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吴君  张炎 《海外英语》2012,(10):34-35
与专业外语院校相比,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而中国经济技术的发展要求高校英语专业培养出"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等复合型、应用型的英语人才。鉴于此,文章以长安大学为例,提出一种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EGP+ESP(工程方向+英语专业)的特色培养模式,包括需求分析、目标体系、教学方法、教材选编、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内容。这种模式既能奠定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又能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符合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的日渐频繁,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享有"瓷都"美称的景德镇陶瓷工艺精湛,旅游资源丰富,景德镇陶瓷学院培养陶瓷英语复合型人才不仅符合外语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还有利于陶瓷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本文将景德镇地方特色与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探讨"1+12"陶瓷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有利于陶瓷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实现途径提出了建议,以期从此角度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专业+英语"这一培养模式已成为不少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但这一培养模式也给英语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探讨该培养模式中英语教师遭遇的以下困境及出路:英语课时压缩、专业知识面拓展、社会和学生英语需求多样化以及身份定位。  相似文献   

4.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于洁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6):105-108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培养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中,与其它高校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在回顾我国普通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中面临的问题,并指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应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为目标,但强调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基在于强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本体,为学生奠定扎实的英语功底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逐步形成和发展以专业方向为导标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如果仅限于"英语+商务"简单的知识累加式培养模式,则无法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视角出发,探讨有效的可操作性的应用型商务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提供理论化借鉴。  相似文献   

6.
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以"英语+专业"和"专业+英语"为主要代表,被称之为"1+1"模式。本文在评析和质疑这一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1+"模式定位,指出"复合"不是"拼盘",而要以专业内涵建设为本,突出"本色",强化"特色",并从实践层面对培养路径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在明确高职院校实施"1+X"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等方面制订人才培养规划,进而探究高职院校"1+X"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路径,以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专业+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分析该培养模式中英语教学遇到的以下问题及其对策:一些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部动机不足、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均衡、英语课程课时分配困难及学生课下学习英语的时间欠缺。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对自身发展及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结合"互联网+"的最新技术和理念,通过加强师资建设、构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专业+复合课程体系、创建"立体化培养与个性化拓展"人才培养方向等方式,对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究,不断提升师生的专业素养和潜能,提高专业人才创新潜力,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以地质信息复合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按基础、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就复合型人才培养、专业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改革、一体化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做了相应的探讨和实践。相关工作将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需要国际化"理工科+英语"复合型人才,但是河南省在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上存在着重点高校匮乏,办学层次不高;学科专业建设调整滞后;高新技术人员英语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要采取建设优质教育资源,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新型学科专业建设,培养"理工科+英语"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是英语教育的重要任务和方向,各类院校在复合型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着各具特色的探索和实践,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格局,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不能仅停留在知识复合的初级阶段,更要在思想和文化的复合上作出更多探索,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英语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在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推动下,学科间的渗透成为人才培养的常态模式.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有效培养,需要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交叉,确立"英语+专业"的全英双专业教学模式,科学安排学时学分:需要在教材应用和教师选择上注重融合,选用兼容性和适用性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在弘扬学生主体地位过程中体现渗透,建构自主学习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高职涉外经贸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有两种模式:一种是"1+X"人才培养模式,另一种是"X+1"人才培养模式。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具有同质共性,即培养的都是复合型涉外经贸高技能人才,但是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结构和人才培养专长都有各自的特点。根据涉外行业企业对涉外经贸类专业群"1+X"型人才与"X+1"型人才的评价和要求,需要创新"1+X"型人才与"X+1"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1+X"型人才与"X+1"型人才培养教学力量的强强联合,达到优势互补。另外,还要深化工学结合,建立涉外经济行业的产学研联盟,实现"教、学、做"一体化,重点培养"1+X"型与"X+1"型人才的终身学习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81):11-12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指导意见和珠三角地区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本地区独立学院日语专业以培养"日语+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下,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独立学院日语专业的定位。  相似文献   

16.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将纺织品检验与纺织品贸易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复合型专业,根据用人单位对本专业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将纺织品检验、贸易、英语作为专业核心能力,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ITE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形成检验、贸易、英语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7.
周艳艳 《文教资料》2020,(1):239-240
卓越"英语+商务"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培养能参与国际商务竞争与合作的应用性、复合型的卓越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本文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分析探讨该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问题及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有效保障和提升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效能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把"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这个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落到实处,有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校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是目前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高等教育实现"三个面向"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昆明理工大学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在校企紧密合作的同时,针对本专业学生和企业员工,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手段进行改革,专业理论课采取"校企复合型人才模块化分段式教学"模式,实施"机—炉—电一体化"实践教学,强化岗位技能的培养,以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和科研项目为载体实施企校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大批的校企复合型人才,探索出了"校企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受到学生与企业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文化概况》(英文版)为例,以"文化自信"为思政教学总目标,设计"英语语言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品德修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围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我们提出五个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成果导向,我们提出一系列方法优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实践证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大的育人作用,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2004年笔者曾撰文提出根据不同专业而设计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即"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基于此,在认真调研、分析广西高职高专英语人才培养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中心,建立广西高职高专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及改革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