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抗战胜利后,"京派"作家纷纷复员平津地区,北平的"京派"作家分别集中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京派"作家的政治取向不同,清华"京派"作家不断转向和进步,北大"京派"作家在艰难的坚守中走向妥协。与此同时,中共地下党的斗争策略亦各有侧重。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战后"京派"作家的分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在时代的政治旋涡和商业背景下,京派文学始终与"喧哗与骚动"保持着清醒的距离,这种疏离使京派作家保持了一种特殊的文学姿态。这些都与京派作家外省与学院的双重文化身份有着重要关联,正是这种特殊身份造就京派作家独特的文学追求,最终成就京派的超拔与经典。  相似文献   

3.
"京派"作家群体的历史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存活的事实分析“京派”作家群体的成因和本质特征。以广阔的视角定位“京派”的形成和组织方式,对“京派”文学活动的主要人物作出客观的界定确认。指出“京派”作家采取的民间写作的立场和坚持文学独立自足的文艺观点。肯定“京派”独特的群体特征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林小叶 《语文知识》2013,(2):100-101
乡土小说自其产生以来,一直交织着作者的乡情与理性。在题材选择、民俗风情的描写等方面,"五四"乡土小说和京派乡土小说有很多相同之处。然而基于不同的文学观,作家即使处理相同的故乡题材,他们的作品中对故乡的抒写也有较大的差异。启蒙的文学与文学的启蒙两种不同的文学追求,决定了"五四"乡土小说与京派作家不同的文学视角,不同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总体格局,是以鲁迅和矛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作为主潮左右着整个文坛,在"左翼"文学之外,京派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一支重要的文学支派。京派作家里尤以沈从文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30年代,沈从文创作了以《边城》为代表的许多与时代环境格格不入的抒情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流变中,他的小说以独特的审美风格,引人注目,为京派小说乃至中国现代小说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抗战胜利后,“京派”作家纷纷复员平津地区,北平的“京派”作家集中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京派”作家的政治取向不同,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的斗争策略亦各有侧重,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战后“京派”作家的分化。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期文学中,王朔是备受争议的一个作家,他是"新京派小说"和"痞子文学"的代言人,也是大众文学的代表之一。我们要研究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绕不开王朔。他的巨大成功与颇受非议,昭示着文学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对于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具有学院派色彩的京派作家群体的探讨,以往的研究者往往过分强调京派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内在关联,本文意在探讨京派作家与外国文学(尤其是与外国诗意抒情小说)的关系,并探寻京派小说在中外文学的交流与融汇中形成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京派"文化氛围中培养起来的吴组缃,具有"京派"文人气质.而一般把他视为"左翼"作家.在20世纪30年代"左翼"精神的浸润下.吴组缃能以冷静、细致、圆润的工笔式刻画法熔融"京派"的才气与"左翼"的风骨与一炉.在更高的视界上把乡土社会中崩溃的伦理道德及其仅为着生存的抗争图式置于普遍性的探索范畴中.我们应视其为一位具有双重风格的独立作家.他的"左翼"倾向仅是政治无意识的流露.  相似文献   

10.
凌叔华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着力描写女性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但作为一名京派作家,她看到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要真正改变处境的艰难,由于在现实中难以找到女性出路,她将目光回归到了人类的初始阶段——"童年"。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广大师生由北平至长沙,辗转湘、黔、滇,最后落脚云南蒙自,组成临时“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西南联大”的文学创作无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本文试图追寻“西南联大”的峥嵘岁月,钩沉学者、文人的心路历程,彰显他们自觉承担的文学使命,以及作为华夏子孙的人文良知。  相似文献   

12.
UIUC3+2项目是清华大学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联合推出的学生培养计划,由课程学习与企业实习两部分组成。成功的资助企业实习模式成为该项目的突出特色,也为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结合社会各行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针对《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14.
成果导向教育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流行的教育改革思潮。这种教学理念强调"倒序课程设计"方式,在教育改革与课程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探索OBE理论在该课程设计与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对基础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回应本次改革已成为当下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应对措施:围绕核心素养,提炼教材中对学生而言具有持久价值的学习目标;转变评价维度,让评价引领教学设计;优化音乐学习材料,引领学生从浅层次思维走向高阶思维;关注材料呈现方式,音乐情境、任务、主题的设置等应尽可能接近真实;转变教学模式,从"信"的教学模式转向"思"的教学模式。最后指出了教学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澄清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青年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师资力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前赴后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教学改革催生了新的探索。思想革新和制度革新,是一切高校教改的源头。只有在制度建设和内在基础等方面同步发力,才能促进高校科学考评体系的形成,推进高校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论“五四”前公共舆论空间中的“文学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是文学革命是如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由《申报》对文学革命的若干报道观之,文学革命在1918年的下半年才开始引起世人的部分关注。提倡文学革命的《新青年》,机缘巧合地被陈独秀带入到了受舆论瞩目的、处于改革前沿的北京大学之中;并且随着《新青年》同人的身份整体性地笼罩上北京大学的光环,在蔡元培革新北京大学的举措陆续传出谣言之时,《新青年》的社会认知度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在人际间的口耳相传与印刷媒体的正反两方面的反应以及《新青年》同人的主动出击的综合作用下,1918年末之时,文学革命声势日隆,逐渐成为公共舆论中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大学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德国1810年建立的柏林大学及其代表的大学理念成为学界公认的一座里程碑。柏林大学的创立及其代表的“洪堡大学理念”之确立,是以德国别具特色的启蒙运动以及丰富的哲学思想为文化背景的。“洪堡大学理念”是当时的思想家和大学创办者们对新大学观探索和实践的结果,其确立经历了前古典时期大学改革的酝酿、理念的初步形成和实施中的调整等过程。  相似文献   

19.
In accordance with Chairman Mao's brilliant directive, "Choose students from among workers and peasants who hav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under the direction an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 Recruitment Work Group of Kansu Province, we selected in September last year 211 workers and peasants and sent them to study at Lanchow University, Kansu Normal University, and othe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hese institutions have generally reported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chosen is quite good.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人才需求的变化和教学设备及手段的进步,中央电大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根据湖北省电大的要求,黄石电大开设了"管理会计"课程,两年来,这一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