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意象,是洛夫诗歌中出现次数最多且最具诗人匠心的意象。在众多的自然意象中,月意象和雪意象是洛夫着力塑造的两类意象。它们融古典情思与现代诗歌技巧于一体,是诗人人生观与创作观的体现。不同创作时期,洛夫诗中的自然意象的选择与表现上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别,这是诗人创作理念的调整,也是其思想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自然意象,是洛夫诗歌中出现次数最多且最具诗人匠心的意象。在众多的自然意象中,月意象和雪意象是洛夫着力塑造的两类意象。它们融古典情思与现代诗歌技巧于一体,是诗人人生观与创作观的体现。不同创作时期,洛夫诗中的自然意象的选择与表现上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别,这是诗人创作理念调整,也是其思想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文学史上,太阳意象密集性的出现,认真说只有两次,一次是在屈原的辞赋里,一次是在郭沫若的《女神》中。本文由此对两位诗人笔下的太阳意象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认为,屈原、郭沫若之所以在审美意象中有这种契合性的选择,是因为这两位诗人都处于历史的转折时期,都表达了转型时期人们对光明的一种期待。但由于两位诗人处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他们对太阳意象的理解极不相同。屈原多以类比自况的形式来证明自己人格之伟大,郭沫若则是以太阳意象来表达“五四”之子们对光明的渴望与对力的赞美。理解上的差异也意味着人之自觉的程度与距离。  相似文献   

4.
梁丽  卢振军 《文教资料》2006,(20):91-92
斯宾塞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人中的诗人。”本文按照“摹仿自然”的诗学思想,从镜子、海水、鲜花等意象分析斯宾塞是如何运用自然意象深化诗歌主题的。  相似文献   

5.
稼轩词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意象的大量运用.现有的研究多着眼于辛词中的战争和军事意象,而对辛词的自然意象关注不够.辛词中有大量的自然意象,这些意象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和象征意味,与作者的人格交相呼应,集中体现了作者高洁、坚贞的个性特征.文章以稼轩词中的竹意象为切入点,分析其词竹意象的内涵,探讨竹和作者人格精神的契合点,并进而梳理辛弃疾对宋词自然意象的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6.
春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中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审美意象体系,在诗人的笔下它千变万化:时而是生命魔力的象征,时而化成绵绵情思,时而又成了理想与企盼的化身。本文以春所包含的自然审美价值为出发点,论述人类对这一审美意象的认识过程,探讨诗歌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催化作用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中国诗艺。  相似文献   

7.
李白在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大鹏意象,这些意象多具原型特点,是自由的象征、不羁的载体,这与诗人慕自由、尚洒脱、喜自然的个性气质极为吻合.诗人将大鹏视为理想与抱负的寄托,赋予大鹏气贯长虹、直冲霄汉的人格力量,他的忧国忧民、关注民生之情,通过大鹏形象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的诗歌具有极高的造诣。诗人在平淡自然中精心于意象的艺术创新,平淡醇美,蕴涵丰富。诗中的意象展示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表现了诗人坚贞孤高的情操和高洁的人格,以及崇尚自然、爱好自由的个性特征与心态。  相似文献   

9.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也是词坛领域的“花间鼻祖”。在意象运用上,温庭筠的诗与词都注重对华美物象的客观描绘,但诗中意象流丽动荡,典故众多,带有虚化的幻想,而词中意象浓艳静谧,以写实为主。由于崇尚客观的审美理想,温庭筠的诗与词意象运用上有相似之处,但他对诗和词已经有了自觉的分体意识.这引发了他对这两种文体不同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0.
田媛媛 《海外英语》2016,(4):145-147
古今中外,在诗歌创作中自然意象频频出现,尤其易见于那些寻求灵魂的净土而选择远离尘嚣世俗的诗人作品当中。该文主要对李清照和迪金森诗歌中自然意象的两大方面进行对比分析。(1)李清照和迪金森诗歌中自然意象运用的相似之处及其体现:1她们对自然的热爱;2她们诗歌中自然意象的象征意义。3自然意象给她们的人生感悟;(2)李清照和迪金森诗歌中自然意象运用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ⅰ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致使两位诗人对灵魂净土的进行不同诠释;ⅱ不同的自然意象的选择造就不同的意境和感想。该文通过对李清照和迪金森诗歌中自然意象的异同之处进行对比研究,旨在说明有着不同背景和价值观念的诗人会对自然意象有着相似的情感态度,而即使是同样热爱自然意也会在诗中造就不同的意境和感想。  相似文献   

