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心城市地方高教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城市发展地方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地方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拟结合武汉市的具体情况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中心城市发展地方高等教育的战略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拓展深入,特别是区域性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区域间的经济竞争机制逐步形成,区域间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区域振兴与崛起已成为地方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的问题。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遵循现代社会运行规律,区域经济振兴与崛起的基本原则在于建立“经济——科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失衡及其解决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行财政和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使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出现了失衡的态势。遏止不断扩大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距,在于缩小区域间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财力差异,其途径是建构高等教育补助金制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村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研究表明,2002-201 1年间我国农村高等教育滞后区域对领先区域存在追赶效应,东中西三区域内部农村高等教育不均衡程度在考察年度内均出现拐点,区域间的差距仍是全国不均衡的主要根源。八地区的分解则显示北部沿海地区内部差距较为显著。农民经济收入、城镇化水平、教育经费投入、农均耕地和农村固定资产投入等都是影响省域间农村高等教育差距的因素。其中,农民经济收入贡献率最大但呈弱化趋势,城镇化水平和农均耕地的贡献率逐渐上升,教育经费和农村固定资产投入对省域间农村高等教育差异的影响程度呈下降趋势。因此可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教育经费投入和新农村建设等缩小我国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差距。  相似文献   

4.
《商洛学院学报》2015,(6):75-79
以陕西省的陕北、关中和陕南三大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泰尔指数分析了2007—2013年陕西省三大区域经济的差异现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三大区域的经济差异在逐年扩大,区域间差距比区域内部差距的扩大速度更快;区域间贡献率远高于区域内贡献率,区域内贡献率主要来自于关中地区。提出通过实现陕北跨越发展、关中率先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同时加强三大区域间的合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区域经济、面向产业、面向大众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2005年全国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高等职业教育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地方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城乡人口比例、地域特征对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了影响。通过改善高职教育的社会经济环境.建立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职教体系,加强区域间高职教育的均衡发展,放宽职教人才的户籍制度限制等措施.可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3—2010年四个高等教育信息化指标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软硬件资源建设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高校信息化资源配置的总体差距在逐渐缩小,但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差距有增大趋势,东部发展领先,西部发展速度较快,部分指标赶超中部。进一步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投入、信息化发展的区位选择以及教育资源的聚集效应对高等教育信息化软硬件资源建设的影响。最后对缩小高等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差异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均衡不仅是社会理想的承载,更是社会责任的担当。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极不均衡的态势,其中区域间的不均衡表现得最为明显,造成的影响也最为广泛。高等教育的区域不均衡不仅促使了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而且造成了不同区域间公民的非平等受教育权,损害教育公平。因此,未来高等教育发展应采取恰当的财政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和转移支付政策。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制定符合区域未来发展水平和自身实际所需的高等教育规划已成为各国教育决策和管理的实践自觉和有效工具。制定高等教育规划是区域经济社会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应然需求。支持区域经济繁荣和加强人才培养、兼顾公平与质量和推进区域教育体系建设仍是国外区域高等教育规划的重点领域。国际化、市场化、服务社会和提升质量为国外区域高等教育规划的主要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张慕彤 《考试周刊》2014,(49):147-147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公平公正。高等教育作为促进人力资本增值的有效手段,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国东中西部的高等教育发展存在不均衡,通过政策导向和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有效平衡了我国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地域差异,也对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起到了战略性的指导作用,有利于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双方面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适度集聚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故应当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着重考量高等教育的合理布局。高等教育集聚的邻域关系分析表明知识存在区域间的溢出效应,高等教育集聚对于区域和区际间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以河北省为例的内部关系分析表明,河北省在高等教育资源的总体发展程度及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较为良好的互动,但反映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均等化程度的洛伦兹曲线表明,在考虑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情况下,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仍有待改善。因此,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河北省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应当重点加强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机械、环保、经济管理等产业相关专业,从学科总量、适应性结构、功能体系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