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大学子渴望有教育智慧、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指导学习、伴随成长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何为魅力教师?魅力何在?教师的魅力包括多个方面,有人格魅力,有学识魅力,有教学魅力等,若把课堂比作一个舞台,学生就是演员,那么老师不仅是演员,更重要的还是一名导演,要把课堂教学这部戏演好,作为演员兼导演的老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魅力。  相似文献   

2.
苗体君  窦春芳 《教育艺术》2007,(8):56-56,55
如果把课堂比成一个舞台的话,老师就是舞台上的演员,学生就是台下的观众,老师教学的好坏完全应该由学生评判,因为出色的演员一定要由观众们来认可.而长时间里决定中国大学教师好坏的却不是听课的学生,评判一位教师教学好坏的是各院系乃至学校的领导们,他们依仗手中操纵着的权力,凭自己的感官决定着每一位教师教学的好坏优劣,只要教师们在领导面前擅长于表演,这位教师就是一位优秀教师,当然这种表演大多体现在对领导阿庾逢迎,请客送礼,投其所好上,与教学法没有丝毫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场场成功的舞台艺术表演,离不开故事情节生动、波澜起伏的剧本,也离不开导演的精心策划和组织,更离不开演员高超的表演技巧。"讲台"犹如"舞台",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其作用如何发挥?其角色如何分配?谁是编剧,谁是导演,谁是演员?无疑,由教师"主持"的每一堂课,其实就是一场场"演出"的舞台。这个教学的"舞台",同样离不开教案的整体设计者、教学现场的组织者、教学活动的融入者。而设计教案、组织教学、融入教学,就需要教师集编剧、导演、演员能力于一身,关注课堂,研究课堂,深化课堂。  相似文献   

4.
潘丽 《考试周刊》2013,(11):74-75
<正>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出舞台剧的话,那么课前的精心预设就是剧本的创作,没有好剧本,演员难以演得精彩。教学过程就好比是导演和演员的创作,课堂上的生成就像导演和演员的灵感,灵感来了就得好好地抓住,否则会稍纵即逝。因此,教师要及时地抓住学生有价值的生成,调整预设好的教学环节,这样就可以使预设得到升华,使课堂更加精彩。预设和生成看似是一对矛盾,其实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怎样使两者达到辩证的统一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感悟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变脸是川剧中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指同一演员通过脸谱的变化,展现出不同的角色。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也有类似的“变脸”的教学艺术形式,那就是角色扮演。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也就是说课堂是教师的独角戏。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成了导演,学生成了演员,通俗讲就是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化为探究者,由被动变为主动;换个角度就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相似文献   

7.
教师与演员     
教师与演员是不同的职业角色,教学与艺术再现是两种不同的活动,但它们之间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抛开各自的内容,仅就形式而言,教师更象戏剧演员。教材即剧本,教案即脚本,讲台即舞台。每一门课仿佛一部连续剧,每一节课就是一集,既相互独立,又前后贯通。教师作为主角,更多地通过讲授或  相似文献   

8.
演员创作的最终任务是在舞台或银幕上塑造出完整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演员在人物形象的创作过程中,自然不能离开文学剧本和剧本中所描绘出来的人物形象。那么在这一教学阶段就是使学生掌握表演的基础元素,学会在学生自己的生活领域及他们熟悉的情境中动作,并过渡到剧作家  相似文献   

9.
顾艳娜 《小学生》2013,(8):75-75
音乐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如果把学生比作演员的话,它就是一个供演员发挥想象、施展才能的舞台。教师作为导演,就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好这个"舞台",因为这个"舞台"的作用实在是  相似文献   

10.
有专家将教师的角色界定为"有着导演智慧的优秀演员"。我不认同!教师不是演员,教学不是演戏!持有这样观点的人无非是看到二者之间的一些关联:教师这个角色需要综合素养,不亚于演员;演员要对得起观众,教师要对得起学生,学生就是最为特殊的"观众"。后面两点我是支持的!在近二十年的执教生涯中,我看到惨不忍睹的"对不起观众"的教学常态还真不少:有因自己的不良情绪而带着怒气走进课堂的;有因个别孩子的不  相似文献   

