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始体"代表诗人嵇康、阮籍诗作中的意象世界,依据内容性质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飞翔意象、短暂易逝意象、讽谕意象。魏晋鼎革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正始体"诗人在忧生忧世的情感激荡下,用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价值理想的坚守,对内在超越的想望,对个体生命的珍摄,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关怀。  相似文献   

2.
杜鹃意象是中国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杜甫诗歌中有11首诗作写到杜鹃,其杜鹃意象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作为诗境构成的杜鹃意象,主要是指杜鹃啼鸣所渲染出的悲凉的环境氛围;二是乡关情怀、羁旅愁思,主要指杜鹃的啼鸣声唤起诗人心中的思乡情怀;三是借助“望帝化鹃”的传说和“鸠占鹊巢”的深意,暗含忠君爱国之意。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中绰号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文学作品中绰号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还在于其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由于文化意象具有互文性,只有在文化语境中对文化意象有了正确理解才能确保文化意象在翻译中的成功转换。  相似文献   

4.
意象是作者所用来表现作品的一种语言艺术手段,具有象征性与暗示性.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充满了意象,<哈姆莱特>是其一部最著名的悲剧作品,其中意象丰富.本文对<哈姆莱特>中的几个重要的描写环境的和描写人物的悲剧意象进行了分析,这些意象深刻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渲染了悲剧氛围,从而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与人性的悲哀,让读者深深体会到一种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高深的语言使用技巧,体现在十四行诗中丰富多彩的意象上,意象是诗人用来传达思想和情感的特殊语言。本文通过对莎翁十四行诗中意象的多角度研究,探讨诗中所反映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对于"去国诗人"这一特殊群体来说,由于处于异质文化环境之中,他们的身份认同、价值观念认同、文化认同和语言认同,都具有更为丰富的辨析空间。李笠诗歌中的文化母题意象诸如"历史人文意象"、"家族意象"、"母语意象",体现了民族文化认同中十分丰富的意味。  相似文献   

7.
凯特.肖班在《觉醒》中体现了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小说中意象迭出,前呼后应,将声音、色彩和画面融为一体,给人生动而又形象的视觉印象,同时深化了主题。本文通过对大海、小鸟等意象的分析,使读者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进一步深入理解主题。  相似文献   

8.
美国语言人类学家帕尔默在他的文化语言学理论中着重提出了文化心理意象理论一说。语言来源于意象,而意象是心理表征,意象是感觉器官的类比,从这几个文化语言学视角提出和分析了意象理论对于影视话语翻译的若干特点。作者认为,电影是由视觉和听觉综合起来欣赏的形象艺术,影视翻译不可避免地必须接受一些客观现实的制约,甚至在双关语中也有所体现。完整地传达源电影的信息就需要译者在这些特点和影响上注意总结并不断研究。  相似文献   

9.
意象以其巨大的表现力和在诗歌中象征的载体,不仅可使抽象的思想感觉具体化,更能用来营造新奇独特的艺术效果.意象可以代表诗人的艺术风格,因此译者在翻译诗歌时将源文中的意象之美等值投射到译文之中,才可能做到语言等值转换而意象美不失.  相似文献   

10.
从"意象油画"的发展过程说明"意象油画"在当今画界引发的思考,从"意象"着手,结合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因素,分析"意象油画"从过去的"小家碧玉"变成今天的"大家闺秀"的原因.把"意象油画"与油画的诗化、油画的文人化、油画的中国化、意象命题、油画的意象与油画的发展史、及抽象油画的区别,通过对当今"意象油画"这个命题进行一种意象审视,提出了"意象油画"出现、存在的合理因素及其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作者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的融合。了解中朝古典诗歌中植物意象的文化内涵是赏析古典诗歌的关键。而梅花、柳作为中朝古典诗歌中最为重要的植物意象,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对此进行考察,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笔下有大量有关飞鸟意象的作品。飞鸟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蕴含着诗人强烈的主观意识及情感,是作者审美意识与客观物象渗透的结果。陶渊明笔下的飞鸟形象,是其自我精神的形象写照,负载着作者的孤独与寂寞,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真意的追求及回归田园的人生意趣,更集中体现了陶渊明生命与精神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13.
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包括不同国家的商务传统习俗,商务礼仪习惯等.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由于民族文化意象经常失落或被歪曲,造成人们对其它文化的误解.导致交易失败.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意象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意象错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城里城外》中所出现的土地意象,所指已超过其本真意义,成为蕴含着情感与理性的一种文化符号。作者借用土地这个大意象,表现出一种对精神家园的追取,谱写出一部动人的思乡咏叹调。  相似文献   

15.
意象图式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产生于我们与世界的接触与互动过程中,具有体验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抽象活动和组织的抽象概念。利用意象图式分析中国的诗词歌赋目前少见,因而有较大研究空间。又因意象是诗歌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本文将意象图式对李煜后期词作进行认知解读,以期让读者深刻理解其诗词的意象内涵,为我们寻找语言的现实理据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庞德的意象主义诗学有悖于其他意象主义诗人的理论.庞德认为,意象主义不是象征主义,亦不是自由诗,意象主义不是呈现的方法,而是语言本身.而其他意象主义诗人则认为,意象主义是象征主义的延续,是自由诗.意象主义是一种呈现方法.庞德自己的诗学理论也不能自圆其说:他既反对展现感情,又强调表现感情.一方面,庞德捍卫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  相似文献   

17.
《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死亡》是艾米莉·狄金森死亡主题诗歌的代表作。然而,笔者在对这首诗进行深入阅读后却发现这首诗有着永恒、爱、死亡相互交织的多重主题。本文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反讽来揭示这首诗深刻而丰富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尽管《野草》中出现的意象极为繁杂,可这些意象事实上却是几个高频率意象投射的产物。这几个高频率意象构成了一个意象网络,左右着《野草》的内在结构与言说方式。《野草》中的这个意象网络脱胎于佛家文化,但被鲁迅赋予了更具审美质感的现代意蕴。追溯这个意象网络的神话原型,无疑会使《野草》的读解呈现出新的面貌,也因之得出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唐诗宋词中的水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总起来看,水意象的内涵可以被划分为基本的两类:道德内涵与情感内涵。前者主要表现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隐逸情怀,后者主要表现作者由于乡情、友情、爱情的受阻而引发的种种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20.
死亡作为一种意象广泛存在于白先勇的小说创作.母亲的逝世使他获得了对死亡的明确体认,在创作中他分别从情感、文化、历史--命运以及政治角度展示了人物的死亡现象,并且在不同的死亡形态上寄寓了他的死亡观.表现死亡,体现了白先勇的悲悯情怀,同时给人留下对生之意义的追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