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感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慨念,即,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当人们对外界事物持肯定态度时,就会产生爱、满意、愉快、尊敬等心理体验。反之,就会产生憎恨、不满意、不愉快,甚至痛苦、愤怒的心理体验。这些情感因素会对教学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知识的教育依赖于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2.
情感是决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因素。情感领域包括人类行为的情感因素,涉及人的性格、感情、态度、信念、价值观等。像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情感也具有两极性,积极的和消极的。外界事物如果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愿望,就会使人对之产生肯定的态度,会使人感觉有满意、愉快、喜爱、羡慕等积极的内心体验;相反,就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引起不满意、烦闷、厌恶、轻蔑等消极的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3.
范晓明 《新疆教育》2013,(13):90-90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产生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是形成态度的主要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产生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是形成态度的主要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对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变单纯的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与认知活动是密切相联的。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求、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只要满足学生的愿望和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他们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故其情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与质量。教师应充分挖掘刺激学生情感的源泉,根据学生的生理和知识水平等,从学科特点出发,合情合理的进行情感教育。以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激起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促使其自觉自愿的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6.
尹建平 《中学理科》2006,(12):69-70
学习的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过程.当前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和过程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只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eP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做到以境育情、以情育情、以知育情、以理育情、以需育情.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没有情感的数学教学是苍白的、低效的。心理学理论也认为,积极的情感体验,即外界事物符合我们的愿望与观点,就会使我们对之产生肯定的态度和愉快、喜欢、羡慕等内心体验,能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情感教育功能。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激情飞扬呢?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与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识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的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9.
薛玉峰 《考试周刊》2012,(22):68-68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成分.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于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情感中.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愉快体验之中。在这种情感体验下.学生就会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们接受信息的"阀门".人一旦缺乏积极愉快的情感,智力就会处于"昏睡"状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把语文教学简单地看成是传授和掌握知识,就会使学生望而生畏,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