11.
在好多情况下,旧的应试教育使普遍的中学生在中学几年的英语学习中,很难真正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即使是中考,高考中的高分者,在实际中,也大多是“聋、哑”病患者。更令人可惜的是,有好大一部分学生,只是部分优等生的陪读。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角色作用。课堂教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唱主角。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幕戏,教师就是导演,学生就是演员。所不同的是,导演有选择演员的权利,而教师却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因为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舞蹈表演教学是舞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演员重点在舞蹈,但是演员两个字也不可忽视,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将表演训练加强是舞蹈艺术教学中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是通过理论、技能、心理以及体验等多方面进行的教学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教师就是完美的圣人,必须正经严肃,不能自由随便,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中国教师时时处处都必须注重自己的师道尊严,一走进教室就得收起笑容,板着面孔。在西方,常把教师比做演员,他们认为好老师就是出色的演员。笔者在英国学习期间,观摩了一些随堂课,所见的教师教学都像演员表演一样,学生和教师的自由度很大。他们的教学理念是必须先把学生吸引住了,使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教与学才能轻松自如地达到目的。英国课堂上,随处可见老师忙碌的身影,老师与学生一起,时而大笑,时而蹦蹦跳跳,时而动情落泪。老师兴奋时可以站在椅…  相似文献   

14.
一节好课离不开两个方面的支撑:一是教学设计,二是教师基本功。教学设计好比剧本,教师好比演员。有了好剧本,没有好演员不行;同样,有了好演员,没有好剧本也不行。由于备战省优质课评选的缘故,近期在课堂上听课的频率明显增多。听课时发现了一个较  相似文献   

15.
学习的主体是谁?毫无疑问是学生。但是学生学习又是教学过程中,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那么,学生在教学还是不是主体?有些老师就犹豫起来。老师要起主导作,老师要讲解教材。于是就把学生应有的地位忘记了。就唱戏的,如果不管听众听不听,自顾自唱戏,陶醉于自己艺术,这叫孤芳自赏,不能叫演出。演出是要让听众欣赏。演戏的主角是演员,但整个演出的主体却是听众。教师演员不同,演员可以孤芳自赏,一个人在家里自唱自乐,不会有哪一个教师在家里自教自乐的,总是和学生在一。教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因此,不能忘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老师仍然要起主导…  相似文献   

16.
蓝岚 《中学文科》2005,(5):25-25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观念强调:学生在社会环境中是作为知识和经验的接受者存在教师必须以知识和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因此,相当多的教师往往把自己比作演员,而把学生比作观众。那么,改革课堂教学,是不是就是让学生当演员,教师当观众呢?那么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是不断变化的,谁都可以是演员,谁都可以是观众。关键在于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教师比作演员的话,那么学生就是观众,一堂课就是一次演出.演出的质量如何,观众能否买帐,关键取决于演员能否精心准备,能否全身心地投入.……  相似文献   

18.
《同学少年》2015,(2):24
<正>一个好的演员绝对不能没有勇气。作为演员,在演戏的过程中提出自己有创意的观点,这就是创新,而这种创新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如果生活是一台戏,那么在这场戏里,不能缺少既有勇气又矢志创新的演员。如果演员是一条漂洋过海的船,那么勇气便是帆,创新便是风——没有洋风的流动鼓动船帆,何来船的起航?如果演员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那么它的左翼便是勇气,右翼便是创新——两翼相辅相成,共  相似文献   

19.
幸福的底线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老师就是演员,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语文氛围,把文学、美术、音乐、演技等融为一炉,产生一种磁力,使学生在快乐中动脑、动口、动手,做到主动学习,愉快地接受与完成学习任务。现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是失败的,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是失职的。学生参与教学就是学生与教师组成一个互动体,教学相长,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语文课堂教学更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课堂变成一个生动的、富有个性的语文教学舞台——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一个个出色的演员,而教师的主要导演工具就是语言。语言是一项教学基本功,也是教学的主要手段,语言表现形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一)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该是科学的。科学的语言是充满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