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郑光祖的杂剧《王粲登楼》对汉末王粲登楼的史实进行利用、开发,他以特定的人生体验为背景,对王粲的人生境遇重新解读,集中体现了元代文人“空学成补天才,却无度饥寒计”的愤懑,成为关照元代社会观念、时代变迁及民众心理的绝好材料。  相似文献   

2.
汉末杰出的文学家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他出身世家,少负才名,锐意进取。因董卓之乱,王粲17岁时南下襄阳,投靠刘表避难,然而滞留襄阳15年,终未得刘表重用。生逢乱世,寄人篱下,怀才不遇,思念故土,一日,登楼有感,写下了著名的《登楼赋》。全文即景生情,情景交融,具有浓厚的诗意,“气格遒上,意绪绵邈,骚人情深”,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其为“魏晋之赋首”。  相似文献   

3.
王粲《登楼赋》的描写艺术兼及主题与其它张丛林王粲(177—217)留下的作品虽然不多,但就其创作艺术而言,在建安文学作家中能出其右的或许只有曹植一人。若仅就辞赋成就而论,王粲与曹植当在伯仲之间。建安文学的另一重要作家曹丕就说“王粲长于辞赋”[1]。在...  相似文献   

4.
登楼赋     
一、课文讲析《登楼赋》是王粲的代表作之一。王粲,字仲宣,东汉末年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邹县一带)人。博闻强记,通算术善属文,更擅长于诗赋,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幼年时随父移居长安,后避军阀之乱到荆州。他身经离乱,向往治平。作品中表现了对人民的深厚同情和为祖国统一、社会安定而建功立业的理想。赋是一种介于诗歌  相似文献   

5.
《登楼赋》是王粲壮志难酬、久客思归之作,也是建安时代抒情短赋的名篇。可是,题中王粲所登的城楼,却没有点明。以致在后来,当阳、江陵、襄阳三城都有仲宣楼,都说是王粲登览作赋的楼,而争为自己乡土的名胜。直到今天,文学史家和评注家们对此仍众说不一。故有必要做一点考释、辨正工作。《登楼赋》乃因景生情、即景述志之作。要考察“兹楼”在何处,是不能脱离赋中描述的地理形势的。而历来所传的当阳、江陵、襄阳的“仲宣楼”,都不是王粲登临作赋的  相似文献   

6.
王粲《登楼赋》文意发覆易健贤有“魏晋之赋首”(《文心雕龙·检赋)))令名的王第《登楼赋》,自问世伊始,便受到特殊重视。曹丕曾称其“虽张(衡),蔡(因不过也”(《典论·论协);一向自恃文才甚高的陆机、陆云兄弟,亦慨叹“《登楼》名高,恐未可越也”,转而在...  相似文献   

7.
汉末至建安时期,正当“劝百讽一”的大赋被其形式主义的枷锁桎梏得奄奄一息之际,一大批风格清新刚健、内容健康充实的抒情小赋却异军突起,冲突于文坛。其勃勃生机与大赋之衰落恰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其中王粲的赋作更是成就卓然,独步当代。魏文盛赞王粲“长于辞赋”,认为其作品“虽张(张衡)蔡(蔡邕)不过也”(见曹丕《典论·论文》)。观粲之作品,其思想与艺术上之高度成就,令人深觉魏文所言不谬。考虑到抒情艺术对于抒情小赋所独具的意义,本文仅试就粲之代表作《登楼赋》抒情艺术之成就作一番探讨。《登楼赋》抒情艺术的成就之一,乃抒情方式与抒情内容之契合。“文以气为主”,而作  相似文献   

8.
<正>古人登楼,多有慷慨悲歌。东汉王粲登楼,有“悲旧乡”“涕横坠”之态;唐代杜甫登楼,怀“万方多难”、客心伤悲之情;晚唐许浑登咸阳城西楼,发“一上高城万里愁”之叹;李商隐登安定城楼,生“永忆江湖归白发”之悲。靖康之难后,词人朱敦儒流落江南,他登上金陵西门城楼,遥望中原,该有怎样的感怀呢?品读下面这首词,便可知晓答案。  相似文献   

9.
读完王粲的《登楼赋》,只觉得作者荷着一种自诗骚以来无数文人墨客所深深感知着的人生的、历史的、政治的“沉重感”,只觉得作者心灵深处蕴藏着一股不可抑制的气势,真可谓“思若涌泉”、“局面阔大”。 据《后汉书》载,西京扰乱,王粲避难荆州,依附刘表,然而“表以粲貌寝面体弱  相似文献   

