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吴斌 《新闻窗》2006,(2):63-64
网络新闻的传播和接收方式决定了它相对的自由特性。海量信息、瞬时信息、及时传播、互动参与是它的显著特征之一。BBS、博客的普及更是让普通人也能发布和转载新闻,网络传播已呈现分众传播的态势,当今世界是一个在传播中发展,在传播中改变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现代社会,消费者的需求变得多样化、个性化,产品与市场被不断的细分,常见的大众传播广告模式已不能达到预期的广告效果,传播活动也由大众传播逐渐走向分众化传播。此间,大量的分众化媒体迅速崛起。DM杂志继承了传统DM广告分众传播、免费投放、直达受众的优势,加上其广告针对性强、可测性高、反馈机制良好和价格低廉等特...  相似文献   

3.
博客广告是以个人博客站点为载体,通过网际关系进行传播的网络广告形式。尽管其在国内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发展的瓶颈,但其特有的传播优势和博客蕴涵的巨大商机,会逐渐为广告客户所认识和青睐。通过学习国外博客广告运作的成功经验,突破瓶颈,不断完善和创新,国内博客广告必将获得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4.
包臻隽 《出版广角》2018,(10):63-65
移动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堆积,传播媒介无处不在,信息对受众而言不再稀缺,因此,分众传播势在必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手机游戏凭借可实现分众传播的先天优势,一举成为移动互联网经济中最大的广告细分领域.文章立足分众传播,阐述手游广告的传播特点,研究其传播策略,对广告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广告生存形态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每次传播技术革命都会引起媒介形态和传播形态的改变,广告生存形态因之发生改变。数字技术是当下统治性的传播技术,它改变了广告信息传播的媒介形态和传播形态。在广告媒介形态方面,数字技术导致遗传型、共生型和衍生型广告媒介同时并存,广告媒介形态呈多样化和碎片化状态。在广告传播形态方面,数字技术导致广告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由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由单一传播向整合传播的方向变迁。  相似文献   

6.
张宇 《新闻前哨》2015,(1):74-75
分众传媒作为中国知名的视听新媒体企业,紧抓"分众"概念,开创了传媒行业新蓝海,发展迅猛。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无处不在的分众广告形成市场饱和,移动智能终端占据了分众传媒所依赖的"无聊时间",受众注意力转移,分众传播发展面临挑战,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的演变现状值得分析。  相似文献   

7.
《声屏世界》2013,(11):211
随着广告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分众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也不断对自己进行转变。第十个年头,分众的变革着眼于广告的内容化与娱乐化,让受众自愿选择广告的方式,为广告营销带来了更好的效益。分众在经过十年的发展过程后,正在做一系列的转变。分众借助了别人无聊的时间来进行广告传播。比如说,在看电视的时候,你的选择其实是在节目和广告之间做选择,你一定会选择看节目,而在电梯口你是在广告和无聊之中做选择,你会觉得看段广告还可以。所以,当一个人处在比广告更无聊的时间和空间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博客广告是以个人博客站点为载体,通过网际关系进行传播的网络广告形式.尽管其在国内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发展的瓶颈,但其特有的传播优势和博客蕴涵的巨大商机,会逐渐为广告客户所认识和青睐.通过学习国外博客广告运作的成功经验,突破瓶颈,不断完善和创新,国内博客广告必将获得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9.
受众心理与媒体分众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的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媒介竞争的日趋激烈,大众传播越来越呈现出分众化(或小众化)的趋势,任何一家媒介在关注广大受众普遍需求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不同受众的需求和受众不同的需求。报纸的扩版和广播电视中数字压缩技术的应用,使原有的媒介资源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使受众各类需求的满足成为可能。同时,这种分众化的趋势对广告客户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便于他们在目标消费群体感兴趣的媒介、版面或节目中投放广告,使其更为集中的投入获取更大的广告收益,这反过来又加快了大众传播分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分众化是社会转型期受众的显著特征。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一个媒体都不可能占据整个市场。当大众传播进入分众传播时代,分众化的受众成为媒体争夺的起点和落点。作为"分众"的听众与广播媒体存在什么样的互动,听众作为传播活动的起点和落点,其转型期分众化特征对广播媒体有着怎样的影响,广播面对分众化的听众如何更理性、自觉地进行传播,这是当代中国广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得网民快速增长,互联网中的广告信息传播在面对形态多样的受众行为时,不得不改变在大众传播时代的传播方式,使信息传播成为定向传播,即将受众进一步"分众"。互联网带来了分众传播更充分的实现基础,而"分众传播"正好契合了这些人的复杂性,"分众传播"模式使人们从被动选择到主动选择,这一转变对整个商业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实现了信息与受众的互动,信息才具有价值。分类传播时代有价值的分众传播将会幸免于竞争的恶劣生存状态,以其价值而在特定的人群中享有稳固的受众群体。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确定虚拟社区的范围归属和概念,并整理出虚拟社区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虚拟社区的传播特征。虚拟社区是一种人们在网络空间中通过互动沟通为主要手段来建立关系、分享知识、享受乐趣或进行经济交易而形成的群体关系总和,分为博客社区、社交社区、游戏社区和论坛社区等四种类型。虚拟社区有四大传播特征:传播情景的虚拟性、传播者与受众的一体化和分众化、传播过程的立体化和多极化、信任的高风险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楼宇液晶电视与生俱来的传播优势使之成为分众传播的必然产物。但是,楼宇电视却没能制定出高效的、有针对性的广告传播策略。本文结合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分析阻碍楼宇液晶电视广告发展的原因,总结经验,探讨适合楼宇电视未来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陈迪 《东南传播》2016,(8):136-137
微信在移动互联时代以高覆盖率渗透入人们的生活,微信广告随之迅速发展,成为广告传播效果研究的新平台。议程设置理论于微信广告中运用于大众传播、分众传播、互动传播和口碑传播四个方面,其中互动性的提高和传播权的变革是其区别于传统理论的主要之处。微信中的广告议程更侧重微观效果,能深入到态度和行动层面。强互动性影响了广告议程设置中传受双方的主导地位,继而导致传播设置权的竞争与流转。  相似文献   

