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家门口有个小报摊,忽一日挂起个小牌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北京日报>代销点.奇怪的是除每天有两份<北京日报>外,其他三种报纸从没来过.报摊的主人说:人家让挂的,可人家又不送报.  相似文献   

2.
《京华周末》是不单独发行的。而且出报时,正刊、周末一外一里,叠在一块儿。然而,我们不止一次发现,有的报摊单独卖《京华周末》。摊主把“周末”从正刊里抽出来,把正刊甩下,高声吆喝:“看《京华周末》啦,新出的《京华周末》!”还不止一次听朋友、读者对我讲,在他们单位,星期六的北京日报一来,许多人都找《京华周末》看。常常是拿来北京日报一瞅,嘿!就剩下正刊了,《京华周末》不知让谁抽走了。这并非是《京华周末》的“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3.
零售,中央党报的一次有益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晨 《新闻界》2004,(4):41-42
从今年4月26日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经济日报》等中央党报开始在北京市城八区的部分报刊亭上摊销售。虽然地方党报上报摊零售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作为中国级别最高的中央党报走上报摊还是第一回。上摊零售就意味着要和市场化报纸一样参与激烈的报业竞争,那么中央党报上报摊原因何  相似文献   

4.
2002年3月2日.时年87岁的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议上,热情赞扬当天《北京日报》刊发的两篇文章。散会后,华君武请《北京日报》美术部主任孙以增,带给《北京日报》总编辑一封信。信中写:“北京日报刘宗明同志:今天看北京日报五、八两版刊登彭俐同志两篇文章《质疑皇帝剧》和《真想住在屏幕里》,写得深刻、说理。文风活泼可爱,嬉笑怒骂,大快人心。中央电视台(播)的皇帝电视剧我早已不看.但报刊上不断对一些把肉麻当有趣的电视剧吹捧炒作.实在可恶。谢谢北京日报.谢谢彭俐同志。”  相似文献   

5.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北京日报第9版“今日关注”从今年3月4日起,连续5天,以每天一个整版的篇幅,图文并茂地刊载《细读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北京市领导说,北京日报解读得好:读者反映,这5个专版及时、好懂、解渴。  相似文献   

6.
回忆十年动乱前我在《北京日报》工作的日子,我就想起了党中央、市委领导对《北京日报》的细致关怀,心中充满着对他们的怀念与敬意。《北京日报》的报头是毛主席写的。毛主席、周总理还对《北京日报》上登的新闻报道、漫画、小品文、短评等提出过意见,有表扬有批评。刘少奇同志亲自来报社谈思想讨论的结论。这都是对我们的鼓舞和鞭策。本文主要回忆市委领导同志对《北京日报》的领导与关  相似文献   

7.
我从50年代初起,就自费订了一份报,30多年了.这份报就是《北京日报》,所以,我可以说是《北京日报》的—个老读者了. 在北京出版的日报很多,我为什么选择订《北京日报》呢?同我的爱好有关,也同《北京日报》能基本满足我的读报要求有关,我打开《北京日报》,常常有一种亲切感.作为居住在首都的一个公民,当然想了解发生在北京的事情.在这方面,《北  相似文献   

8.
如果要想了解北京人在想什么,翻翻近期的《北京日报》,就会基本摸到他们的脉搏。贴近群众,与读者共呼吸,这是《北京日报》鲜明的特点。 《北京日报》正刊八个版,加上《京华周末》、《星期刊》栏目很多,内容丰富,可以从中全方位地了解北京,了解北京人。 头版要闻版,自然是国家的大事,北京的大事。  相似文献   

