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在环境保护的立法、执法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环保法规不健全,公民的环保意识薄弱、执法不公不严.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必须通过加强约束来寻求改变,其途径就是健全环保法规,加强宣传,并严格执法.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民众环保意识,规范民众日常行为,从而达到生态文明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洽川风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为生态旅游中的非生态现象、管理体制不顺畅、当地民众环境意识淡薄等;应采取完善管理体制、强化整体法制观念与生态意识、制定相应环保政策、加大宣传力度等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3.
院校传真     
河南省宣传环保与传承文化齐飞倡导生态环保,传承道家文化,促进天人和谐。7月24日以来,20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河南省行知大河青少年生态环保实践团在老子故里鹿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态环保宣传活动,呼吁民众提高环保意识,增加社会责任感,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杨柳 《高教论坛》2007,(6):180-182
本文简要概述和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并尝试提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保意识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反映了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总体水平较高,但与社会生态环保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包括:开设生态环保公共课程,开设环保实践课程,教育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态时代的到来,人类在觉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在增强,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也与日俱增。在环保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的时代,绿色家具的生产与使用,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重视。绿色家具产品,一是产品本身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二是产品工业加工过程中也要符合环保要求。从这两方面而言,藤家具无疑是当之无愧的绿色家具。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亚湾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海洋环保意识的淡漠,大亚湾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已刻不容缓。文章阐述了海洋生态的保护与渔歌传承的相关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渔歌这种独特的海洋文化在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方面的价值。不仅如此,研究发现大亚湾渔歌的传承推动了海洋文化的发展,对于海洋生态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农民生态意识淡薄、农村产业缺乏生态科技支撑、法律制度不健全、生态环保建设资金不足等诸多问题.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培育农民生态意识、发展农村生态科技、完善环保监管体制、健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9.
我校所在的社区是全省的生态示范村,学校被评为白云区绿化先进单位、区一级学校。在开展创建广州市绿色学校的活动中,我们提升创建活动的层次,通过强化师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来建设生态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
生物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环保教育材料。通过生物教学进行生态环保教育的必要性、途经、方法应用并结合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姚春梅 《学周刊C版》2020,(1):101-101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当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要唤醒全体公民的环境意识,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环境意识,就要在青少年中普及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而祁连山是我们家乡重要生态的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地.所以保护祁连山生态,就是保护母亲河,因此保护祁连山生态任务繁重、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生物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环保教育材料。通过生物教学进行生态环保教育的必要性、途经、方法应用并结合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从生态感知意识、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法律意识、生态经济意识、环保意识的宣教程度5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总结出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现状及其特点.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加强生态学基础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都产生了亟待解决的危机.环境问题的形成不是短期的,不是个别人的行为导致的,环境保护需要每个人的参与,需要每个人的行动,而环境问题的最大危险则是民众的旁观、冷漠和无视.为了今天的环境问题,更为了子孙后代的环境危机,我们必须从教育入手,从民众的心里构建环保意识,所以全方位的环保教育工程的建立是实现环保教育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对环境的巨大压力,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淡薄,造成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的出路在于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综合环保素质.近年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保护母亲河行动,全国范围内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各地方纷纷喊出打造生态城市口号,充分表明国家和政府对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黄汶 《许昌学院学报》2012,31(2):153-156
在建设节能环保型生态图书馆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别从图书馆的设计、建设和人文环保的角度,阐述了生态图书馆的建设应采取的各种环保措施,旨在提高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从真正意义上加强生态图书馆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是贯彻执行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全民的重要任务.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诸多因素中,化学因素占80%,治理生态环境污染的技术中有80%以上是依据化学原理.因而作为一名化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应承担起生态环保意识培养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善待自然:少数民族伦理的生态意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云南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一些与现代环保理念有关的生态伦理意识。这种伦理意识包容在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图腾崇拜、创世神话中。这是一种原始的、原生态的文化,它深刻体现了少数民族生存方式中的生态伦理智慧。特有的民族生存方式孕育着特有的民族生态意识,而这种特殊的生态意识又体现出民族对待自然特有的方式,在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生态危机的21世纪,少数民族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方式无疑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环保自力救济:台湾民众参与环保运动的途径──台湾环境法制发展的透视郑少华自六十年代以来,台湾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而生的是环境品质的日趋恶化,严重地威胁着台湾民众的生存环境。于是,在欧美环保运动的影响下,台湾民众环境意识觉醒,环保运动日...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环境行为习惯的重要措施,本文论述了环境教育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的发展历程及其内容,结合我国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开展大学环境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