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吴山  颜伟 《新闻界》2001,(6):62-64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趋好,经济类报纸的发展趋势也如火如荼,但这同样也意味着经济类报纸市场更为激烈的竞争。经济类报纸如何在日益激烈、不断发展变化的报业市场环境中准确把握自己的位置,从而达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经济类报纸如何组织更好的传播内容、采用更好的传播方式、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等等问题成为业内人士探讨的热点。在我国经济类报纸市场中,《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这三家经济类报纸先后进入中国报业市场发展、扩张,并随之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先行者、竞争者的市场地位。同时,…  相似文献   

2.
都市报经济报道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鑫 《新闻记者》2005,(11):60-62
在短短几年中,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每日经济新闻》等为代表的财经类报纸在上海街头的报摊上占据了醒目位置。同时,上海报业市场上的都市类报纸的代表如《新闻晨报》、《青年报》等,也纷纷开出了各自的财经专版。  相似文献   

3.
韩杰 《青年记者》2005,(6):74-76
看到中国近期出现的两张财经日报《第一财经日报》和《每日经济新闻》,既喜也忧。喜的是,中国新闻人终于要办一份自己的《华尔街日报》,与已进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中国经济相匹配。忧的为,现在中国财经类报纸群雄并起,各有所长。可以预计,为了争做中国财经报纸的龙头老大,相互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要争第一,唯有提高报纸质量。  相似文献   

4.
2005年的夏天,对于中国体育报纸来说也许是一个寒冬。9月15日,虽然《体坛周报》旗下的《高尔夫大师》杂志创刊,但就在两个星期以前,一直被称为中国大陆体育报纸三足之一的《南方体育》宣布休刊,其旗下杂志《竞赛画报》也在此前因故停刊。在更早的七月,为球迷最早熟知的体育报纸之一、有着17年历史的《球报》也宣布关门。目前,体育报纸正在承受着无序竞争留下的后患,新媒体崛起带来了竞争压力,而不景气的职业体育和尚未成熟的全民体育环境,使他们的生存更加严峻。作为新闻类媒体中最早进入市场的体育类报纸,不论在写作手法、采访方式、经营策略和竞争等方面,都走在其他纸媒之前,它们的经历和教训对于其他纸媒的未来一定会产生影响。关注这批最早吃螃蟹者的成长与得失,不仅为业界其他同仁提供参照,从中,我们也看到中国新闻人的坚持和勇气。因为,远方总有希望在召唤。  相似文献   

5.
随着WTO中相关条款的逐步生效和中央宣传体制改革的深化,传媒产业面临着越来越市场化的竞争环境。在财经、娱乐等传媒领域,市场竞争更是尤其激烈。财经报纸方面,新的市场进入者层出不穷,先有《中国经营报》的一枝独秀,后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的后来居上,成为所谓财经周报领域国内第一军团。关于《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为什么能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原因,大家众说纷纭。我们认为其成功的一个重要的经验是:明确的经营战略和报纸的内容形式尤其是头版头条的内容形式与经营战略的密切配合。《21世纪经济报道》由南…  相似文献   

6.
王眉 《青年记者》2005,(2):25-26
近几年来,随着综合性报纸市场趋于饱和,一些报纸另辟蹊径,从综合性报纸市场外围空间入手,找准市场空隙,走上专门化道路,获得了巨大成功。具有代表性的如经济类的《中国经营报》、国际新闻类的《环球时报》、生活服务类的《精品购物指南》、IT类的《计算机世界》等。这批报纸的崛起让人们思考:专门化报纸是偶然出现的,还是有其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邓涛 《青年记者》2007,(11):15-16
走过三个阶段 中国的经济类媒体是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为经济类媒体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土壤。全国现有专业经济类报纸170多种,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市场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华工商时报》等为代表。  相似文献   

8.
郭秦 《新闻知识》2005,(9):25-27
广州是全国报纸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广州地区的报业发展步伐也是全国最快的。《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稳步发展并且引领着全中国报纸改革的潮流,而《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等新崛起的报纸,也各具特色,发展迅猛。繁荣的报业市场的背后是各家报纸的竞争,近10年来,经历了争新闻,争发行,争扩版,争读,争广告。  相似文献   

