反映游泳运动员的最大有氧能力的重要标识,只有把VO2max和VO2maxPD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全面反映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内涵;2)心率无氧阈(HR—AT)应成为游泳训练中控制训练负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陈小平  资薇  于洪军 《体育科学》2007,27(6):F0003-F0003
长期以来,运用什么样的训练强度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一直是一个具有较大争议的问题。在生理学上,人们通常运用最大耗氧量、心率和血乳酸作为衡量和评价运动员训练强度的指标,并据此将训练强分为3个区域:血乳酸2mmol/L以下,2~4mmol/L和4mmol/L以上。  相似文献   

11.
探讨HiHiLo训练法与LoHiLo训练法对提高女子跆拳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HiHiLo组无氧阈功率指标显著性上升,AT功率平均水平上升了8.24%,RPE指标在各时间点均显著性降低,心率指标无显著性影响,血乳酸指标从150~240W时段显著性降低,.VO2max指标显著性升高,升高幅度达5.37%;LoHiLo组无氧阈功率指标无显著变化,上升幅度为6.24%,RPE指标只有在150~240W两个时间点有显著性降低,其他时间点无显著性,心率指标无显著性,血乳酸指标无显著性,.VO2max指标无显著性,降低了1.08%。结果提示:在提高跆拳道女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上,HiHi-Lo训练法较LoHiLo训练法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2.
有氧代谢能力与耐力项目训练中运动强度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全面阐述了有氧代谢能力的概念,提出了最大摄氧量、无氧阈、最大摄氧量平台的持续时间都应是耐力训练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发展此3项目标应采用的训练强度。  相似文献   

13.
赛艇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测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14名女子赛艇运动员为受试者,分别在跑台、自行车和赛艇测功仪上以一次最大负荷和递增负荷方式对其进行了有氧能力测量。根据测量结果,作者建议赛艇测功仪是赛艇运动员最大吸氧量测量的首选负荷器;一次最大负荷更能准确地测出赛艇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同时测出的实际耗氧量占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在评价赛艇运动员有氧训练水平时较VAT、LAT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弢 《中国体育科技》2007,43(5):129-131
目的:考察11岁左右少年运动员开始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3个项目(自行车、划船、足球)的动脉血压反应,并分析最大运动时动脉血压、VO_2max对受试者心脏体积增加的影响。方法:对受试者进行病史和体格检查,用M型二堆超声心动图、12导心电图检查心脏参数,逐级运动试验直接测定VO_2max。在安静和最大运动状态下检测收缩压和舒张压。用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体积指数(LVMI)。结果:自行车运动员的LVMI值明显高于其他运动员;划船运动员在最大运动时的动脉血压最高,而自行车运动员具有较高的VO_2max。LVMI与VO_2max和最大运动时的收缩压有较好的相关。结论:VO_2max对运动员心脏肥大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较大的动脉血压反应有利于发展较大的LVMI。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武术散打训练对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影响 ,采用YMCA法对 10 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间接测定 VO2 max和PWC170 。结果表明 :散打组在 VO2 max和PWC170 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采用 VO2 max的绝对值更能准确的计算PWC170 ;在采用间接测定法评价 VO2 max时 ,使用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公式要考虑适应范围。提示 ,武术散打训练可以提高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 ,在散打训练中应重视对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运动训练实践中,通过对部分运动员心率的长期追踪测试和 VO2max的 strand列线图的实验法分析,发现VO2max增值与心率差值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负相关关系,并找出二者的相关规律,为今后合理控制运动强度,有效提高训练效果,至少应在 VO2max增长阈值以上,提供运动生理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肌氧含量的相对有效下降值与最大摄氧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近红外无损肌氧监测系统,对赛艇运动员在递增强度运动时骨骼肌组织中肌氧的变化进行监测,测定不同运动员的肌氧含量相对有效下降值(Deff),并测定最大摄氧量(VO2max)。将监测到的Deff与VO2max的变化作对比研究,以期探讨骨骼肌组织中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与VO2max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运动中肌氧含量的相对有效下降值与最大摄氧量存在相关性,这为用无损伤技术监测人体运动时氧化代谢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