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特在中国: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对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的认识还有待深入.回顾品特戏剧在中国介绍、翻译、研究和演出的过程,可以看出中、英两种语境中的品特实际上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英两国历史条件、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的不同.比较品特在中国以及在俄罗斯的接受情况,上述原因会更为明显.对此原因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品特.  相似文献   

2.
沉默和停顿是哈罗德·品特戏剧语言的突出特点。这种戏剧风格并非源自品特,但品特将这种风格在他的作品中发挥到了极致,以至形成了一种品特式的沉默和停顿。品特戏剧中"言不达意",语言是一道道屏障,而沉默和停顿却蕴含着人物的真实意图。这种风格透露出一种刻骨的真实以及品特对生活透彻的观察。  相似文献   

3.
品特素有"沉默大师"的美誉,停顿和沉默是品特戏剧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品特打破了以往强调的语言特点,用沉默这一语言来展现人物的内心。在品特眼里,人们有时候说话未必是为了交流,有时候也会用沉默来掩饰人们内心的赤裸。那些恰当的沉默反倒传达更多的含义,沉默让品特的作品变得耐人寻味,沉默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品特作品沉默的风格,充分体现了他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  相似文献   

4.
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作品常常表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障碍与隔阂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动荡与飘摇,形成了独特的“品特式”(Pinteresque)戏剧。品特作品向来以神秘怪诞著称,而他本人又强调“文本的自足性”(the self-sufficiency of the text)而拒绝阐释,令人以为他的作品均出自作者的杜撰虚构,但事实上品特的作品与其自身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描述作者和人物的关系时品特曾这样说道:“在一定程度上,你和他们玩的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游戏,是猫捉老鼠,捉迷藏,躲猫猫。”本文以“游戏”这一品特童年以及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经历为出发点,结合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以品特的早期代表作品《房间》为例,从品特的童年游戏、品特创作过程中的游戏和品特戏剧作品中的游戏三个方面探讨了游戏对品特自身及其戏剧创作的巨大影响,由此推断品特的戏剧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是其早年生活中游戏的继续和替代。  相似文献   

5.
哈罗德.品特是英语文学中自萧伯纳以来最优秀的喜剧作家。品特的喜剧强调一种普遍存在的威胁,因而被称为"威胁的喜剧"。本文从结构安排、场景设置、语言特点三个方面探讨品特《送菜升降机》中的喜剧性和威胁性。  相似文献   

6.
哈罗德·品特是当代剧坛最有影响力的英国荒诞派作家之一.他对荒诞派戏剧加以改造创新,重新加入现实主义元素,使其剧作成为一种既有别于法国荒诞派又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的独特艺术作品.本文通过对品特的经典之作<看管人>的分析解读来反映品特的思想内涵及其特有的"品特风格".  相似文献   

7.
陈伟彬 《文教资料》2008,(12):16-18
本文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诙谐理论.探讨当代英国戏剧家,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哈罗德·品特戏剧<升降机>中的诙谐三角艺术,揭示品特戏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品特的戏剧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8.
品特戏剧的伦理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特的戏剧通常被认为是20世纪的先锋实验作品,但无论给品特的戏剧贴上什么样的标签,批评家们都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品特及其作品鲜明地表现了一种对人类道德伦理的终极关怀。暴露人性的邪恶是品特戏剧的内驱力,人性的邪恶导致了人与环境、人与人以及家庭成员间伦理准则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哈罗德·品特是当代剧坛最有影响力的英国荒诞派作家之一。他对荒诞派戏剧加以改造创新,重新加入现实主义元素,使其剧作成为一种既有别于法国荒诞派又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的独特艺术作品。本文通过对品特的经典之作《看管人》的分析解读来反映品特的思想内涵及其特有的“品特风格”。  相似文献   

10.
哈罗德·品特早期的“威胁喜剧”展现了饱受外来威胁的人类生存状态.剧中人物语言、行为、性格的矛盾性和狭小、封闭空间传递的威胁感构成了“品特式”戏剧的主要元素.品特以喜剧手法传达了强烈的社会悲剧感,阐释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感悟,开创了全新的戏剧风格.  相似文献   

