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玲 《现代语文》2010,(11):69-70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通过听觉来完成审美过程的。《毛诗序》对音乐的产生有着非常通俗的论述:“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音乐是语占文字的延伸,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  相似文献   

2.
余启明 《现代语文》2005,(10):45-46
一、语文教学整合音乐元素的可能性 古人在<乐记>中曾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充分说明,早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时期,语言就是和音乐同出一源的产物,区别的只是他们的表现形式而已.  相似文献   

3.
翟英 《四川教育》2006,(10):19-19
“故歌之为言也,……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唱到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脚也跳起来了。舞蹈作为小学艺术教育最常见的形式,它不仅可以训练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习成优美的体态和优雅的举止,还能够愉快心灵、开发智力、发展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唱歌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有着其独特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唱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浸润美的熏陶、提高艺术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唱歌教学也是音乐教学中最简便、最普及、最生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适合所有学校的音乐教学方式。但是,随着课改的层层深入,我们的音乐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许多的唱歌教学活动中,教师大量地  相似文献   

5.
<正>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乐记·师乙篇》记载:"故歌之为言也,……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到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脚也动起来了。由此可见,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舞蹈艺术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育人功能是不可忽视的。舞蹈是以发展学生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伴随音乐进行的舞蹈活动,普遍受到学生  相似文献   

6.
陈星 《教学与管理》2006,(4):139-140
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可以通过唱歌、欣赏等教学活动来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能够萌发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初步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发展对音乐的感知和情感反应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吴霞红 《成才之路》2010,(36):66-67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长期以来,作为基础教育中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的唱歌课,是学生学习音乐,培养音乐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初中学生正值花样年华。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不仅通过唱歌、欣赏等教育活动来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少年儿童对音乐艺术美的感受力与鉴赏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教  相似文献   

9.
在音乐学科中,唱歌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内容,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它是感知音乐、鉴赏音乐、体现音乐这种美的艺术所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那么如何通过唱歌教学体现音乐这种美呢?下面就这个问题浅谈在唱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冯霞 《考试周刊》2013,(26):182-182
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歌唱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浸润美的熏陶、提高艺术修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而言,在音乐课中如何让美妙的歌声无处不在,显得尤为重要。作者从注重教师的形象;重视范唱的魅力;调控学生的音色;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分享学生的快乐五方面阐述了如何让歌声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1.
李敬东 《考试周刊》2013,(98):184-184
有效的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音乐教师必须明确"先赏后识"的教育教学理念,发挥其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欣赏,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陈红燕 《儿童音乐》2016,(4):75-77,74
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即歌唱能力.歌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它不仅对学生的美育、情感培养及自信心的建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唱歌作为学生们最喜欢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她最能直接抒发人的感情、愉悦人的身心,最关键的是唱歌的能力人人具备.  相似文献   

13.
林琴 《福建教育》2010,(6):60-60,64
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最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课程标准》对唱歌教学的要求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演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培养演唱的自信心,使学生在歌唱表现中享受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因此,有效引导学生爱唱歌、会唱歌、唱好歌,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音乐教学领域与内容的不断丰富和拓展是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校音乐教育传统的"照本宣科"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下的音乐教学,因此音乐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努力创设拓展学生艺术能力,拓展音乐教学过程,拓展音乐学习空间,拓展广阔的自主创新的音乐学习环境。唱歌教学是音乐课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教学方式,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会学生唱歌曲,而应该努力引导学生在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唱歌教学是音乐课程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唱歌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现代音乐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核心的,唱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同样在唱歌教学中音乐技能基础的学习也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6.
邹娟 《儿童音乐》2013,(10):52-55,65
<正>"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歌唱是"嗟叹不足"的延续,朗读是歌唱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朗读训练是声乐教学中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低年级学生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学习主要靠不随意注意,易受外来的、新奇的事物影响刺激,好奇心强。这些表明,语文课堂引入音乐元素资源,给学生新奇、新鲜之感,对于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对提高学生注意力水平、有效课堂组织教学也有帮助。自古以来,诗歌与音乐具有同源性。诗包括文,与音乐关系密不可分。《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说明人在非常激动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音乐唱歌课是音乐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为终身喜爱音乐,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创造是创造思维能力的过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一个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唱歌课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在唱歌课教学中有机地融入即兴创造内容与创造方式可以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即兴创造中彰显学生个性,展现学生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情动于衷,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因此,我们可以说舞蹈是人类情感最集中,最激动的表现形式。尽管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但常与音乐,美术,戏剧融为一体,生动的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