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雷  朱莹  王圣君 《科研管理》2021,42(1):156-167
本文从知识复杂度出发,探索代工专用性投资类型(资产类专用性投资和人力资本类专用性投资)与治理机制的匹配关系对海外知识获取的影响。应用AMOS17.0和SPSS16.0对229个中国代工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论显示:(1)不同治理机制对不同类型专用性投资与海外知识获取关系具有不同的调节效应。具体来看,合同治理与资产类专用性投资的交互作用对海外知识获取有积极影响,关系治理与人力资本类专用性投资的交互作用对海外知识获取有积极影响,而不合理的匹配关系(即合同治理VS人力资本类专用性投资;关系治理VS资产类专用性投资)对海外知识获取的影响是不显著的。(2)专用性投资类型与治理机制的匹配效应随知识复杂度的变化而变化。具体来看,在知识复杂度较低的情况下,合同治理与资产类专用性投资的交互作用对海外知识获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知识复杂度较高的情况下关系治理与人力资本类专用性投资的交互作用对海外知识获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上述研究阐明了代工专用性资产类型、治理机制和知识复杂度的匹配关系对海外知识获取的影响,有助于指导代工企业依据专用性资产类型和知识复杂度选择适宜的治理机制,进而获取更好的海外知识获取绩效。  相似文献   

2.
交易成本理论忽略了企业间合作可能产生的知识获取等外溢效应,难以解释国际代工企业单边专用性投资现象,为后续研究留下理论探索的空间。本文从海外知识获取的视角出发,通过交易成本理论与组织学习理论的整合,构建代工专用性投资与海外知识获取的关系模型,并检验合同专有性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应用AMOS17.0和SPSS16.0对229个中国代工企业进行实证检验,结论显示:(1)不同维度专用性投资对海外知识获取有不同的影响,其中,资产类专用性投资与海外知识获取呈倒U型关系,人力资本类专用性投资与海外知识获取存在正向线性关系;流程类专用性投资对海外知识获取的影响未获验证。(2)合同专有性正向调节资产类专用性投资与海外知识获取的倒U型关系。研究结论从知识获取角度为国际代工企业单边专用性投资提供了合理性解释,弥补了传统交易成本理论忽略技术学习等外溢效应的研究缺陷,为中国代工企业学习海外先进知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3.
依据不完全契约思想,建立数学模型探索进入权、所有权和知识等变量对专用性投资激励的作用机制,并通过逆向归纳法分析进入权、专用性投资和知识对创新治理模式的影响方式及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充分的进入权在物质资产密集型企业总是最优;对于知识资产来说容易出现为适应知识的互补性而投资不足或是为侵占知识而过度投资两种情况;进入权对专用性投资的激励作用是对称的而所有权是非对称的.研究结论对指导企业创新治理模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客户参与创新理论和社会关系理论,利用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6年数据,探究了创新投入、关系专用性投资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关系专用性投资正向调节了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企业为客户投入的关系专用性投资促进了双方的合作关系和知识交流,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效率。对于企业利用客户知识提升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周俊 《科研管理》2017,38(6):108-115
本文构建一个两阶段被调节的中介模型,以软件外包关系为研究情境,探讨领域知识专用性投资对投资方能力构建的作用机制、作用效应及其调节因素。运用广义路径分析框架法,基于194对软件外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包括:软件外包企业的领域知识专用性投资以客户知识溢出为中介促进能力构建;外包承接能力和吸收能力分别在第一和第二阶段对间接效应发挥调节作用。本研究提供了领域知识专用性投资对投资方独特效应的新证据,进一步揭示了相关的作用机制及权变因素。并且,研究结论对软件外包企业的经营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专用性人力资本重构及其竞争优势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为了维持可持续成长,对专用性资本尤其是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和重构力度日益加大.由于专用性人力资本作为企业的稀缺资源具有无形性和知识性,从而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从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视角对专用性人力资本进行界定并阐述其重构的过程.进而探讨基于专用性人力资本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其可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7.
知识型员工创业与专用性投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员工选择创业,从事企业专用性投资的知识型员工因其专用性而将产生流动障碍,但并不意味着员工不能创业。本文从专用性投资的报酬递增功能、专用性人力资本的讨价还价能力、专用性投资积累的专业化经济以及"进入权"激励专用性投资的负面影响四个方面对员工的创业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专用性投资与治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专用性理论把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把专用性资严投资当成逻辑的核心变量,把治理机制安排看成是逻辑的结果,整个理论在契约不完全一资产专用性一企业所有权安排这一分析框架中来运行.运用资产专用性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技术创新专用性投资不足的本质原因,提出技术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技术创新投资的专用性与其治理机制应该相互匹配.  相似文献   

