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旗谱》这部电影,拍摄时间是1959年.正好是大跃进、大炼钢铁的时候。为什么要拍这部影片呢?就是给建国十周年献礼,当时有谢芳、于洋的《青春之歌》,有孙道临、于蓝出演的《革命家庭》,还有《邻家铺子》等等。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大片,当时不叫大片,叫重点电影片。  相似文献   

2.
本书遴选了60年新中国出版史上那些有影响力、有生命力而成为名著的34部图书作品——从数年磨一剑的《雍正王朝》到感动共和国的《高山下的花环》,从冲破时代读书禁区的《情爱论》到点亮人生之路的《平凡的世界》,从走出冷落的《文化苦旅》到超级畅销的《于丹〈论语〉心得》……本刊选择的是重新出版《围城》时鲜为人知的经历。  相似文献   

3.
王亚楠.新疆伊犁州《伊犁晚报》总编辑。在这之前,他曾是一名教师。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他经历了从教师到报人的人生跨越。无论是从事教育工作还是成为职业报人的这十几年,尤其是在担任《伊犁晚报》总编辑三年来,他都在以突出的业务成绩和过硬的思想作风,反复诠释着一个简单而又朴素的道理:爱拼才会赢。  相似文献   

4.
专副刊与读者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苹 《新闻前哨》2007,(5):40-41
一、媒体与读者互动,是时代发展的一种趋势这是一个渴望表达的年代。现在的中国人都渴望表达自己,他们需要用最直接、快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每天,打开电视,观众参与制作的新闻节目比比皆是。从中央电视台的《讲述》、《对话》、《超市大赢家》,到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冷暖人生》,每个人都是观众,每个人又是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我于1995年从大学毕业后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了现在的这个乡政府大院子里上班.到现在十年多了。到乡村工作不久.我就开始为《农民日报》、《重庆日报》和《半月谈》写稿。我读大学是学理论的.以前也没有从事过文学创作.拿起笔来尝试写东西也是偶然。我一直认为能够把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在报上发表是作家才能做的事。读大学的时候.同班有一位同学爱好计算机.常写些相关小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我才发现原来写文章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一部《易经》穷天地之造化,极社会人生之机变,惊天地,泣鬼神。《易经》之“易”据说取意于变色蜥蜴之“蜴”,古代.的先哲圣人们观察到蜥蜴针对不同环境变换不同颜色来保护自己的现象.领悟到变化对人生和事业的重要性.从而演绎出了《易》这部以匡后世的皇皇巨.从中.人们悟出了“易”的三个境界.即:变易、简易和不易。  相似文献   

7.
系列图书     
《全国新书目》2013,(8):18-41
羊皮卷大全集(上下册)(美)马登等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0339.80ISBN:9787511326102 本书通过14部伟大的作品将人生的哲理和成功的理念,从奥里森·马登的《投资自我》到拿破仑·希尔的《思考致富》,从路易士·宾斯托克的《信仰的力量》到克莱门特·斯通的《获取成功的精神因素》,再到安东尼·罗宾斯的《唤起心中的巨人》……它不仅鼓舞着千千万万的成功人士再攀高峰,更激励着无数困境中的人们重获信心和勇气,向命运挑战,获取人生应该享有的成功、财富和幸福。  相似文献   

8.
观众需要什么样的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到《讲述》,从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到《冷暧人生》,一直到河北台的《真情旋律》、湖北台的《往事》、湖南台的《真情》、安徽台的《家人》,近年来,电视情感类节目已是遍地开花,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荧屏化景观.  相似文献   

9.
吴平 《新闻界》2001,(4):55-55,54
荣获2000年度四川省广播电视节目电视社教类长片一等奖的纪录片《再当一回农民》创作历时近一年,真实地记录了一位老人用真情演绎的又一段人生经历。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和思想感染力,本文拟就此片的创作进行简要的回顾和分析。选题:从党员电教节目到生活纪实。《再当一回农民》中的主人公叫何宗辉,退休前,他曾担任泸州市政协副主席,负责联系农业和农村工作。1997年从市政协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放弃了城里的优越生活,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古蔺县庄园村。在那里,他把自己几十年抓农业工作积累的农业技术用在了自家田地里,搞起了…  相似文献   

10.
图片新闻     
《新闻采编》2009,(3):F0002-F0002
1949年4月26日,那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山西日报》诞生在战火硝炯中;2009年4月26日,这是一个光荣的日子:60年岁月薪火相传春华秋实。 在《山西日报》创刊6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几代报人欢聚一堂,细数峥嵘岁月,共绘发展蓝图。那些白发苍苍的老报人,从发黄的照片上找寻着当年的英姿勃发,从彼此的感慨中沉醉于眼前的生机灼灼。  相似文献   