11.
“松桂”,“鸾风”,“桃李”三种意象在李白的咏物诗中具象征性,诗人咏“松枝”以象征自己的高洁人格,描绘“鸾风”以表达自己的凌云之志;借“桃李”来高刺趋炎附趋势的小人品格,这三种意象从正反两方面体现了诗人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12.
飞鸟意象一直存在于诗人陶渊明的视野中。通过飞鸟意象的充分运用。我们看到了一个具备积极向上人格的封建人形象;领悟到一个生动的崇尚自然的人.一个富有情趣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一个具有脚踏实地鲜明人格的人;体察到历史舞台上一个具有豁达、洒脱、超逸品质的丰满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人吉狄马加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其诗歌中的各类意象是民族性展现的重要媒介,其中自然风物意象更加鲜明,独具特色:雄鹰是彝族的图腾崇拜,河流是温柔强韧的母亲,土地如同沉默坚强的父亲,火和太阳是光明和温暖的化身。运用各种或平凡或独特的自然意象,吉狄马加成功构建并向世人展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彝人王国,吸引人们去探访古老而神秘的彝族世界。  相似文献   

14.
飞鸟意象一直存在于诗人陶渊明的视野中。通过飞鸟意象的充分运用,我们看到了一个具备积极向上人格的封建文人形象;领悟到一个生动的崇尚自然的人,一个富有情趣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一个具有脚踏实地鲜明人格的人;体察到历史舞台上一个具有豁达、洒脱、超逸品质的丰满形象。  相似文献   

15.
意象     
考点分析所谓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就是诗中熔铸了诗人思想情感的事物,是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物象进入诗人的构思,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和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人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用语言表情达意,意象常常作为语言与情感之间的中介。  相似文献   

16.
韩诗意象具有与传统诗歌意象不同的艺术特征。文章通过对韩诗中自然意象的统计分析,认为韩诗意象具有生硬、晦涩、险怪的特征,表现出强烈的主观化、非诗化倾向。其诗歌创作总体上与李白、杜甫等大诗人处于一种基本相同的趋势中,韩诗的创造性就是在整体的趋向一致中表现出意象的独造性。  相似文献   

17.
诗歌意象是反映诗人人格的一面重要镜子,由于人格的独特性,诗人的诗歌意象也有其独特性。本文以徐志摩的诗歌意象为例,运用诗歌的意象分析法,详细分析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8.
屈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作品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他的诗赋之中,祖国的美好河山是他歌颂的对象,大自然赋予他创作的灵感,在他的笔下,山水意象成为他抒发情怀与寄托政治理想的出口,他的高洁的人格与操守通过品鉴他的诗歌,可以一一感受到.从山水意象与人格两方面解读屈原,解读他的诗赋,将是一种很独特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由历史文化名城到古代诗歌意象,“金陵”从早先的地域概念转化为具有浓郁政治文化色彩的艺术符号。“金陵”意象频繁地出现于古代诗人的怀古作品中,承栽着他们沉重的感伤情绪,寄托了他们强烈而明确的政治意识和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20.
民胞物与。物与,是杜甫仁学精神的合理外推,而同时,大自然以其所涵载的宇宙生气昭示着人类生命应具的秩序。诗人在其诗作中以喜剧性(自由)自然意象展示了这种心灵与自然双向交流的形上内涵:自然对生命的启示,在自然的映照中对人生悲剧的理性观照与超越要求;对“天人合一”的体认,是诗人宇宙化了的泛人性(“本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