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我国青年女排及女排后备队伍的科学训练提供相关专项身体素质的资料,就参加2008年3月全国青年女排集训的8支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测试成绩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研究,并与我国甲A女排专项素质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与甲A女排存在一定的差距,女排后备队伍各队之间身体素质呈显著性差异,网上高度对女排后备队伍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参加2005年全国少年男排锦标赛的7支球队65名运动员的助跑摸高、36m移动、立定三级跳三项身体素质进行统计分析,我国少年男排运动员身体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必须进一步加强少年男排后备队伍身体素质的训练,在身体素质训练中应遵循身体素质训练原则,同时处理好各种素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现代竞技排球运动教练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竞技排球教练员素质能力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执教能力和水平,而且对运动员的成才和训练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我国男排后备队伍青年男排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现代竞技排球教练员所应具备的素质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建立一支职业道德品质高、执教能力强的高水平教练员队伍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录像观察等方法,对中国男排在17届世锦赛上与世界强队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及与交手队的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排年龄相对较小,身高与世界强队差距不明显,但在力量素质上,与世界强队存在显著差异,网上高度则位于世界男排队伍前列。与世界强队发球形式存在差异;中国男排一传到位率优于世界强队,但失误次数相对较多;中国男排的有效拦网没有展现优势;中国男排防守失误率较高;一攻中,后攻效果较理想,但前排强攻和快攻的得分率,弱于世界强队;反攻中,强攻是中国男排主要得分手段,但得分效果远落后于世界强队。  相似文献   

5.
采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排在第17届世锦赛上与世界强队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及与交手队的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运动员的基本情况:中国男排年龄相对较小,身高与世界强队差距不明显,但在力量素质上,与世界强队存在显著差异,而网上高度则位于世界男排队伍前列。(2)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与世界强队发球形式存在差异,中国队以飘球为主,发球攻击性和稳定性较差,世界强队以大力跳发球为主;中国男排一传到位率优于世界强队,但失误次数相对较多;中国男排的有效拦网没有展现优势;中国男排防守失误率较高;一攻中,后攻效果较理想,但前排强攻和快攻得分率弱于世界强队;反攻中,强攻是主要得分手段,但中国男排得分效果远落后于世界强队。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北京奥运会男排比赛12支男排队伍144名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排年龄结构偏轻;身高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体重和克托莱指数与世界强队差距大;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参加2016年"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集训的18支男排队伍中高大与非高大队员身体形态、专项身体素质进行了统计学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高大与非高大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的同时,在专项身体素质上个体差异明显,高大队员在下肢爆发力、腰腹肌力量、灵敏和速度素质上相比于非高大队员处于劣势,因此应针对性加强高大队员的训练,在其身高优势的前提下,提高高大队员在专项身体素质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新一届中国男排运动员和北京奥运会冠军队美国队队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新一届中国男排与北京奥运会冠军队美国男排运动员在年龄、体重、身高、扣球高度、拦网高度和克托莱指数指标的差异,旨在从非技术因素的差异上揭示新一届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美国队之间存在的差距,找出新的中国男排在人员配置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男子排球运动员选材提出相应的建议,指导运动员的训练,促进中国男排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林伟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220-223
着眼于2003年男排世界杯赛和2004年5月的奥运会落选赛,分析了中国男排当前在世界排坛中的地位、近几年水平下滑的原因及当今世界男排技战术发展的趋势,指出重组队伍并优化配备是解决中国男排出路的关键,并针对技战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努力改进提高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对参加2008年5月全国青年男排队集训的我国8支重点青年男排队96名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特征进行分析,为我国男排后备队伍选材及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参加2008年3月全国青年女排集训的8支重点青年女排90名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青年女排队伍年龄结构跨度大,呈正三角型的人才结构;身高是教练员选材的重要依据之一,运动员不断朝着高大化、力量化的方向发展;我国青年女排副攻队员身体较为单薄,体型偏瘦。  相似文献   

12.
运用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从得失分的角度,对2008年奥运会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网上实力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存在的差距,旨在为中国男排取得新的战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1992年全国男排乙级联赛冠军上海体院队为重点调查对象,采用现场统计与观察的方法,对我国男排乙级队比赛中的一攻战术运用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参加2013年全运会"青少年组"女排集训的16支青少年女排队伍的运动员的部分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旨在找出其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现状及其与运动成绩之间的规律,为我国青少年女排的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女排已逐渐出现高大化的趋势,但身体素质仍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青少年女排各项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对运动成绩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各队间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1981年世界杯后,中国男排一直在低谷中徘徊,在亚洲却难同日本、韩国等队抗衡。1997年,中国男排在第9届亚洲男子排球锦标赛上夺得冠军,队员打出了水平,找回了自信,但中国男排在1998年,第14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上,又被世界诸强挤出了前14名,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男排同世界强队间的差距是明显的,中国男排向世界排坛更高层次迈进,就要尽快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世界杯女排赛以中国队的夺冠而圆满落幕,中国队快速、多变、灵活的技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欧美强队也在向快速多变打法方向发展,亚、美、欧之间的差距又一次缩小,但中国队毕竟在亚洲一枝独秀,只有深刻研究世界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才能重振亚洲女排的雄风。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女排北京奥运会备战阶段的科技攻关思路、科技服务过程进行系统回顾;对上海体育学院和同济大学联合开发的《排球技战术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的功能进行介绍;并以巴西队为范例,对中国女排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对手的技战术特征进行分析,对其上场阵容、主要队员发球特点、各轮次进攻打法特点、主要队员扣球特点、关键比分段进攻打法特点、拦网技术特点、一传特点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为今后高水平排球队的科技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录像分析,对2005年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上海金山站女子比赛的中国队田佳/王菲与前奥运冠军巴西国家队阿德里安娜/谢尔达的体能分配进行比较。结果:在单场比赛中,4名队员的技术动作距离、时间分配比例相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均依次是走动、向前运动、向侧运动和向后运动;但是除跳发球的持续时间和移动距离较高以外,中国两名队员的快速动作、扣球和拦网的持续时间分配比例和移动距离均低于巴西运动员。表明中国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在实际比赛中的体能分配、技战术的实效性等方面与国际顶级沙滩排球运动员存在差距。加强体能和技战术实效性训练,以及更加科学的训练监控将直接关系到2008年中国女子沙滩排球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