10.
王粲的<登楼赋>是王粲停留在荆州时登当阳城楼所写诗赋,该赋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最有影响力的登高之作,也可以说是我国登高文化兴起的奠基之作,几乎涵盖了历代登高之作的思想精髓,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这篇赋文内涵丰富,感情真挚,不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且同时又有着深邃的思想内蕴,值得仔细品位研读.  相似文献   

11.
作为出色的文体学家,凯瑟琳.安.波特在中短篇小说中采用了独特的叙述技巧,尤其是每篇作品中叙述视角的选择可谓独具匠心。有限全知视角、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恰当使用使得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波特带来了如潮的好评,波特也因此成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青年作家扬·马特尔的成名作《少年Pi的奇幻漂流》自问世以来,受到了批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但众多的评论和访谈主要集中在探讨该小说的主题以及争论故事的真伪,而对于书中的一位主要角色—一头名为理查德·帕克的老虎—却鲜有深刻的讨论和分析。文章以他者为切入点,力求辨析主人公Pi"塑造"老虎的真正动因。  相似文献   

13.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historians of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 Europe look back upon four decades of fruitful and exciting work that has brought their discipline a high amount of visibility and acclaim in the scholarly community. Yet there exists also a sense of dismay and unease; a feeling that the enthusiasm, even euphoria, of the seventies has evaporated, and that the discipline lacks a sense of direction and purpose. What accounts for this turn of affairs'? How do we explain it?

  相似文献   

14.
摩尔根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所著的《古代社会》一书受到马克思的高度评价,对恩格斯所著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很有帮助。《古代社会》一书的重大贡献在于摩尔根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方法和文献资料整理,推断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后人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大有帮助。摩尔根的学术观点对中国文化人类学界有较广泛的影响,无论是研究人类学,还是法学、历史学、社会学,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奥尼尔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剧作家。《毛猿》是他的一部早期代表作。本文运用了非理性主义思潮中萨特的"写作这是要求某种自由的方式"的理论,分析了《毛猿》中自由的主题,揭示了人类自由的本性,并指出在阶级社会中自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异化。  相似文献   

16.
Despite the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dollars spent on television advertising in congressional campaigns, relatively little research has examined the content purchased by those advertising dollars. This study applied the Functional Theory of Political Campaign Discourse to a purposive sample of television spots from U.S. House and Senate races from 1986 to 2000. Acclaims (self‐praise: 64%) outnumbered both attacks (criticisms: 35.5%) and defenses (refutation of attacks: 0.5%). Policy utterances comprised the bulk of the discussions in the ads (70%), while character utterances appeared less frequently (30%). Past deeds of candidates were the overwhelming focus of policy discussions (81%), while personal qualities dominated the discourse on character utterances (86%). Incumbents had a strong proclivity to acclaim (79%) more than challengers (51%) whereas challengers had a tendency to attack (49%) more than incumbents (21%). Incumbents were more likely to use past deeds to acclaim, whereas challengers used past deeds to attack.  相似文献   

17.
村上春树是蜚名海外的日本作家之一。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充满说服力的超现实幻境让他的作品闻名遐迩。然而,他最出名的小说还是《海边的卡夫卡》,该作品围绕两个人物展开:为了逃避可怕的父亲强加的恋母情结而离家出走的15岁少年田村卡夫卡以及可以和猫交流的老年“呆子”中田聪。两个人各自展开了自己的旅途,他们从无交集,但他们的命运最终却纠缠在一起。在《海边的卡夫卡》中,  相似文献   

18.
威廉·福克纳的作品由于其语言的独特性对读者要求甚高,他《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在我国已经有好几个译文版本,文章在翻译上各有千秋。但在对"thematerialsofthehumanspirit","tofindadedication","ButIwouldliketodothesamewiththeacclaimtoo","Therearenolongerproblemsofthespirit"等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0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推出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集74卷全书的内容于一体,涵盖66个学科,有8万个条目,5万余幅图片,堪称一座小型家庭图书馆.它还具有分类目录检索、拼音目录检索、外文目录检索等10余种检索功能,深受用户欢迎.美中不足的是,其外文目录的编排显得忠实有余,规范不足.  相似文献   

20.
有机合成是化学研究领域中最具有魅力的。结构复杂、性质多元、应用广泛的有机物及其合成方法学,让人赞叹与探求。文章用科学方法论总结了有机合成中的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规律及其热力学和动力学控制策略,提出了综合利用其控制原理解释或预测竞争性反应产物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