9.
每三人一份报纸弹丸之地的香港,新闻传播事业比较发达。漫步在香港街头,到处可以看到出售报纸、杂志的摊档。一些繁华的商业区的路旁、茶楼酒店的门前、码头车站的出入口处,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五颜六色的报摊。它们占据着大片空地,相互间隔只有二、三十米。早晨上班的行人,脚步不论怎样匆忙,总有不少人在报摊前停下来,掷下几个硬币,拣出自己爱看的报纸才走。许多报摊,除了出售香港当天出版的中、英文报刊,还可以看到隔天的北京《人民日报》海外版、英文《中国日报》、《羊城晚报》和台湾报纸。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球报业竞争激烈,同城报业竞争更是进入白刃化。但是在澳门,任何媒体都难以撼动《澳门日报》的强悍地位。笔者曾在澳门几个报摊前分别驻足半小时,发现差不多在5个买报纸的人中,就有3人买《澳门日报》。笔者上前询问一位中年男性:“您为什么买《澳门日报》?”他像看外星人似的看看我说:“我是澳门人哎,当然要看《澳门日报》!”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与写作》2001,(10):43
自大运会开幕之日起,北京日报便推出了“大运特刊”。该刊每日三至四个版,有几日还推出了摄影专版。22日特刊头版的大标题是《今夜北京美丽无比》,刊登了开幕入场式的大幅照片;二版的大标题是《大运会七大看点》,介绍了大运会的亮点;三版的大标题是《一个新字说不完》,介绍了大运会许多新特点;四版是摄影专版,介绍了大型团体操中的几个精彩场面。23日特刊则着重报道了点燃火炬的新鲜方式,题目是:《飞碟点燃主火炬》、《天火地火共燃圣火》。24日特刊着重报道了赛事,题目有:《头天比赛就精彩》等。25日特刊报道了外国运…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2008,(11)
2008年10月世纪华文对深圳9份都市报,在福田、盐田、宝安、罗湖、南山五个地区150余个报摊亭进行了零售监测与定量研究,调查媒体包括《南方都市报》《晶报》《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深圳商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深圳日报》和《南方日报》,采用的是世纪华文SIS报刊连续发行监测分析体系。对深圳都市报报业零售市场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北京日报》是我喜爱看的众多报纸中之一,扩为8版后的北京日报,就更吸引我了。尤其是那些新增的大量新闻及新辟的一个个专刊专栏,更引起我强烈的阅读兴趣。每当我读完一条条新闻和一期一期的《青春之旅》、《流杯亭》、《文史》、《杂文》、《京华周末》、《星期刊》、《健康》、《多彩世界》等专刊专栏,我都从中获得不少的教益和知识,使我的晚年生活得到充实。但在阅读北京日报中,也不时感到文字差错和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与写作》2001,(3):43-44
北京日报出现诸多新亮点 高扬主旋律有新招。从1月1日起开辟“迈入新百年”专版,推出《迈入新百年京华百人谈》,10天陆续用10个版发表在京的各界名人、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的署名短文,从经济、人文、科技、文化、体育和环境等诸多方面阐述观点、表述新论,畅谈世纪性的话题,展示新世纪的种种前景。对广大读者有较大的启迪作用。 以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全方位视野,扩大报道面.加大了新闻信息含量。北京日报新闻版从原有的8个扩大到12个。其主要变化有三:一是增加了北京新闻覆盖面;二是开辟“今日关注”版,以特…  相似文献   

15.
匈牙利是个美丽的国家。在这里,你处处能感到《人民自由报》的影响存在。布达佩斯主要街道相隔百十米就有一个报摊,每个报摊都有当天的《人民自由报》出售。电车、公共汽车、地铁里不时可看到乘客在阅读这份报纸,有的出租汽车上还贴有该报报头,非常引入注目。与同行们多次长聊后,《人民自由报》这几年的沉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它是执政党的党报时,在匈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可几年前,它已濒  相似文献   

16.
《新闻前哨》2008,(4):4-4
据国际金融报:在街头报摊。一美元可以分别买到一份《纽约时报》,两份《每日新闻报》或四份《纽约邮报》。 曼哈顿有个号称“世界上最大旧书店”的STRAND书店,一美元一本的图书有数千种之多.其中不乏文学经典和学术专著。一本《韦氏二十世纪词典》,比枕头还要厚,16开2129页,只需要一美元。  相似文献   

17.
下面刊登的四个材料,是转载北京日报业务刊物上的。一篇是北京大兴县礼贤公社礼贤第七队科技小组组长郭清荣写的《学习毛泽东思想种好棉花》;一篇是北京日报记者改写后的稿《千斤担子不觉重》;一篇是北京日报记者写的《棉花姑娘》;一篇是北京门头沟区清水公社达摩庄大队部分社员座谈的发言记录。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日报批评餐馆供拜佛龛现象北京日报12月5日头版以《如来观音缘何聚酒家》为题刊登报道说,供拜神佛,成了近年北京一些餐馆不大不小的时髦。例如:米市大街的“京城涮羊肉大王”馆,迎门就是佛龛,供案上点着电香、摆着果品,上如来,下观音。在北新桥,如来佛被请...  相似文献   

19.
北京日报刊文呼吁专栏文章要注意质量去年11月16日北京日报发表《专栏作家的“没话找话”》一文。文章指出:眼下,专栏文章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是越来越多了,专栏作家也是“牛毛”之势。不过,文章数量虽然上去了,质量却参差不齐。有些作者拿起笔来,东拉西扯。最近...  相似文献   

20.
张曙光在《南方体育》做了八个月的总经理,现在北京《京华时报》担任行销顾问。张皮肤黝黑,个子不高,小眼睛里闪动着精明。 问:普通人到报摊买报纸,付了钱买完报纸就走人,在路上或回家打开看。作为从事多年报纸营销工作的经营者,您的习惯有什么不同? 答:做广告、发行等经营工作的人,到报亭或报摊买报,会比较关注报纸的广告以及人们的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