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滤膜的电解质溶液透过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ESNA2纳滤膜对1—1型(KCl、NaCl、NH4Cl,KBr、Kl),2—1型(MgCl2、CaCl2)、1—2型(K2SO4、Na2SO4)及2—2型(MgSO4)等10种无机盐水溶液体系进行透过实验;考察了纳滤膜分离性能随操作压力、料液浓度及电解质种类等因素的变化所受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滤膜对盐的截留率随操作压力的增加而增大,随盐浓度的增大而下降;纳滤膜对盐的截留率随电解质种类的不同而改变。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1,(4)
纳滤膜由于具有优异的性能而在净水方面引起了极大关注,而膜污染,特别是纳滤膜的有机污染却极大地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前人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但仍然没有完全揭示纳滤膜的有机污染。本研究主要总结了纳滤膜的特征污染物、分离机制及污染机理,并介绍了几种目前常见且应用广泛的膜污染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超滤膜在饮用水处理中的膜污染问题,进行了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运行条件优化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工况下,跨膜压差增长缓慢且系统产水率在95%以上。其中,物理清洗采用气洗、水力反冲洗和正冲洗,最佳清洗参数为:气洗50 s,强度为133 L/(m~2·h),水力反洗100 s,强度为2 m~3/h,正冲洗40 s;化学反洗为每隔物理清洗4次采用100 ppm次氯酸钠进行1次。  相似文献   

4.
通过改变成膜条,纺制出了相同壁厚不同内径的聚醚砜中空纤维膜,采用离心浇铸法将中空纤维膜封装成透析器。研究其力学性能及透析器的透析性能。结果表明,膜的力学性能可以满足透析要求;纤维内径为0.26mm的透析器对尿素和溶菌酶的清除率分别为88.6%-62.79%,均为最高。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可达到98%以上;增大模拟液或透析液流速。可以提高尿素和溶菌酶的清除率,但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监测实验室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要求,滤膜应使用空白较低且数值稳定的产品。滤膜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沾污少量的F~-、CL~-、NO_2~-、NO_3~-、SO_4~(2-)、K~+、Na~+、Mg~(2+)等离子。为降低滤膜空白值。本文采用超声波萃取法对购买的膜经超纯水浸取后,用电导率仪测定浸泡水的电导率。测得的结果表明,购买的0.22um孔径的混合膜和0.22um孔径的尼龙66经超纯水中浸泡24h,并用超纯水洗涤数次后,将膜放入烧杯经超声波清洗器清洗10min后,测得的浸泡水的电导率比超声前都有提高,这说明离子经超声后被浸取出来,从而达到滤膜空白值降低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规模为24 m3/d的混凝、混凝+臭氧-生物活性炭及混凝+陶瓷平板膜等3套纳滤预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凝+臭氧-生物活性炭和混凝+陶瓷平板膜和对浊度的去除效果较好,处理后浊度分别为0.491 NTU和0.089 NTU,去除率都在97%以上;混凝+臭氧-生物活性炭对DOC、UV254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68%、87%,单一混凝工艺处理效果最差;3种工艺对无机盐离子的去除效果都较差。混凝+陶瓷平板膜工艺出水淤泥密度指数与修正污染指数最低,后续纳滤阶段膜比通量下降和驱动压上升最慢,作为纳滤预处理工艺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目前MBR的主要类型、膜污染情况、膜清洗方式以及MBR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和工程实例,并对MBR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水处理反渗透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会有污染物沉积,所以需要对反渗透膜进行定期的保养清洗。文章从水处理反渗透周期保养清洗要点分析入手,提出水处理反渗透周期保养清洗方案,期望能够对反渗透膜使用寿命的延长有所帮助。反渗透膜元件的污染物是指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反渗透膜元个会受到在给水中可能存在的悬浮物质或难溶物质的污染,这些污染物中最常见的为碳酸钙垢、硫酸钙垢、金属氧化物垢、硅沉积物及有机或生物沉积物。污染物的性质及污染速度与给水条件有关,污染是慢慢发展的,如果不早期采取措施,污染将会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损坏膜元件的性能。定期检测系统整体性能是确认膜元件发生污染的一个好方法,不同的污染物会对膜元件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膜生物反应器(MBR)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特性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对微污染水中化学需氧量(CODG),氨氮(NH3-N),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出水CODG为30~45mg/L,去除率高达85%,NH3-N为0.3~1.8mg/L,去除率高达97%,满足中水回用的要求;TP为0.2~2mg/L,去除率为34%.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去除效果的比较表明:MBR处理微污染水时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8h.  相似文献   

10.