11.
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戏剧常以家庭为背景,弥漫着病态甚至变态的荒诞亲情,形成了独特的“品特式”戏剧。品特的创作灵感多源自他对出生地哈克尼往事的记忆,特别是他与几位哈克尼少年组成的“哈克尼群体”对其产生的终身影响。品特爱恨纠结的“哈克尼兄弟情结”弥漫在记忆的深处,不断在其作品中出现,被神话、被扭曲、也被升华,少年时代的美好纯真,在生存重压下被异化,在金钱磨蚀中被变形,面对威胁时被锐化,从而构成了品特戏剧中“荒诞”、“威胁”、“背叛”主题的如影相随。  相似文献   

12.
品特在创作前期刻意隐藏自己的政治锋芒,一方面这种意义的模糊不确定是"品特式"风格的典型特征,另一方面则源自作家内心的顾虑。自20世纪80年代起,一系列原因促使品特转型成一个"愤怒的"政治作家,具体包括:友人的遭际和影响、感情与婚姻的变化、个人的成熟自信与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品特的政治诗歌语言清晰、直白,甚至不乏粗鄙暴力,客观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强权的压迫以及政治较量的阴谋。与他的政治剧相比,品特的政治诗主题更加多元、抒情更为饱满充沛,具有鲜明突出的个性,在他全部艺术创作中具有不可忽略的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3.
沉默是哈罗德·品特戏剧艺术的典型特征,也是"品特式"风格的精华所在。沿着时间的轨迹,从童年、青年、中年三阶段,层层深入地挖掘促使品特成为一代"沉默大师"的种种原因,同时简要揭示沉默在其不同创作阶段的出现规律,与艺术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剧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0月13日,瑞典文学院宣布英国作家哈罗德&#183;品特获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在解释品特获奖的原因时,瑞典文学院评论他是二战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他“在戏剧作品中揭示出隐藏在日常闲谈之下的危机,切入压抑的封闭空间”。文学院说,品特“令戏剧回归其最基本的元素:封闭的空间、意想不到的对话,人们处于相互的支配之下,伪装被剥落”。文学院认为,品特开创了“品特派戏剧”,影响了整整一代英国戏剧人。  相似文献   

15.
瑞典文学院10月13日宣布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 品特是英国当代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是英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这位文坛 巨匠多次直言不讳地批评英国首相布莱尔的政策,反对英国参加伊拉克战争。 10日,品特刚刚度过自己75岁生日。  相似文献   

16.
创伤文学描述的是历史性创伤事件诸如战争等对个人潜意识的影响。品特的许多作品都隐含了他对创伤精神内涵的思考。通过对《尘归尘》的分析,发现品特戏剧人物的创伤记忆来自二战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历史记忆。品特从当今所有暴行中都看到了它的影子。战争创伤对品特产生的影响更多的是一种对社会和人类关系内在性的感悟,是对各种恐惧和威胁的体会和感觉。  相似文献   

17.
张艳霞 《考试周刊》2011,(27):31-32
品特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确立了自己在英国剧坛上的地位,开创了"威胁喜剧"的形式,被认为是继萧伯纳之后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剧作家。品特对传统戏剧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其荒诞的情节,支离破碎的语言和模糊的人物性格都彰显了"品特风格"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英国著名戏剧家哈罗德.品特的戏剧《看门人》曾让他一举成名。该剧具有品特创作风格的突出特点,蕴含着多重的意义代码。其中,品特设置了一尊佛像,以此来象征剧中人戴维斯的遭遇和身份的不确定性。剧情以佛像开始,以佛像被砸碎结束(喻指戴维斯的到来和离去)。品特用含混的言语和剧中人物之间的冲突,营造了一种无时不在的紧张气氛,让威胁的主题贯穿剧的始终,使读者通过该剧的现实主义的外表,感受其中蕴藏的强大的戏剧张力。  相似文献   

19.
张艳霞 《考试周刊》2011,(41):23-23
本文主要介绍英国二十世纪中后期著名剧作家品特的早期作品之一《哑巴侍者》。从主题、情节及语言特点方面解读,《哑巴侍者》表现出鲜明的"品特风格",具有明显的威胁性、荒诞性。该剧真实地揭示了西方社会人们内心世界危机。  相似文献   

20.
瑞典学院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说,品特"强行打开了受压抑的封闭房间",这句话看上去让人难以理解,实则是领悟了品特作品的主旨。品特所要阐述的观点正是外来的势力和威胁不断使得现代人岌岌可危,蛰居在自己的狭小空间之中。"房间"实际上正是现代人试图得到安全和庇护的最后的避难所,而这种庇护却根本不可能奏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