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庆市正处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开发利用区域内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经济,是大庆实现转型发展、全面振兴的一个重要发力点。文章分析了大庆市旅游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大庆市旅游产业升级路径——要挖掘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打造品牌旅游项目;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深度融入黑龙江省"一城五线"旅游战略;合理布局景区景点,加大与其他产业融合;提高景区服务能力;加大景点景区开发宣传;打造农旅融合特色小镇。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能力不断升级,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旅游、物流行业融合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与新发展。本文基于安徽省旅游物流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存在的问题,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征提出加速安徽省旅游物流行业发展的路径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作者从休闲度假时代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背景分析入题,立足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基础、形象定位和未来旅游的发展方向,就黄山旅游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做强做大旅游经济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举措。  相似文献   

4.
徐莉 《科教文汇》2014,(19):225-226
作者从休闲度假时代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背景分析入题,立足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基础、形象定位和未来旅游的发展方向,就黄山旅游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做强做大旅游经济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举措。  相似文献   

5.
陈小云 《内江科技》2019,(4):117-118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域旅游通过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协调管理,能够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旅游业转型发展新方向。安徽省芜湖市六郎镇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淀积深厚,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文章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探讨六郎镇乡村旅游科学发展路径,旨在推动六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发展,助力六郎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测度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水平和探析各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高质量区域经济引领作用,意义重大。研究联合体通过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带动区域产业向价值链上游转移,为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视角。选取2014-2019年我国2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面板数据,基于研究联合体的视角构建涵括产业结构水平、创新驱动水平、数智赋能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四个维度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模型评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寻找其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平均水平为0.470,处于中等水平;水平最高的深圳与最低的乌昌石之间的差为0.545,差距较大;东部示范区整体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南方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平均水平为0.519远高于北方的0.3932,南北方差距明显。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表明:示范区研发创新能力与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研发创新通过知识发现和技术创造带动示范区产业向价值链上游转移;人才支撑能力与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示范区通过提升人才存量进而引发“知识外溢”效应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服务能力与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示范区通过搭建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提供完善的保障服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牵引能力对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示范区通过吸引资源要素聚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开放合作能力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整体而言开放合作跟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不大。鉴于此,示范区应搭建完善的研发创新环境、打造致力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研发平台、构建研发人才体系、探索差异化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7.
建设好生态文明、保护好生态资源,必须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青海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以大柴旦翡翠湖为代表的众多旅游资源仍处于初始开发状态,造成旅游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科学、合理、高效、可持续地开发这些资源,是青海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青海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洋旅游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静  杨俊  席建超 《资源科学》2016,38(12):2244-2255
海洋旅游代表着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研究以当前海洋旅游资源为基础,综合分析沿海地区建设国家海洋旅游基地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海洋旅游基地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渤海海域中的辽东半岛东部海域、黄海海域中的山东半岛东北部海域、东海海域中的闽南海域和南海海域中的海南岛以及三沙市等区域的沿海城市;②在海洋旅游资源基础方面,南海南部海域、粤西海域、桂东、桂西海域沿海地区的海洋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适合风景观光、滨海浴场、沙滩、海岛型等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协同开发;③在旅游产业发展和潜力方面,长三角和珠三角沿海地区中心城市可依靠产业发展和潜力优势,改善资源环境基础,打造海洋旅游国际滨海城市旅游目的地,协同城市群创新发展海洋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不仅是两种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带动其他各个产业的经济增值,产生更多经济效益。近年来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激发了人们对健康养生旅游的向往,基于中医药的养生旅游呈现欣欣向荣的趋势。亳州市依托其深厚的中药材文化内涵,坚持“中华药都,养生亳州”的城市定位,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全力打造中药材旅游养生胜地,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文章以亳州中药材与旅游资源结合开发为目的,深入挖掘亳州中药材的文化内涵,找出了中药材和旅游的共同点,提出一个不乏趣味、旅游兼学知识的中药材养生旅游新模式,以推动两者健康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旅游产业是指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是具有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效益的现代服务业.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的三大要素.乡村旅游业因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就地取材"等优势而成为解决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实施精准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东融是贺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经济新业态转化培育的主要目标,因此贺州要紧跟东融步伐,大力发展创新经济,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东融产业生态圈的亮点.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和SWOT分析等方法,构建SWOT分析模型,对贺州体育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加大体育旅游开发扶持政策和...  相似文献   

