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从建筑的平立面布置、抗震结构体系、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由于其经济、刚度大、抗震性能好而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建筑,然而对于组合结构构件的某些特性扩大应用范围后,某些构件的工作性能,尚须不断研究。譬如:当钢管混凝土用做基础桩和输电杆框架柱时,其内力和变形十分复杂,其弯扭性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目前填充型圃钢管柱、混凝土梁构成的粱柱刚性抗震节点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圃管截面的流体动力特性好),能够保证组合结构框架粱柱在地震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砌体强度不足构件的联接不可靠、构造柱和圈梁的施工不符合要求 ,是目前不利于建筑抗震的施工质量问题。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 ,保证主体结构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建筑用地的运渐紧缺,小高层住宅也随之逐渐普及,如何使结构设计方棠经济合理已成为当务之急.完善的结构受力体系,合适的构件尺寸,不仅对结构的受力和抗震有利,还可以防止人力和经济上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5.
赤峰地区多见底框结构建筑形式,老旧的底框结构出现了结构构件强度下降,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分析赤峰市底框结构强度下降的原因,为后续分析有损伤的底框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赤峰市及其各旗县的实地调研,总结出底框结构在赤峰地区构件强度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加速度敏感型非结构构件振动台试验的输入,建立了用于非结构构件抗震性能检测的楼层反应谱,并开展了浮放输液架振动台试验验证该楼层反应谱的可用性.通过标准框架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确定非结构构件动力放大系数,基于分析结果建立了用于非结构构件抗震性能检测的楼层反应谱.利用该反应谱及其他现有检测楼层反应谱进行了浮放输液架的振动台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不同输入下非结构构件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提出的反应谱包括短周期段、上升段、平台段及下降段,平台段动力放大系数建议取值为3.0.试验结果表明,浮放输液架在0.307 4g的加速度输入下,即有50%的概率达到或超过500 mm的残余位移.提出的楼层反应谱可为振动台试验确定台面输入,用于非结构构件抗震性能检测,促进加速度敏感型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轻钢结构住宅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钢结构住宅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将要重点推广的项目,其具有材料强度高、构件尺寸小、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及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系统总结了我国轻钢结构住宅的现状及其结构形式、特点,并指出这种结构在科研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发展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的构思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付昕 《华章》2013,(24)
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国建筑师重新对建筑抗震设计重视起来。通过介绍了日本建筑结构抗震新技术、新材料和严格的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并介绍了日本建筑应用抗震设计的实例。希望建筑师从我国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现状出发,有效地借鉴日本抗震新技术,从而推动我国防震抗震减灾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
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指底层为框架、抗震墙上部为砌体结构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一些临街和社区的建筑底层设计成大空间格局作商用 ,上部用作居住 ,这些建筑有些采用的就是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这种结构经济适用 ,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然而 ,这种建筑结构是由两种性能不同的结构材料组成的 ,结构沿竖向刚度变化较大 ,“上刚下柔” ,很不利于抗震。因此 ,我们必须对这种结构认真地加以分析研究 ,合理设计 ,以满足结构安全性和抗震要求。一、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底层框架结构最初采用的是底层全框…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抗震设计中常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自实施以来得到了广泛应用,混凝土异形柱是一种抗震性能不佳的结构构件,在抗震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出现一些抗震薄弱环节.文章针对其在抗震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设计中应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杨予  傅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45-47,51
工程结构抗震课程中,通过结构模型实验来揭示抗震结构设计的内在规律是个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合理的课程实验设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震影响系数这一重要的动力学概念。在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课后练习与模型制作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简易加载设备对学生制作的结构模型进行加载,从而揭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各个相关物理量的作用。实践结果显示,由于课程实验设计与课后练习配合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学步骤合理安排结构模型的运用,能起到促进师生交流、加深学生对抗震知识理解的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多层砖房由于材料的脆性,其抗剪、抗拉、抗弯的强度很低。在地震时,墙体、墙角、楼梯间、纵横墙联接处、山墙等部位的破坏程度及破坏方式各不相同。在抗震设计时,除确保抗震计算满足抗震设防外,还应着重考虑抗震概念设计并针对不同部位、不同破坏形式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以期加强对抗震设防的整体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多层砖混房屋的震害、抗震概念设计、一般构造措施的阐述,提出了一些增强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能力的具体措施。总之,经过合理的抗震设计,构造得当,保证施工质量,砖混结构房屋是具有一定抗震能力,并且该结构仍将是城乡建筑中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结合建筑结构方案、结构计算和施工图设计三个主要过程,融合结构概念设计、结构优化设计、结构构造措施等的设计思想用于建筑结构设计PKPM软件教学实践中。运用工程范例教学法,将《建筑结构PKPM课程》教学划分为结构概念设计、结构优化设计和结构构造措施设计三个能力训练模块。将结构方案概念设计、结构优化计算、结构构造措施设计为主线的设计思维方式循序渐进融入PKPM课程教学中,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的知识和能力并重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浅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结构设计是建设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建筑结构安全、实现建筑使用功能的灵魂。在我国现在的多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最普遍,其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为了使结构设计更加完善,本文依据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GB 50011-2001(2008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针对框架结构设计中容易疏忽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柱间支撑的震害特征、布置原则、抗震验算及构造措施等方面的阐述说明柱间支撑抗震设计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女装设计中,设计理念、结构设计、面料作为女装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创新和发展对女装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现代女装设计中设计理念、结构线、立体结构、面料等设计要素的创新手法的论述,为其发展和创新提供新的艺术手法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是我国房屋建筑的主体,而砌体结构在历次地震中的震害又是最严重的.针对多层砖房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从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抗震措施等三个环节,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服装构成的依据不是某件衣服的裁剪数据和公式,而是人体.一件成衣要做到线条流畅、符合人体造型并且具有视觉美感效果,实现人、服装之间的最佳匹配,才能做到符合人体.服装先“以人为本”,再进行服装款式的变化,这一点充分表象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各个细节.在进行结构设计、加工缝制时都要考虑穿着过程中对人体适应性的需求,这些要求都体现了适应人的功能性的重要性,强调了要以人体为主体的前提下再去考虑其他因素,比如设计、版型、面料等.  相似文献   

20.
刘强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4(3):304-306,309
在结构控制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多层房屋结构屋顶隔热层作为调谐质量阻尼器(TMD)装置系统来达到减震目的之设想;详细介绍了屋顶隔热层TMD装置构造设计。并用仿真算例验证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