9.
王媛 《新闻传播》2005,(9):47-48
《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同为2001年步入中国财经媒体的两匹“黑马”,而《中国经营报》则被视为中国经济类大报的霸主,这三家报纸同为经济类报纸,报道内容、读者定位都大致相同,然而,其报道风格却不一样,这三大报纸的不同风格体现在哪里?笔者对此问题作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10.
郭万盛 《青年记者》2006,(14):10-11
当绿茵场上不同的球队在激烈竞争的时候,场外不同的媒介也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竞争。 就平面媒体而言,参与这场“媒介赛事”的,不仅有体育类报纸,也有都市类报纸、专业类报纸。各类媒体不仅纷纷派驻记在新闻源头上展开竞争——例如仅晚报全国就有七十余家派出记前往世界杯现场,而且也依据报纸的定位和受众推出世界杯专刊——例如《广州日报》的《世界波》、《齐鲁晚报》和《生活日报》推出的《盛宴》、《经济观察报》专刊《世界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11.
案例《大众电脑报》:从创刊到停刊《大众电脑报》于2000年9月28日创刊,是定位于电脑初学者、电脑爱好者的一份电脑知识普及报,主要面向山东市场。报纸为4开16版周报,每份1元,逢周四出版。报纸创刊后,正好进入报纸大发行季节,经营的主要工作就是发行。为了促进发行,在山东的济南、青岛等六地市开展了订报送光盘活动,读者比较欢迎。针对教育界市场,《大众电脑报》采取了许多促销措施,教委相关部门也作了推荐,但效果一般。由于资金有限,报纸未搞其他的促销措施。2001年1月,发行数量比创刊时有较大增长,但发行总…  相似文献   

12.
辛妍 《传媒观察》2004,(4):8-10
在上海,由人民日报主管、人民日报华东分社主办的一份财经日报——《国际金融报》,经过几年打拼,目前已与《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财经时报》等,一同进入中国市场化财经报纸的“第一方阵”。专业人士追捧这张报纸“准确、及时、有价值”的新闻理念,认为它  相似文献   

13.
《中国记者》2015,(3):9
2月9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2014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人民日报》《南方周末》《广州日报》位列中国报纸移动传播百强榜前三甲,《都市快报》《参考消息》列第四、第五位。《中国新闻周刊》《读者》《南都娱乐周刊》位列中国杂志移动传播百强榜前三甲。根据报告,以市场为导向的都市类报纸,在百强榜中有66家,占六成以上,是媒体移动传播的中坚力量。党报类、专业行业类报纸数量变化不大,分别有18家、16家,占比18%、16%。  相似文献   

14.
“谈旧中国报纸必谈《申报》,谈《申报》必谈史量才对《申报》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财经类媒体目前正处于一个飞速上升的阶段,近几年诞生了许多家纯商业化运作的财经类媒体,如《财经》杂志、《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和《新财富》等,这些新生类报刊同我国原有的经济类报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财经媒体阵营。但这些财经类报刊发展正面临着许多问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财经类报纸市场主要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等以深度报道主打的财经周报,缺点是时效性较差;及《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等以发布金融信息为特色的财经日报,不足之处是深度分析较少,均无法很好地满足人们对实用财经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时评在媒体中热起来,这主要缘于媒体资源过度丰富,信息量激增,其次也缘于国外媒体的影响。作为媒体而言,自然希望在一片喧哗中建立自己的个性声音;作为读者,也希望在价值观混乱、信息繁杂里听到高屋建瓴的见解。需要酿成了现实:从南到北的媒体都在打“时评牌”。仅就报纸来说,2002年,始有浙江《青年时报》等报纸试水时评版,而今已有一批时评版颇具影响:《南方周末》时评版、《中国青年报》时评版、《齐鲁晚报》时评版、《经济观察报》时评版等。一些新报纸问世便把时评作为了重头戏,像《新京报》每天有1~2个时评版,做得有声有色。新闻理论家认为媒体已经进入“观点的时代”,把评论称为新闻的灵魂和媒体的旗帜。而且现实中,一些媒体调查中证实:  相似文献   

18.
《新闻前哨》2005,(10):44-44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为了整治化生活类报纸的价格秩序,在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的指导和督促下,云南省《春城晚报》、《都市时报》、《云南信息报》和《生活新报》4张强势报纸形成共识,于8月31日签订了《报纸发行自律协议》,自9月1日起,全省报纸价格将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协议规定,年征订底价为120元,统一印制报刊征订收据,  相似文献   

19.
刘静 《青年记者》2007,(12):117-117
目前招聘类报纸的广告业务已进入平台期,并呈现下滑的趋势,仅靠纸质媒体广告收入的单一经营模式面临考验。上海《人才市场报》、《北京人才市场报》、《前程无忧》、《手递手》、《北京劳动就业报》都开始探索与网络相结合的运营方法,除此之外,许多综合报的人才专版,如《北京青年报》的《人才时代》周刊,《北京晚报》的《人才周刊》等,则是附着在大报的网站上。它们的网络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很多问题。不“触网”怕跟不上“潮流”,“触”了网却又徘徊不前,这是许多招聘类报纸面临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20.
2006年6月,世界报业协会发表《2005年世界报业趋势报告》指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有70%在亚洲,中国每天发行9660万份,日本则有6970万份。在全球发行最最大的10份报纸中,有7份在日本,日本的《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和《中日新闻》排在前5名,《产经新闻》、《东京体育报》也分别位列第7和第10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