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怎样选取动滑轮的支点 众所周知,滑轮是杠杆的变形,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如图1所示).但是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对动滑轮的支点O选在滑轮的边缘而不是滑轮的中心轴处(图1中C点)感到难以理解,总觉得滑轮绕着轴转动,支点应该在中心轴处.也就是说,对于这一问题只知道似乎应该把支点选在O点,  相似文献   

2.
一、填空题 1.省力的杠杆一定是_臂大于_臂.钓负时用的渔竿是一个 _杠杆,使用这种杠杆的目的是为了_. 2.不管机械多么复杂,都叮以从中找到构成它们的基本元素— 杆、轮、链条等,滑轮和杠杆一样都是构成复杂机械的基本元素.在你的自 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有_(答出两条以上). 3.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要把质量为50 kg的物体匀速提起, 使用定滑轮时人的拉力至少为_,使用动滑轮时人 的拉力至少为_. 4.如图1所示,物体重12N,挂在等刻度杠杆的 A处,当杠杆平衡时,拉力F=N;当物体从A刻度 处移至C刻度处时,拉力P’=_N. 5.如图2所示,要使木棒OA保持…  相似文献   

3.
一、知识要点1.简单机械名称杠杆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滑轮周边有糟、并绕转轴转动的小轮.定滑轮转轴相对不动的滑轮.动滑轮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滑轮组走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的整体.’轮轴由轮和轴组成、并绕共同转轴转动的机械.斜面倾斜的物体表面.2.简单机械的五个物理名词支点杠杆上的固定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3.杠杆平衡状态和平衡条件门)杠杆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的状态.(2)动力X动力臂一阻力x阻力臂即FI·LI一片2·LZ(3)平…  相似文献   

4.
1.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滑轮的实质是杠杆,一说到杠杆,同学们就会想到一根硬棒,是的,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但实际问题中的很多机械不是一根硬棒,却和杠杆有着相同的规律,如剪刀、抽水机的柄、案秤、指甲刀等等,它们都是变形的杠杆,使用这些机械时,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定滑轮和动滑轮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滑轮属于变形杠杆类简单机械,根据滑轮在使用时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它们都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在解有关滑轮及滑轮组的问题时,一些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忽略了对具体物理问题的分析,认为定滑轮一定不省力、只是改变施力的方向,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因而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论,现就滑轮及  相似文献   

6.
解答滑轮组问题,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滑轮是变形的杠杆,定滑轮与等臂杠杆类似;动滑轮与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类似.二、若起吊重物时(不计动滑轮重力与摩擦力),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所以若要多省力,绳子则应从动滑轮开始穿绕.例1用图1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1)当物重为180牛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绳端拉力为多少牛?(2)当被提升的重物为240牛,重物上升3米时,绳端拉力所做的功为多少焦?解析:(1)由图可知,动滑轮由3股绳子吊起,所以n=3,运用浊=W有用W总=GnF,即可求出F.(2)使用滑轮组…  相似文献   

7.
曾晖 《中学物理》2020,(4):14-15
滑轮作为杠杆的延伸,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并对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后,会发现:在工作时省费力的情况分别与等臂杠杆和省力杠杆相似,引入对于定动滑轮实质的分析.杠杆模型的建立是学生理解上的一大难点,笔者利用静态与动态的双向变化,零散点与整体模型的有效结合,实现由杠杆到滑轮,滑轮到杠杆的双向分析,让学生对滑轮的实质有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变形的杠杆,学生对此的认识有点困难.在分析时也很容易出错,搞不清它们支点的位置.对于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前面的杠杆去人手,换个角度就能很自然地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了.  相似文献   

9.
动滑轮一定省一半的力吗? 遇到此题目,许多同学毫不犹豫地打“”,实际上该说法是错误的.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学过动滑轮后,我们知道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的杠杆.画出动滑轮的杠杆示意图,如同1所示.在图中,O为支点,A为F1的作用点,且F1作用线平行于重力作用线,此时动力臂恰是阻力臂的2倍,故动力是阻力的1/2,即动滑轮省一半的力.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第一册“滑轮”这节课的重点是揭示滑轮的实质,难点是找出滑轮的支点,农村中学的学生对滑轮的感性认识较少,难以理解滑轮的实质和找出支点,为此,我对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一、自制滑轮 1、取一厚约3cm,直径约20cm的圆柱体白色泡沫塑料,在圆心处钻一小孔,并在周边刻上一条小槽,制成滑轮。 2、把滑轮裁成A、B、C三部分,然后再用铁丝把它们串起来恢复滑轮的原样(如图1,本文的数据仅供参考)。二、使用方法: 1、作定滑轮演示一:按图2(a)装置滑轮得出结论:弹簧秤的拉  相似文献   

