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育督导制度是伴随着现代教育制度而产生和发展的,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和国际竞争以及由此带来的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校效能的要求,许多国家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建立各自的教育督导体系。尽管各国督导工作的性质,督导工作的范畴以及督导工作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从本质上讲,对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督导工作对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教育行政管理的“监督”,对于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以及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等诸多方面具有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中德两国督导制度的发展状况、督导制度的模式,并重点比较了两国在督导机构、督导人员的任职资格、督导职责、督导评估范围以及督导职能等五个方面的异同。提出了针对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具体的整改策略,为中国教育督导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英教育督导制度在"督导成员、督导重点、督导职能和督导理念"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对这种差异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从"督导立法、机构独立、人员素质、督政职能、评估机制与督导文化"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督导制度,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这是在《教育法》“我国实行教育督导与各类学校评估制度”规定的基础上,第一次在法律的层面对教育督导的机构性质、工作内容、督导结果处理等作出的明确规定,将教育督导制度进一步具体化,奠定了教育督导工作体系的基本框架,对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义务教育法》作为义务教育工作的法律规范,为义务教育督导评估提供了具体依据和遵循。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工作,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在英国,教育督导制度作为国家对学校的一种监督视察机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着。从1944年《巴特勒法案》到《1992年(学校)教育法》再到《1996年学校督导法案》以及《2006年教育与督导法案》,英国教育督导制度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始终由其专业的教育法律保障并维护着。公开、透明的督导过程,以竞争促服务的理念,专业的督导队伍,权威的法定权利,科学的评估体系,共同保障着英国教育督导制度对全国教育教学的强有力的监控。  相似文献   

5.
英国教育督导制度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英国教育督导的产生、发展及教育督导机构的建设,英国的教育督导与评估,英国教育督学的聘任与管理,并借鉴英国教育督导的成功经验,探讨了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英国教育督导沿革历史,英国的教育督导与评估,督导人员选聘和培训,英国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从中总结出对我国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几点启示:加强教育督导法制建设;高度重视教育督导人员素质,重视对督学的培训工作;设立专门的教育督导机构,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扩大教育督导与评估的主体,使其由单一走向多元等。  相似文献   

7.
我们需要构建什么样的中小学校教育督导评估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国外学校教育督导评估的现状,审视我国中小学校教育督导评估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中小学校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制定学校教育督导评估标准、建立评估经费制度、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强化队伍建设、创新评估方法、完善自我评估体系、创建质量监测系统,建立有国家标准、经费保障、队伍专业、方法多元、质量监测体系完整的中小学校教育督导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8.
关于构建我国教育督导政策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督导制度是我国基本教育制度之一。构建完善的教育督导政策体系是教育督导制度有效落实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教育督导政策体系还存在着结构不完整、数量不充足、内容不完善等问题,有关部门急需明晰构建思路,在制定相关政策、扩展体系涵盖范围的同时,还要对现有的教育督导政策实施必要的调整,才能最终形成科学的、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督导政策体系和督导制度。  相似文献   

9.
教育督导作为我国教育管理活动中负责监督作用的重要一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对我国的教育督导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归纳总结,阐述了清朝末年的教育督导制度、民国时期的督导制度、改革开放后的教育督导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机构的独立性、范围的延伸性和职能的多元性三方面,构成了高等教育督导的制度实践基础,形成了由"督导"向"评估"形式转变的内涵特征。高等教育督导评估是一个兼具教育治理权利和教育发展逻辑的概念,制度构建过程中始终存在职能性、方式性、专业性和导向性的内在冲突,需要从职能的应然性出发,在消解冲突的同时进行全面性和整体性的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11.
赖水随 《教学研究》2008,(4):308-311,322
探讨了英国教育督导沿革历史,英国的教育督导与评估,督导人员选聘和培训,英国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从中总结出对我国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几点启示:加强教育督导法制建设;高度重视教育督导人员素质,重视对督学的培训工作;设立专门的教育督导机构,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扩大教育督导与评估的主体,使其由单一走向多元等.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2009年教育督导工作继续以组织实施“双高‘普九’”与“对县督导”评估为重点,并开始全面实施乡镇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促进政府不断强化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竹。  相似文献   

13.
卢盈 《教育导刊》2014,(4):49-52
随着教育督导活动的不断深入发展,督导人员的素质对督导活动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问题。教育督导人员的专业化不仅意味着督导人员将面临着多重角色的转换,也同样需要构建督导人员的准入、培训、职级、评估、交流等一系列制度来提升督导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督导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评价制度是我国教育法规定的两项基本教育制度。在教育督导工作中明晰教育督导评估与教育评价的关系,有利于教育督导实际工作的开展,提高督导评估工作的效率,促进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完善和发展,保证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通过对教育督导评估与教育评价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旨在为教育督导实践工作提供点滴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建立健全的教育督导机制,着力建立县级行政区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评估制度,是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的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是教育行政督导工作的重点,中小学校督导评估的根本任务,是督促中小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动中小学实验全面素质教育,推行符合学生实际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是完善我国督导制度的关键时期,我们总的设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有关规定为主要内容,力争在“十五”末或更长一点时间内基本建立起我的国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体系,使之成为推动我国中等和中等以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这个体系框架的重要制度保障。这个体系框架的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完善推进“普九”和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督导评估制度;建立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各项督导评估制度;加强教育督导法规建设,建立依法督导的比较完善的程序和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督导工作队伍,提高督导工作的水平、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7.
陶涛 《吉林教育》2007,(1):9-10
根据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关于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制度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005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制定的《吉林省对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并决定从2006年起全面实施对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建立完善的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并搞好督导评估工作,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全省教育督导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河北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制度意见的通知》要求,建立了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9.
自1986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督导机制以来,我国教育督导制度不断健全,其功能和作用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然而在各地教育督导实践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其中有少数被督导者对教育督导产生了畏惧、应付与防范心理,甚至有些人认为教育督导评估是“走过场”。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了英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发展历史,重点阐述了其现行的督导法规、督导队伍、督导职责、督导方式、督导过程、督导机构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完善措施,以促进我国教育督导制度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