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教育的核心是教学,教学的最终导向者是学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社会经济中各个部门的应用,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作为计算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入门课程,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以塔里木大学为例,如何科学规范大学生计算机实验教学管理,更好的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实验的能力提出新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科性大学中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从培养大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出发,结合我校专业设置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情况,给出了分层次、分序列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课程体系规划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总结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几个误区。针对相关误区,提出计算思维导向的混合教学模式,以及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实行多主体、多元化评价体系,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具体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建设给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了新挑战与新机遇。新时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要围绕通识型课程、技术型课程以及交叉型课程组成有机关联的、具有层次的"宽、专、融"课程体系,并形成对四年专业培养的持续支撑;在课程建设方面,要加强计算机通识课程和交叉课程的建设,加强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文科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日益普及的计算机应用,对高等学校文科类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重视文科计算机教育意义与导向,对提高大学生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及整体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文科类计算机教学应分为计算机公共技术基础类课程和结合不同专业需求的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类课程两种课程体系。计算机公共技术基础类课程是指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学生必修的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应用则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课程设置。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低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大学毕业生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尺度。关于文科计算机教…  相似文献   

6.
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是其核心工作。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该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和实践教学平台课程构成,每个平台分设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兼具系统性和灵活性,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不同专业对于课程要求不同,对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构建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岗位能力和知识能力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在转型现状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设想,构建了服务于专业的"1+X"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既能在创新中应用,又能在应用中创新。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突出课程体系设置的"应用性"、"创新性",从而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应该以"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指导方针,优化课程结构;坚持"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课程开发思路;建立培养以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通识教育、平台教育、创新教育"三级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重视基础性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建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快课程综合化步伐。  相似文献   

10.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与学习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应以培养各个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人才为目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地正确地建立计算机相关概念,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中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在网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能力,具有熟练地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校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在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材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监督评价等各个环节上都必须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为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张兰 《小学生》2013,(4):68-68
鉴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中心,所以必须优化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开展有效的计算机教学。一、建立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坚持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计算机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模块:一是"基础技能模块",主要是一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等;二是"专业技能模块",即根据专业分类、岗位就业目标确定的各类具体学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针对文科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探讨,以专业为导向,整合课程内容,结合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兴多元化教学模式,促使文科学生信息素养和动手能力的加强。通过实践证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慕课的教育理念,通过重构和完善多元教学资源框架,立足学生差异,提升文科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重庆市精品课程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概念多且抽象难懂、授课学生量大、辐射专业面广的特点,对该课程的体系结构进行了优化。为更好地突出该课程的特点且适应不同专业的需求,提出了新的三分支课程体系结构框架。通过对该课程体系进行高起点、高质量的规划,明确课程的定位和改革目标,研究了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化、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教学资源的立体化等重要问题。研究中突出对各不同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在该课程学习结束后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系统开发能力,同时全面提升该课程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实现矩阵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改革控制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计、整合和实现问题,将培养目标、实现方式和实施效果统一定义在实现矩阵中,对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定义一级实现矩阵,对课程教学改革定义二级实现矩阵,以实现矩阵为系统变量,构建了基于实现矩阵的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控制模型,建立了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改革定量和定性分析理论框架。模型从社会需求的能力目标出发,探索专业能力知识体系,实施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一套围绕能力培养目标、能有效落实专业培养标准的、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改革设计、整合和实现方法。该模型在我校自动化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现状,以网络教学资源为依托,对2008级学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从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实践,旨在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机解决生活或学习中的问题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的首要任务.由于大学新生计算机能力水平差异越来越大,分类分级教学成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专业培养需求的同时,依据"强化基础训练、着力提升应用能力"的改革思路,建立了以应用为导向的分类分级教学体系及配套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黎小瑾 《职教通讯》2012,(30):64-65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学会计算机工具的实际应用,并为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实际工作服务。它是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主旨,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基本目标,以操作学习为特征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信息化社会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做好衔接,在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课程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8.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目的和培养质量,传统大学课程体系已无法满足大众化教育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顺应全球柔性教育改革的浪潮,以人为本地构建新型大学课程体系,在大专业小方向的前提下,以模块课程的多元化满足人才培养的多向性,把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与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结合起来,采用平台+模块的阶梯课程体系,基础能力与从业能力兼具培养,塑造现代社会需要的柔性人才。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课程体系改革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培养方案及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本文就高职两年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双证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普及型向服务专业应用型的转型时期现状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了服务于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设计了具体教学实践方案,并以新闻、工商管理和电子商务等专业为例,说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块、教学目标及教学主线的设计案例.阐述了"知识模块化,训练项目化"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及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