12.
席建超 《资源科学》2016,38(12):2201-2209
国家旅游示范基地是新阶段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推动国家精品旅游目的地体系建立,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结合新阶段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的发展定位、发展要素、市场依托、空间布局、产业构成和管理运营六方面的趋势,系统分析了国家旅游示范基地的基本概念、内涵特征、要素构成,探讨了国家旅游示范基地选建涉及到的空间导向与科学基础、基地 “依托区”与“核心区”的关系处理、基地的准入标准与监测评估体系联动、基地的推广建设与国家全域旅游区推进协同、基地创建中利益主体政府与市场关系定位等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对指导国家旅游示范基地的规划建设和具体创建,推进国家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新常态内涵的基础上,挖掘了新常态与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系,并以实例论证的方式,论述了区域旅游转型升级要以新常态理论为指导,并为区域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全面创新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共生的协同演化系统,二者作为相互依赖的两个子系统相互依赖和渗透,彼此保持着深度的耦合与平衡。从技术创新到组合创新再到全要素协同创新的创新管理演化过程始终与资源型产业发展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转型升级策略密切的结合在一起。全面创新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耦合系统的演化动力主要由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全要素协同创新来提供,二者的耦合关系在这些动力要素的作用下,推动全面创新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向高层级协同态势演进进而实现资源型产业成功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冰雪旅游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志会  刘锴  孙静  席建超  杨俊 《资源科学》2016,38(12):2233-2243
冰雪旅游是中国未来旅游业升级的重要方向,研究旨在探讨建立国家冰雪旅游目的地评价体系,以为将来选择和建设冰雪旅游示范区。研究结果表明:①当前,中国冰雪旅游产业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和新疆,东北地区的冰雪旅游开发在规模和影响程度上处于领先地;②中国西藏、青海等地区冰雪资源丰富,但旅游产业开发和发展难度较大;内蒙古地区冰雪资源得天独厚,适合冰雪旅游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是中国冰雪旅游未来发展的重点区;③中国东南部大城市群地区不具备户外冰雪旅游资源,不适宜户外冰雪旅游产业的开发;④华北的京津冀地区具备一定的冰雪资源,可采取自然冰雪旅游产品和人工冰雪旅游产品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冰雪旅游产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河西走廊旅游业发展定位与优化升级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旺,旅游业已经成为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的主导发展产业和经济新"增长点".甘肃河西走廊是一个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尽管近些年其旅游业发展很快,但与其突出的旅游资源优势相比仍不相称.本文从河西走廊现有特色旅游资源分析出发,评价了其旅游业发展现状,从三个方面确定了其发展定位,并提出了河西走廊旅游产业实现优化升级应以改善环境为基础,以传媒宣传为手段,以景观差异为动力,走区域联合经营的、特色的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去产能背景下,资源枯竭型矿区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相关研究多集中在矿区可持续发展、循坏经济、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对于产业转型重构的思路与路径研究还不够系统与深入。以晋城市王台铺矿区为例,构建了其产业转型RMIF分析框架和PEST-SWOT模型,把握其产业重构思路与产业定位。在该思路下提出“多产业集聚发展+价值链高端发展+产城融合持续发展”的老矿区转型升级与产业重构路径,探索矿区转型升级的新思路与新模式,对矿区转型与重构过程中产业发展与决策选择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彭山桂  孙昊  郭正宁  王健 《资源科学》2022,44(5):871-885
产业转型升级是现代经济增长中区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核心变量,政府的土地资源配置决策会引起产业结构与业态的演化,对产业转型升级产生重要影响。考察土地资源空间错配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并刻画其具体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本文在系统地测度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的基础上,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从影响结果、影响机制2个维度,考察土地资源空间错配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方式及其中间机制。研究发现:①土地资源空间错配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影响程度上,对土地供给相对短缺城市的影响大于土地供给相对过剩城市。结构层面上,在土地供给相对过剩的城市内,工业用地过剩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在土地供给相对短缺的城市内,商住用地、工业用地短缺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②对于土地供给相对过剩的城市,土地资源空间错配主要通过低端产业存活强化、制度环境破坏的中间机制,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产生负面影响。③对于土地供给相对短缺的城市,土地资源空间错配主要通过实体行业投融资挤出、居民需求与创新抑制的中间机制,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产生负面影响。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扎实稳步地推进土地资源空间错配的纠偏,是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措施与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旺,旅游业已经成为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的主要发展产业和经济新“增长点”。甘肃河西走廓是一个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尽管近些年其旅游业发展很快,但与其突出的旅游资源优势相比仍不相称。本文从河西走廓现有特色旅游资源分析出发,评价了其旅游业发展现状,从三个方面确定了其发展定位,并提出了河西走廓旅游产业实现优化升级应以改善环境为基础,以传媒宣传为手段,以景观差异为动力,走区域联合经营的,特色的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的发展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社会革新以及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的一个重要方向。东营市是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因其长期依赖资源开采呈现出生态环境恶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束缚了东营的发展,此外,东营市还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尚未被开发。为优化东营市生态环境与产业结构,基于产业结构优化视角,结合东营市实际情况提出了东营市绿色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