11.
滑轮,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定滑轮,用这种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另一种是动滑轮,使用它来提起重物,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是没有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在教学中,这些都可以用实验来证明,只要注意减少摩擦力的影响,实验的结的果一般是比較准确的。除了实验,还可以讲些浅显的道理。两种滑轮,实际上都是杠杆的变形。定滑轮是支点在中间的一种杠杆,转軸就是支点,它的力点在滑轮的一边,离开支点的距离,等于滑轮的半径,重点在滑轮的另一边,离支点的距离也等于滑轮的半径。因为力点和重点离支点的距离相等,所以使用它不能省力。但是有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这在許多场合下,可以使我們  相似文献   

12.
陈建华 《物理教师》2005,26(12):0-32
学过滑轮和滑轮组这部分内容后,关于滑轮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学生已形成初步概念: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因此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因此动滑轮能省一半力;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F=(1/n)G(n为承担动滑轮的绳子段数,G为重物与动滑轮的总重,不考虑摩擦、绳重等).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特别是画滑轮组的装配图时,学生往往会受以上规律的影响,因而常常出现一些错误.下面我们围绕滑轮及滑轮组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以便能更深刻地认识滑轮及滑轮组的本质,顺利解决有关滑轮、  相似文献   

13.
例题如图1所示,由三只动滑轮和一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下悬挂重为C的物体,每只滑轮组重均为C’,摩擦及绳重不计,重物静止不动,则绳端作用的拉力F为:CA.H:““”6’、C+C’B.“:一6_G干CC.”:一8、C+7C’D.——.解析对本题,学生易错选B,原因是: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是由6股绳子承担,所以,绳端所用的拉力就等于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六分之一.其实,这一结论一般只适用于滑轮组是由一条绳子绕成的情形,本题中,绕制滑轮组所用的绳子有3条,每条绳子的拉力各不相同,所以,上述结论就不适用了.设图1中各绳上的拉…  相似文献   

14.
简单机械滑轮是一个变形的杠杆,它的知识点具体内容如下:①、定滑轮:L_1=L_2等臂杠杆,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②、动滑轮:L_1=2L_2省一半力,但费距离;③、滑轮组:有n股绳子承担物重和动滑轮,则F=1/n(G_物-G_动)、S=nh,滑轮组不但可以省力,而且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误区一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例1 图1为一杠杆示意图,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杠杆上A点的F的力臂.误解:力F的力臂即杠杆上OA这段距离.正解:画力F的反向延长线,再从支点O画力F的反向延长线的垂线,两线交于A’点,力F 的力臂为OA'这一段距离,如图2所示.辨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把力臂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误认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在图2中,力F的力臂是 OA',而不是OA,更不是AA'.由于在实际应用中,有些杠杆的支点不明确或不明显,所以在画力臂时,一般要根据杠杆  相似文献   

16.
滑轮(教案)     
一、教学目的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知道它们的实质,能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它们的作用. 2.认识滑轮组,会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使用滑轮组和组装滑轮组. 二、教学重点 根据滑轮组的挂线方法判断它的省力情况. 三、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设计组装滑轮组. 四、教具 弹簧秤、砝码、铁架台、单个滑轮、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三个定滑轮和三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相似文献   

17.
受教材编写的影响,长期以来,"滑轮"教学重视对滑轮特点的探究,却忽略对滑轮本质的阐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从滑轮的杠杆本质出发,引导有意义学习,并依据教学自组织转变理论,设计了"滑轮"教学的基本流程:深入讲解定滑轮是等臂杠杆,指导学习动滑轮是支点可移动、用力省一半的杠杆,自主学习滑轮组如何实现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由此,实现"滑轮"一节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8.
可分解滑轮     
在滑轮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为何定滑轮相当于一个可连续转动的等臂杠杆,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可连续转动的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困难。利用此“可分解滑轮”,能使学生直观了解滑轮与杠杆之间的关系。掌握滑轮是杠杆的变形,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1.找不准支点。支点是物体绕着旋转的固定点。学生在杠杆分析时 ,往往找不准支点 ,常把圆心、阻力点、重心及标有“O”的点作为支点。如分析动滑轮时 ,把滑轮的圆心当作支点 ;用扳子起瓶盖时 ,把与瓶盖边齿相接的扳子口当作支点等。在教学中一定要强调支点的特征——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2 .动力、阻力方向判断不清。在初中物理教材中 ,把杠杆受到的力分为动力和阻力 ,在杠杆受力方向分析中 ,有些学生常从“动力”和“阻力”的字面上理解 ,认为阻力的方向总是和动力的方向相反。当由人直接作用于杠杆时 ,动力和动力方向是明确的 ,如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误区1: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例1 图1为一杠杆示意图,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杠杆上A点的力F的力臂. 误解:力F的力臂即杠杆上的OA. 正解:画力F的反向延长线,再过支点O画力F的反向延长线的垂线,两线交于A’点,力F 的力臂就是OA’,如图2所示. 辨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把“支点到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