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职业辅导的发展演变历史,总结并概括了三类职业辅导理论职业发展理论、职业选择理论及职业决策理论,并阐述了各种理论在课程中的实际应用,以便为从事高校职业辅导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职业辅导的发展与对象 职业辅导(Vocational Guidance)的观念起 源于美国,是美国“职业辅导之父”帕森斯 (Parsons)所倡导的。1949年美国的萨帕(Super, D.E.)融合了自我观念和发展理论,提出“职业 辅导是将个人自己和职业世界中的自身作用进行 统合,并让其得以妥善地发展与容纳的过程,是 把以上概念与现实加以对照推敲的过程,又能给  相似文献   

3.
一、职业辅导的发展与对象 职业辅导(Vocational Guidance)的观念起源于美国,是美国“职业辅导之父”帕森斯(Parsons)所倡导的。1949年美国的萨帕(Super,D.E.)融合了自我观念和发展理论,提出“职业辅导是将个人自己和职业世界中的自身作用进行统合,并让其得以妥善地发展与容纳的过程,是把以上概念与现实加以对照推敲的过程,又能给社会带来利益的,将自我概念向现实转变的授助过程。”这个发展的观点沿用至令,形成了辅导领域更深、更广的“职业生涯辅导”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校职过渡期大学生职业辅导的研究和实践近五年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深入发掘影响校职过渡的因素;职业决策辅导趋于具体;职业适应力研究占据职业辅导研究的核心地位。国内校职过渡期大学生职业辅导工作应首先界定职业辅导专业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推动大学生职业辅导工作向全面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职业生涯辅导的起源和中外发展简介20世纪初美国职业指导运动开始发展。1908年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创办的波士顿职业指导局,率先开拓职业辅导领域。当时的职业辅导着重于职业信息的提供和心理测量工具的使用,包括对学员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舒伯又进一步提出生涯发展理论。该理论主要揭示的是,生涯统合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职业决策生态模型对高校职业辅导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辅导工作开展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明确的工作思路.由于东西方经济成熟水平和文化的差异,简单地套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既不能合理地解释和描述中国大学生的现实择业行为,也不能有效地实施职业指导.通过西方职业理论的适用条件及中国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环境和个人心理特点,为高校职业辅导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辅导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价值观首先是一种价值观,发挥导向作用;其次是一种标准,既是自我评价和职业选择的标准,也是职业发展的标准;最后是一种信念,贯穿于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全过程。地方性高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由于其特殊性也呈现出一些特点,如何做好地方性高校的职业辅导工作已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做好职业辅导定位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职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不足以应对未来的就业挑战。因此,亟需打开思路,探索职业辅导有效模式,以促进大学生职业认知和职业素养的提升。课程思政为职业辅导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探索构建高职学生职业辅导的新模式,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认知,促进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9.
国外职业决策理论模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决策(Career Decision Making)是职业心理学、职业指导和职业辅导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决策理论模式的研究又是职业决策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职业决策理论思想的出现,既受经典的统计决策理论,也受经济决策理论和心理决策理论的影响,虽然这三种理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生涯规划是聚焦职业发展.旨在促进学生在职业以及其他生活领域获得自我实现的一项系统化工作。生涯规划的雏形是20世纪初在美国卅现的职业辅导。即通过信息给予.帮助个人选择职业,做好就职准备.进入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职业。后来,随着个体观、发展观的转变以及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的发展.职业辅导逐渐演变为生涯规划。生涯规划并不局限于静态的、单一时间点的职业选择.而是将职业行为置于人类发展的整体架构中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趋向的调查,对性别差异、性格特点、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智力特点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出一套科学、系统的大学生职业选择辅导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鼓励校社合作,拓展社会实践渠道,提高职业辅导效率;政府要制定政策,保障大学生职业选择的科学性、高效性;高校应建立科学的职业辅导课程体系,培养积极就业态度;辅导员应适时组建职业兴趣小组,制定职前培训计划,以帮助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科学进行职业定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团体辅导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方法:通过发放问卷筛选出存在职业决策困难的学生,经访谈确定实验组和控制组成员。实验过程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干预,控制组不进行干预。结果:团体辅导可以促进大学生对自我的了解,提高自信心,明确职业方向,提高职业决策能力。结论:团体辅导可以作为大学生职业辅导的有效方法。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职业规划团体辅导是一种更明确、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职业辅导方案。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大学生职业生涯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了,而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探讨还远没有结束. 这次研讨会,不啻是一种观念的颠覆,传统的职业辅导大都以"帮助个人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安置职业,并且在职业上获得成功"为主要工作内容,高校老师也一直把它奉为圭臬,而此次研讨会带来的新理念是,职业辅导应该让位于生涯辅导,从帮助来访者做职业方面的决定,发展到帮助来访者学会采取更多行动,为自己的才能赢得更好的职业和个人生活,这是理念的巨大转变,也将进一步引导我国高校负责职业辅导的老师的咨询工作由追求就业率向追求就业质量扩展,向提升学生未来的幸福感转变.  相似文献   

14.
职业辅导的根源直接归结为Parsons及其有着重要影响的职业决策模型。当今各国的职业生涯辅导实践计划充分体现了Parsons理论模型的基本观点.波士顿公立中学的TFT干预计划就是该理论的应用之一。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校职业辅导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高校中普及全程化的职业辅导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要适应职业辅导全程化、全覆盖的要求,就必须有充分的师资力量作为保障。本文分析了开展职业辅导工作的若干特点,提出了构建多层次职业辅导体系的设想,并基于此对加强高校职业辅导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对免费师范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他们的教师职业认同感、职业理想、职业目标和职业自我效能感都有直接影响。但在传统模式下免费师范生职业辅导出现种种问题,例如:缺乏个性化指导、过于急功近利、内容陈旧、缺乏专业的职业辅导人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书院制管理模式的特点,以强化师范生终生从教和成长为未来优秀人民教师的职业思想教育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师范生素质和从教能力为核心,探索出在书院制管理模式下对免费师范生进行高质量职业辅导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团体辅导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方法:通过发放问卷筛选出存在职业决策困难的学生.经访谈确定实验组和控制组成员.实验过程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干预,控制组不进行干预。结果:团体辅导可以促进大学生对自我的了解.提高自信心,明确职业方向,提高职业决策能力。结论:团体辅导可以作为大学生职业辅导的有效方法。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职业规划团体辅导是一种更明确、更具体、更有针时性的职业辅导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逐渐大众化,高校的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逐年递增,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让大学生提早认清外部环境,树立正确的就业职业观,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因此,职业辅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职业辅导的必要性、目前职业辅导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职业辅导的问题,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择业。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 decision making self-efficacy)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成功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①。自我效能感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一个焦点。职业生涯团体辅导指的是,应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协助来访者将自我概念转变成相应的职业角色,进行职业探索,并做出职业决策的过程。在职业辅导方面,Betz,、K lein和Taylor(1996)认为,最广泛的应用还是集中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②。最先把自我效能应用于职业心理学和职业辅导研究中的是美国心理学家Hackett和Betz③。本研究…  相似文献   

20.
辅导工作始自职业辅导,起源于美国。1898年辅导工作首先出现于慈善机构及职业训练中心,以挽救十九世纪后半叶美国的民间疾苦。1913年,美国国家职业辅导协会(National Vocational Guidance Association)在密西根成立,辅导的内容已由狭义的职业辅导推广到了教育辅导与人格辅导。1907年,美国密西根中学戴维斯(Jesse B.DaviS)校长将辅导当作一种课程,由教师向全班学生讲解,职业辅导于是进入了学校,其目标在于协助学生更了解自己个性,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