15.
郝雨  殷一冉 《传媒》2016,(19):91-92
过去人们因广告占据时间而排斥,如今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在社交平台上主动转发、分享广告视频,并配以有感而发的文字,成为广告的二次传播者,这种变化的原因来源于广告自身形式的进化,以及新媒体的特殊作用和影响.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拥有相同的兴趣和关注点的人们聚合成一个分众团体,对此,传播者试图根据受众群体的差异性,将信息进行分类,针对受众群体的特定要求提供私人订制的信息和服务,网络广告也逐渐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随着社会进而进入分众、小众和窄播的传播时代,过去点对面传播进化成多点之间的相互传播,过去只强调“广而告之”的传统覆盖式传播转向更具有精准性以及定制推送的精准化传播.最近,由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皇甫晓涛独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数字广告创意密码》一书全方位研究了数字化广告的重要变化和全新形态,该书的核心观点就是强调广告“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把合适的信息传递给合适的人.”  相似文献   

16.
广告人一直梦想把广告做到消费者的旅程中和家门口,现在移动电视媒介正在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梦想。从理论上来说,移动电视属于分众传播或称小众传播媒介,它不是面对普通大众进行传播,而是面向特定的有清晰特征的族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使得广告能够更精准有效地聚焦目标消费者,具有更高的媒介投资效率。移动电视的商业价值正在被快速开垦。据水清木华研究中心的统计分析表明,中国移动电视的终端规模和营业收入在2005年都将得到极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视频博客是以视频短片为主要特色的个人博客,它提供视频影片上传和在线浏览的平台,并以庞大的流量赢得广告而维持发展。从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的角度看,这些视频网站在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  相似文献   

18.
钱广贵 《新闻界》2009,(2):22-24,128
本文从受众本位的传播转型的角度对分众类广告传媒(以分众传媒公司为代表)的发展和博兴进行了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19.
广告作为企业、商家最重要的营销利器,在开拓市场、塑造品牌、扩大销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广告应顺势而起,进行整合营销传播,利用大众与分众的传播方式与受众沟通,在互动促良效的同时重视口碑效应,并以隐形的娱乐化传播作为广告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Web2.0,新"用户为王"时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eb2.0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让用户参与创造内容。Web2.0被普遍认为能更好地变革互联网的内容组织与信息传播。创造关联性与社会性。麻省理工的《技术观察》曾经针对Web2.0的技术特性进行过分析,“博客、RSS、播客等符合Web2.0定义的技术,都在强调分众传播的对等信息交互,也就是信息接受者同时也是这些信息的创造者,若干的博客汇集成新的信息输出者。每个人在挤奶的时候还要喝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