9.
《软科学》2015,(7):51-55
从创新企业面临的专用性知识获取困境出发,分析了"进入权"对外部企业专用性知识投资的激励效果,揭示了创新任务间知识关联对进入权授予模式的影响。针对创新任务间存在的"替代性""累加性""互补性"三种知识关联类型分别建立相应的生产函数,在合作博弈框架下探讨了创新企业的最优进入权安排。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关系专用性投资引入企业间合作研究中,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企业间信任、关系专用性投资和合作满意度的关系模型,并提出假设.以京津冀生产型企业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和AMOS软件分析数据,检验假设.结果表明,计算型信任对合作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关系专用性投资在关系型信任影响合作满意度的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制度型信任影响合作满意度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开放式创新下的占有制度:基于知识产权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雎 《科研管理》2010,31(1):153-159
摘要:对于创新企业而言,是否拥有知识产权并非目的,其真正目的在于通过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高效利用知识而创造与获取价值。在开放式创新中,作为占有制度的重要内容,知识产权随着企业占有行为的转变而发生了演化。本文在对开放式创新下企业的占有行为转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关系性知识产权,并结合开放式创新的典型案例对其具体运用进行阐述,旨在回答企业如何灵活运用知识产权从开放式创新获利这一重要问题。这对于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寇淑芳 《科教文汇》2014,(34):33-3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增长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的双重功能,对其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上下联动才能取得成效。当前,应当把提高认识水平、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师资队伍、优化教育环境当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宏观思路和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逆向溢出知识对投资企业技术进步发挥的促进效应持续受到学界关注,但既有研究体系尚未从更深层面揭示其内在机理。本文借助知识结构理论,从广度、深度和强度3个维度出发剖析逆向溢出知识在投资企业技术进步中发挥的作用,并借助123家国内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对其进行检验,主要结论有:增加逆向溢出知识广度和深度有助于促进投资企业技术进步,而且该促进效应受到逆向溢出知识强度的正向调节作用;随着OFDI逆向溢出知识增加,溢出知识广度对投资企业技术进步的促进效果愈发增强,而溢出知识深度的促进效果逐渐减弱。依据所得结论,文中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丁超 《大众科技》2013,(2):82-83
中小学已经普遍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尤其是近年来教育投入的加大,为这门课程的全面开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了让高中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创新意识,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文章针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Knowledge sharing is a critical step for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However, sharing knowledge not only requires time and effort of a knowledge worker but also reduces the unique value or power that the worker enjoys in the organization. Therefore, for successful knowledge sharing, a reward system is used to compensate knowledge sharing activities.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a situation where there exists measurement inaccuracy in the actual amount of knowledge shared by risk-averse workers. We analyze the optimal reward system for knowledge sharing and the optimal investment to address measurement inaccuracy. Through the analysis, a simple optimal reward system is derived. This system is linear in the amount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compensates for the workers’ costs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risk-bearing. Additionally, the optimal investment to improve measurement accuracy is characterized by balancing the investment cost against the workers’ risk-bearing cost. Finally, a comparative statics analysis i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hanges in exogenous factors on the optimal reward system, the amount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the amount of optimal investment. Insights from our analysis can contribute to the better management of knowledge sharing through reward systems and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a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相似文献   

16.
周培岩  葛宝山  陈丹 《情报科学》2008,26(10):1576-1579
本文把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先验知识、组织协调、R&D投资以及企业绩效融入到一个分析框架之中,提出了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理论模型和相关理论假设.本文主要观点认为,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受到先验知识、组织协调、R&D投资的影响,同时,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有对合作新产品开发中资源投入决策的研究常常忽视知识资源的重要性和独特性,特别是未认识到企业间双向、多次的知识转移过程,以及此过程对企业知识资源投入的动态影响。本文以供应链上下游两个企业间的合作研发环节为例,基于知识开发和双向、多次的知识转移过程构建了合作开发模型,并在考虑知识水平增长滞后性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在不同的初始知识水平、滞后效应等情况下最优的知识资源投入决策,最后借助数值实验展现了相应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在考虑双向、多次知识转移过程的情况下,最优资源投入决策在研发周期内动态改变,而合作双方的初始知识水平会明显影响整个过程中最优资源投入决策的变化趋势;在最优资源投入决策中,知识开发过程中资源投入量的最大值总是出现在期初时刻,而知识转移过程中资源投入量的最大值在不同情况下会有所变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包含创新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增长模型,分析发现知识溢出和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选取2004—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杜宾模型并采用系统GMM方法,在结构视角下考察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效应;空间维度上,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具有外部性特征,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内部支出、高校应用研究经费内部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且知识溢出和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从知识流动视角探讨组织创新问题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知识流入尤其是知识流出如何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还非常缺乏。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知识流出、外部环境与企业管理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考察研发投入和地理集聚对模型的控制作用。通过对458家申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的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知识流出以完全中介作用影响外部环境和企业管理创新的关系,且这三变量之间的关系受制于研发投入的大小和地理集聚程度的高低,即高研发投入企业中的知识流出在外部环境与管理创新之间起不完全中介作用;高地理集聚企业中的外部环境对知识流出并不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说明企业应善于发现适合自身发展的地理环境。研究结论对完善知识和创新管理理论具有一定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