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学生阅读技能,指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介绍几种多角度阅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多角度有效阅读是拓宽知识、提高记忆、促进学生思维的基础,又是一种再创造知识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具有个性阅读能力,就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中去,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多角度指导学生有效地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使之阅读功底厚实,达到提高阅读的效果。一、多角度有效阅读教材的指导策略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这就是要求  相似文献   

3.
多角度阅读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最为直接的作用,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运用多角度阅读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阅读和学习思想,进而全面提高相应的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对多角度阅读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进行了相应地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方式,以改善整体的语文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为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由此看来,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基础上,所以就很有必要谈谈阅读中的理解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对此谈谈笔者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王强 《河北教育》2011,(9):30-31
本课例以“万圣节”为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扩展阅读活动,让学生们通过阅读多角度感知、感悟语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张永茂 《教学随笔》2015,(4):133+121
多角度阅读是衡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种种原因导致农村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加强多角度阅读的指导和训练,对培养学生人文品质,激发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农村初中多角度阅读缺失的具体表现,提出了农村初中多角度阅读培养的策略以及技巧训练,最后指出要注意避免多角度阅读误区。本文对农村初中学生多角度阅读能力培养有一定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一种语言实践的复杂过程,几乎涉及一切心理活动。《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理念下,阅读教学应该研究阅读在教学中有何重要意义、研究阅读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做到“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通过培养,让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并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周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如何多角度、深层次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要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会读书、启发学生独立汇报、师长共读、及时记录等方面着手尝试,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  相似文献   

13.
精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基本课型,在精读课中指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一、阅读顺序的多角度 阅读顺序有以下三种:循序阅读、变序阅读、以点带面。根据课文特点和个人的阅读习惯,可以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训练,运用合理巧妙的方式布置一些语文阅读作业,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语言阅读水平,为学生的语文阅读打好扎实的基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小学生的语文阅读作业: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帮助理解课文;带领学生动手实践,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多角度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语文阅读预习习惯,做好自习工作。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地阅读”。如何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蕴含着许多新理念和新策略,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便是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即要把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关键在于优化阅读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的建构文本意义”,文学阅读评价要做到“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地解读”。可见,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黄小平  阮利 《湖北教育》2005,(12):56-56
《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典范,富有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今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阅读。  相似文献   

19.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G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可见,现代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