放牧对温带典型草原含碳温室气体CO2、CH4通量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静态暗箱法于2001年~2003年对内蒙古羊草和大针茅围栏禁牧草原及其放牧草原主要含碳温贩室气体CO2、CH4通量进行了野外连续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围栏禁牧草原相比,自由放牧和轮牧均没有改变土壤与大气间原有的CO2、CH4气体通量的源汇方向,也没有改变土壤通量的季节变化形式;2001年~2003年不同统计时段羊草围栏禁牧草原土壤平均CO2通量比羊草轮牧草原高9.6%~67.7%,大针茅围栏禁牧草原也比对应自由放牧草原CO2通量高约22.7%~59.4%,而在植物非生长季,自由放牧草原(或轮牧草原)土壤呼吸同对应的围栏禁牧草原相差不大;大针茅自由放牧草原和羊草轮牧草原土壤对CH4的年平均吸收通量均低于对应的围栏禁牧草原,放牧减弱了草原土壤对CH4的氧化吸收作用,但羊草轮牧和大针茅自由放牧草原与对应围栏禁牧草地土壤CH4平均通量的差异均未达到O.05的显著性水平,研究时段的干旱气候弱化了放牧草原与围栏禁牧草原间的差异;在植物生长季,放牧促进了土壤对CH4的氧化吸收,而在非生长季的部分时段尤其是春季冻融期又加大了CH4的正排放,放牧增加了土壤CH4通量的年变幅.  相似文献   

11.
扫描电镜图像可以用来定性分析泥页岩孔隙类型和形状特征,将图像分析软件与扫描电镜图像结合能在一定程度定量表征页岩孔隙结构特征,运用JMicroVision软件处理了川南地区龙马溪组焦页X井的500多张扫描电镜图像,获得了孔隙大小和面积、有机质与基质面积,计算得到面孔率。有机孔孔径主要分布在2 nm~50 nm之间,有机孔面孔率均值为11.6%,无机孔面孔率均值为4.4%,有机孔个数比无机孔个数高出一个数量级,都说明了有机孔是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其中介孔比重最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南方红壤区常见林地类型-杜仲人工林的穿透雨、树干流和林冠截留的水文过程进行了监测,并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林下降雨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杜仲林对降雨的再分配受到降雨特征影响,穿透雨、树干流和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随着雨量或雨强的增加,穿透雨率升高,截留率降低,并且两者在高的雨量和雨强下逐渐趋于恒定。在测定期间,杜仲林穿透雨率为72.7±7.8%,树干流率为7.7±1.8%,截留率为19.6±9.9%。杜仲林下穿透雨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随着与树主干距离的增加,穿透雨率逐渐提高,靠近树干的林冠内部穿透雨率显著低于林冠边缘,而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加,穿透雨的空间变化减少,异质性降低。每mm降雨的单株树干流(cm3/mm)与胸径、冠层厚度和树高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但是与冠幅和枝下高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对于林内雨的组成,树干流与穿透雨的比率随着雨量或雨强的增加而呈减小趋势,但树干流对降雨具有明显的汇集作用,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对降雨的汇集效果先提高后降低。林冠截留在减少林内雨量的同时,也显著地改变了林下降雨的空间分配,使林内局部(如树干流周围)水分输入反而高于林外。  相似文献   

13.
