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孟子“浩然之气”的本质是在追求“不动心”的“大丈夫”人格,修养“浩然之气”可以通过“以直养而无害”“集义”和“知言”三种方法达成。新时代重提“浩然之气”的“大丈夫”人格,可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理想人格的培育,提供有效的理论启发和行为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人文精神中,作为较为普遍的价值人格预设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人生之阶梯,更是人生之路的路标。作为阶梯,其由内到外,由个人的内心修养活动到人生世界的把握和改造活动,沿此必不可少的阶梯,浩然、伟健的价值人格和生存态度可望达成人格的自我实现。作为路标,其终极指向是朝着社会政治历史舞台的,因而浩然、伟健及成功的信心和勇气就成了其人格方式的基本要求。由此,“修身”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它是其人格的价值实现的基础条件和准备条件。孟子有著名的养气说:“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呢?“难言也。其为气,至大至刚,  相似文献   

3.
孟子志气观即“尚仁义之志”、“养浩然之气”,造就了古往今来的人格和气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全球化的浪潮又给传统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如何通过立志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并保持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从孟子志气观的宝贵思想中获得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美学思想张钧孟子的哲学伦理思想的核心是“性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孟子的美学思想与哲学伦理思想是紧密相连的,其主要贡献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提倡“充实之谓美”的人格美、道德美和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而实现人格美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孟子以“人性善”为基础,以“仁义”为价值内涵,构建了关于理想人格的理论。孟子还提供了“存心养性”、“善养浩然之气”、“舍生取义”、“明善诚身”、“以天下为己任”等实现理想人格的途径。孟子所构建的理想人格是对孔子理想人格全面的继承和深化。同时为后世的志士仁人提供了一个能够追求的理想人格模式,并提出了一条通向儒家理想人格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浩然之气:孟子人生最高精神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一生十分重视人的精神境界的培养和提升,他提出的“浩然之气”说对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大至刚,配义与道是浩然之气的重要内涵,与人为善,忧患意识是“浩然之气”的修炼方法;动力忍性,反求诸已是“浩然之气”的修养过程。  相似文献   

7.
“善”作为艺术审美的哲学基础中的一部分,在中国艺术作品中时有体现。本文以艺术的技巧、内容、艺术家的人格等方面阐述“善”在艺术中的渗透,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人格类型与绘画艺术审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其实质主要是围绕人格问题展开的,作为中国古代绘画思想内核的传统审美方式,其实质也是对自我人格的欣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儒、道、释及明中叶兴起的左派王学对“性”和“情”的不同阐释,来描述三种典型传统人格类型的代表画家及其绘画艺术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9.
论孟子的接受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论述了孟子的接受美学思想,它立足于孟子以“善”和“美”为核心的哲学美学体系,作为人格本体的“善”有理性内涵和感性形式,是审美期待世界的主体,孟子强调自觉自律的人格完善实质上是重视审美接受的能动性创造性,理想人格的建构以“浩然之气”的充实的前提,“学”“求”、“思”“养”则是基本途径与手段。孟子的诗论具体表现他的接受美学思想,“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观点则是孟子对审美接受的系统规定。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谈到了自己的个人爱好:阅读、看电影、旅游、散步。习近平坦言,“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并列举出多项读书的好处,“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读书,可以养浩然之气,塑造高尚人格。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是热爱读书的典范,他们将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1.
1990年代以降,“中国审美学派”抓住有重大意义的时代问题,提出了新理性精神文论、文化诗学和审美超越论,弘扬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现代美学传统,有着鲜明的实践品格;在指导当今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提升民族人格修养与道德境界、有效参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等方面,“中国审美学派”及其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阿朗的桥     
“独角兽丛书”系列收录了男孩子喜欢读的故事,本丛书力图以艺术的、美的力量,唤醒、呵护、捍卫蛰伏于少儿心底的那种浩然之气。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及其思想命题对中国艺术、中国电影来说具有“元价值”的意义。中国传统的天人观念可为当下中国电影艺术提供三种极具民族特色的理想价值,为叙事艺术的变革提供观念引导。电影叙事的三种基本元素由此可发生变化:思想主题从“立人”转向“悟道”;人物塑造从自我反思的现代性主体转向怡然自乐的理想人格;情节结构从思辨式的三段结构转向感悟式的双线结构。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念为电影艺术提供的基本思维方式、理想价值,或可改变西方主客二分思维影响下的电影艺术现状,从而可能在欧美电影传统之外促生“第三种电影”。  相似文献   

14.
李海燕 《文教资料》2007,(10):100-101
刘熙载的美学思想可以用“人格-艺术”美学来概括,刘熙载美学是在对世人的价值关怀的水平上去展开对传统艺术的研究的,同时,他之所以热衷于中国艺术研究,其原动力也是来自他的价值动机,即对理想人格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15.
“新文人画”与“85新潮”等现代艺术有直接关系。如果说“新文人画”是现代文人对旧文人完善人格的回归和延伸,那么它带有难以摆脱的悲剧意识。千百年积淀形成的文化远不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可以完成的,而“新文人画”以表象的人格精神来掩饰真实的现状,是难以完成传统文人画家自我人品观的暗示和展现的。另一方面,新文人画的出现毕竞是对传统文人画艺术精神价值在现代的弘扬和肯定。中国绘画只有沿着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重新构建内在的心理结构,才能产生具有现代意义的深远影响,从而走向世界,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16.
作为《红楼梦》最具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之一,人们公认薛宝钗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主流文化确实为她增添了丰厚意蕴和迷人风采。就薛宝钗个性而言,道义感和责任意识、宽仁忠恕、自信自强、乐观通达等人格内涵准确传达中国文化推崇的理想人格——君子人格——的种种要义,可以说薛宝钗形象正是君子人格难得的标本,中国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的设计和思考可以成为透视这一艺术典型的有效视角。  相似文献   

17.
作为创造与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力量,中国古代文人最引人注目的文化活动就是对“仕途”的执著和对艺术、尤其是山水画艺术的痴迷。与其对仕途的执著相对应,中国古代文人对山水画创作的迷恋也远远超过了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审美范畴。其间一定有更深层的文化与社会心理的原因。探究这些深层原因,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特征、把握中国古代文人以及山水画家人格的深层机制,而且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中国艺术创作的本质和中国人的艺术精神,汲取当代艺术创造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18.
人格: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这一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风韵的视角,可对人格问题做一全新解读:一方面,“以心为本”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人格本质;另一方面,“儒道互补”则极好地展示出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人格模式。  相似文献   

19.
覃国斌 《广西教育》2012,(33):70-70
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道德文化、审美文化、艺术文化的完美结合,体现“礼”、“乐”的和谐统一,是一种以礼乐为核心的人文教育的文化,它追求对高尚人格的塑造,对人生理想的激励。  相似文献   

20.
说正气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亚圣的话在我们心中久久回荡。那么,什么才是浩然之气?怎样的浩然之气才能铸就一个完美的人格呢?我以为,那就是正气!正气,为人之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