11.
通过比较分析两部反映人生的影片《烟》与《杯酒人生,》分别从边缘话语、孤独人生、烟酒之道三个方面概括其主题上的相似性,指出烟与酒在这两部影片里超越了一般影片中造型和渲染的作用,达到了蕴意人生的层面。  相似文献   

12.
魏莎莎 《河北广播》2006,(C00):43-44,47
两年来,我带着深深的老歌情结,同老歌、同收音机前喜爱老歌的朋友们一起度过了让人回味的音乐时光。从《流淌的旋律》到《雕刻时光》再到《音乐爱美丽》,以红色金曲、经典民歌、流行经典为主要内容的怀旧音乐节目.伴随着我度过了充实而美好的两年时光。我也跟随着经典旋律回望了百年的历史;跟随着它们了解了百家的喜怒哀乐。石家庄的教育工作者阎大姐每当听到《白发亲娘》都会因为想念母亲而哭泣:石家庄的李大姐当听到《马儿啊,你慢些走》就会想到小时候学校操场上出操的场景;北京的张先生听到《驼铃》就会黯然神伤地想起20年没有见过的老战友:衡水的赵女士听到《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就会回忆起自己15岁当兵时,跳上卡车。  相似文献   

13.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媒体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以求三分天下有其一。中央电视台凭借《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品牌占尽天下优势湖南电视台依仗,《晚间新闻》.《快乐大本营》等品牌尽显潇湘风流。市州一级广电媒体覆盖范围窄,人力财力物力均不能望中央省级媒体项背如何创立自己的品牌呢?笔者认为多家媒体联合起来整台资源,集台优势.融台智慧.吸取社会精华.借助各方力量共同打造同一品牌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4.
38年了,从小兴安岭北坡的新闻干事到《黑龙江日报》记者,再到《黑龙江经济报》总编,再横跨八千里南下深圳,从报人变成杂志人,当《焦点》杂志总编、《鹏程》杂志总编。我走遍全中国,走过十几个国家,但从没走出过北大荒。因为我挚爱一生的职业是兵团给的,我踏破一切磨难的动力是北大荒给的。我走不出北大荒,走不出我自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杨霄 《新闻窗》2008,(1):32-33
2007年已经过去,我所在的新栏目《人生》也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播出。从《贵视晚间》到《人生》,2007年对于我来说,注定成为我电视生涯的重要一年。  相似文献   

16.
人生的局限     
因为人生有限,我们才无穷地追求。在成功与失败之间,人生的结局如此奇妙:越是充满局限的人生,越易创造辉煌。司马迁曾送样总结过中国古代杰出的人生: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阙有《国语》。险象环生,困境重重的人生,却常常创造惊人的成绩。陈景润在那三个平方米的楼角里摘得哥德巴赫猜想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居里夫人在有毒的实验室二十多年,寻找到地球上稀有的镭元素。他们的人生困境重重,却光彩夺目,成为时代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兰若 《山东档案》2011,(2):59-60
"从民国十九年七月到二十三年秋初,我整整的在济南住过四载。在那里,我有了第一个小孩,即起名为‘济’。在那里,我交下不少的朋友:无论什么时候我从那里过,总有人笑脸地招呼我;无论我到何处去,那里总有人惦念着我。在那里,我写成了《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和收在《赶集》里的那十几个短篇。  相似文献   

18.
八年来,从《夕阳红》栏目制作的大量节目来看,从子栏目《关注夕阳》、《多彩生活》、《不老人生》、《相约夕阳红》.《潇洒走四方》无一不是表现老年本体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礼物     
刘巍 《河北广播》2004,(5):29-30
六年的时间就那么不经意地过去了,留在印记里的是或明或暗的点儿,闪烁在我的生命中。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都以最有意义的方式,体验着或体验了在河北电台人生的丰富与完满。此刻我带着爱回顾过往,因为是她把我从过去带到现在。  相似文献   

20.
叶子 《中国广播》2005,(10):51-55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主办的《血与火的记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经典作品演诵会》已落下帷幕,但那震撼人们灵魂的一个个故事、一首首诗篇却永远珍存在三千多名现场观众的心灵里,然后又通过电波、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传播到同样为纪念民族胜利而庆祝的神州每个角落,余音袅袅、回响不绝.这台演诵会.分《血泪篇》、《战火篇》、《记忆篇》三部分,犹如一场历史与现实的恢弘交响乐,它跃动着每一位艺术家记忆的音符与华美的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