苹果梨叶片几种生理生化指标对梨上瘿螨为害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梨上瘿螨Epitrimerus pyri(Nalepa)为害苹果梨Pyrus bretschneideriRehd.叶片后,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发生了变化.经光谱技术、化学方法和电物理方法测定,与健康叶片相比受害部位的叶绿素含量下降50·05%,可溶性糖含量下降19·86%,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29·17%,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21·59%,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107·03%,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22·62%,膜透性增加150·43%,而且受害部位周围组织的生理生化指标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1-2015年青岛胶州湾海域的水质调查监测数据,对主要污染因子进行了分析评价,并运用有机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状况等级评价等方法对该海域水质状况及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海域水质状况呈下降趋势,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化学需氧量和溶解氧单因子指数值较小,该海域水质有机污染状况较好,富营养化水平以轻度富营养为主。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城市化进程迅速.自然植被萎缩和生产力下降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特征.本文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对北京范围内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进行模拟,并分析植被净生产力模拟结果的季节性变化和空间格局.结论如下:①2007年北京市植被净生产力模拟总量为7.62×106tC,植被NPP在空间上分布非常不均匀,主城区是全市巨大的绿色消费区NPP模拟结果较低,不均匀的NPP状况在空间形成一系列等值线,其中生产力为4200tC的等值线基本与全市山体高程线平行,这反映出全市NPP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貌分异特征;②一年内植被NPP在4月、5月份增加最快,7月、8月份达到最大,在全部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类型由于作物的播种、收割以及灌溉等耕作过程使其植被NPP的季节性变化不同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③在区域尺度上,林地对植被净生产力的贡献率最高占70.17%,耕地占13.73%,然而在六环内林地对NPP的贡献率下降至27.85%,耕地对NPP贡献率增加至27.48%;从1996年~2006年,六环范围内的耕地面积从1100.07km2减少到484.13km2,耕地的减少导致主城区植被净生产力总量减少近1/3.对于北京地区来说,耕地对区域植被生产力累计具有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设中应加强耕地资源保护,以提高区域植被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随着反渗透技术的不断成熟,反渗透设备在火力发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反渗透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预处理出水水质、运行监督和操作等因素仍然会导致膜的产水量、脱盐率等性能的下降,影响膜的使用寿命;同时反渗透膜会因各地水源的不同受到各种各样的污染,如无机盐垢、微生物、胶体颗粒和不溶性有机物等,运行中这些污染物沉积在膜表面同样会引起脱盐率、产水量的下降和膜组件压差的升高,影响产水水质,影响反渗透设备的运行周期。因此如何提高反渗透设备运行周期及膜的使用寿命是研究化学水处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从科技部获悉: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电镀废水回用技术开发取得创新成果。这项成果在国内首次将纳滤及反渗透技术集成处理电镀镍废水,工艺先进合理。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工业应用上国外未见同类报道,已申请了名为“电镀废水处理零排放的膜分离方法”的发明专利一项。该成果的成功实施为电镀生产废水治理达到零排放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可节约电镀生产用水量以及减轻电镀行业对水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促进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成果开发创新了新型集成膜组器等硬件技术和膜工艺设计、优化、管理运行等方面的技术软件,采用纳滤膜除去废水中的部…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二厂两套单体装置均采用微生物法生产丙烯酰胺,原工艺采用离心机实现固液分离,分离后的菌体不再利用,直接排放到污水系统,导致我厂COD、氨氮等多项指标难以控制,给污水处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同时随菌体排出的渣液中含有部分丙烯酰胺,造成了原材料浪费、产品单耗增加。2009年通过技改,增加了一套由80支膜组件组成的微滤膜系统。微滤膜技术应用后,节能降耗效果显著,丙烯腈单耗指标由785kg/t下降至770kg/t,同时外排污水COD指标较以往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定量评估林火燃烧程度、坡度、植被类型等对火烧后植被动态恢复的影响,对及时掌握火烧迹地的变化及更新演替规律和提升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2006年云南省安宁市3·29和2012年云南省易门县3·18森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5/TM、Landsat-7/ETM+和Landsat-8/OLI时间序列影像,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平台实现影像收集与指数计算。首先,利用归一化燃烧率和差分归一化燃烧率提取火烧迹地,并进行燃烧程度分级。其次,利用燃烧恢复率,探究火烧迹地的恢复率动态变化规律,并利用因子探测法分析燃烧程度、坡度和植被类型对燃烧恢复率的独立解释力。结果表明:①对安宁3·29和易门3·18火烧迹地,从燃烧恢复率指标看,燃烧程度为低和中低的火烧迹地,在火灾发生6~7年后火烧迹地恢复率达100%以上,而中高和高燃烧程度的火烧迹地恢复率达100%以上则需要7~9年。②在燃烧恢复率的独立解释因子中,灾后植被类型的独立解释力最高,也即灾后植被类型对火烧迹地的恢复率影响最大,燃烧程度次之,坡度最低。本文结果将为火烧迹地恢复状况评估提供参考,也有助于了解滇中乃至中国西南地区复杂地形下森林火灾发生后的植被动态恢复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固化/稳定化的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对污染土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目的是使土壤中的污染组分呈现化学惰性或被包容起来,以降低污染物的毒性和迁移率。近年来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研究的几种常见类型有水泥固化、石灰粉煤灰固化和化学药剂稳定化,国内外对固化/稳定化污染土性能的评价标准有抗压强度、浸出率和体积变化因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