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性课程: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共同构成了学校课程的整体。从心理学上解释,隐性课程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是正向与负向的双刃剑。实现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需要把隐性课程的正向功能作为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
论点     
《现代技能开发》2008,(6):55-55
关于职业教育的价值;关于职业教育隐型课程;关于职业学校教育的负向功能;关于“素质就业”。  相似文献   

3.
文章反思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三难问题,追溯职业教育内部的主体对立和外部的功能异化的理性原因,倡导职业教育生态意识,主张消解"类"意识和中心主义,重建生态理性价值观,引导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生态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的隐性课程具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是校企合作的"双情境"课程,具有"附学习"的育人功能。为此,应强调隐性课程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功能、产业文化传导功能和学生社会化引领功能,通过打造更多优质校企融合的隐性课程平台,以间接或内隐的方式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5.
隐性知识是知识的一种形态, 源于经验和技能.发掘隐性知识,研究它与职业教育、教学的关系,加强对知识人才的管理,促进教改,对师生创新意识培养和对学生的终身职业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文章主要指出了隐性知识在职业教育中的五方面功能:在职业道德中的育人功能;在人才个性化管理中的激励作用;在课程设置中拉链对合作用;在教学目标设立中的拉伸拓展作用;在校企联合中的契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知识与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对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研究。本文从隐性知识的分类、隐性知识的获得路径、隐性知识对职业教育的作用和隐性知识对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启示这四个方面,对近十年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对隐性知识研究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浅谈职业教育终身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放眼终身教育,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客观内涵,职业教育实质上是终身教育的永恒主题.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首先要构建面向终身的职业教育体系.在这样的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长期存在的隐性问题便显而易见.努力解决现行职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隐性问题,是改革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学校教育功能替代①张行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近几年,教育功能研究一度成为教育理论界的热点。许多学者不仅阐释了教育的显性功能和正向功能,而且进一步探讨了教育的隐性功能和负向功能;有的学者针对教育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教育功能的释放与阻滞”的命题;也有的学...  相似文献   

9.
借鉴生态学方法界定了职业技能竞赛生态子系统相关主体与概念,全面剖析了职业技能竞赛生态子系统的正向功能与负向效应,从生态协同优化与发展的视角阐述了职业技能竞赛在职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课程方法论是指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或实施过程中运用的各类方法的总和,其演进遵循从做法到方法,然后上升到方法论的逻辑路径。与此相对应,职业教育课程方法论体系各阶段表现出隐性——显性——隐性的交替嬗变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所要传达给学生的知识,大多为“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本文以此作为切入点,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特点、转化方式和转化过程中的障碍等角度分析了隐性知识显性化对职业教育教学中师资建设、课程建设、管理模式三个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我国高职院校已经实施了十多年,但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然而,其对于我国职业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及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很有必要从政府、企业和学校三个宏观层面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我国高职院校推行遇到的隐性阻力进行研究,并找出相对应的消解对策。从而使政企校三方协调合作进一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以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职业教育,必须重新审视隐性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高度关注隐性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形态、地位及作用,对职业行动能力建构的意义,针对性地完善职业教育的改革及建设。  相似文献   

14.
职业素养是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分为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2个部分。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重视显性素养,轻视隐性素养的现象,这不利于个体的长期职业生涯发展。构建职业素养融合培养新模式,改变落后的职业教育理念,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符合后现代主义职业教育的特点,也符合新时代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段海丹  汪滢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0):108-113
为探讨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问卷与大学生隐性逃课问卷对4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21.0及PROCEESS插件和Amos21.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聊感与隐性逃课呈正相关,手机依赖在无聊感与隐性逃课之间起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无聊感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隐性逃课行为,并且会通过手机依赖间接导致隐性逃课现象的增加.建议未来在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预防和干预中,除了改善影响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直接因素,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降低学生的无聊感,还要加强对手机使用的科学管理:根据需要,既可提倡无手机课堂,也可充分发挥手机的互动功能,增强教学的交互性,以减少、消解隐性逃课行为.  相似文献   

16.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制度,双主体办学、双身份学习、双导师指导、双场地教学、双证书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与现代劳动制度相结合的重要保障。然而,"五双"背后存在着校企合作表象化、受教育者背景复杂化、师资性质异质化、学习环境差异化以及评价方式标准化等问题。校企共建无界化隐性课程网络获取平台、制定个性化隐性课程积累目标,形成互动化隐性课程共享氛围,培养情境化隐性课程运用机智,塑造特色化隐性课程创新能力等策略,有助于优化高职隐性课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作为民粹主义在网络时代的流变,网络民粹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负向影响。主要表现为:弱化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扰乱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正确认知、导致大学生言行的非理性表达。消解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的负向影响,需从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体四个层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8.
隐性分层教学是指不进行明确分层,只是教师在心里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在分析显性分层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隐性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如教学对象的隐性分层、教学目标的隐性分层、理论授课的隐性分层,及实践操作的隐性分层等,为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成人教育负向功能,是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成人教育结构不合理、社会发展阶段性失衡和成人教育教师行为不规范等,是导致成人教育负向效应产生的原因。成人教育负向功能的存在,降低了社会对成人教育的期望值。本文在分析成人教育负向功能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成人教育负向功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智能+"浪潮中,信息技术助力职业教育生态重构已初见规模,进入新的临界点,亟待理论的指引与规范.从"内生逻辑"层面解读,信息技术创生职业教育三维发展形态,职业教育三维发展诉求呼唤信息技术协同助力,总体呈现双边适配的逻辑形态.从"标靶方向"层面分析,由"嵌入"视角出发,以结构嵌入、空间嵌入、关系嵌入、文化嵌入和制度嵌入厘清未来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助力职业教育生态重构的"推展路径"为:消解职业教育政策障碍,笃定生态重构战略方向;构建职业教育信息平台,夯实生态重构技术基础;完善职业教育机制建设,消解生态重构现实阻碍;提升职业教育治理水平,贯彻生态重构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