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见 《历史档案》2001,(1):126-128
《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以下简称《四库档案》)是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人员经过多年搜集整理、精心点校,新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一部大型档案汇编,曾列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并受到资助。该书出版后,很快受到清史学界的好评与重视。  相似文献   

2.
给古藉加标点的工作,固然算不上是高耀的学问,但仍须标点者具有探厚的学力与对读者认真负责的态度,否则就难免会出现错误,贻误读者。最近我们读了一奉剂卓英先生点校的《宋稗类钞》(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发现其中存在不少标点方面的琉误,有些标点错误赠直接影响了读者对文义的理解,故觉得有必要提出来与刘先生商讨.  相似文献   

3.
孔迪 《图书馆学刊》2023,(12):15-17
古籍点校是整理和开发古籍资源的重要方法和基础性工作,古籍点校成果是点校者的智慧性劳动。然而,对于古籍点校成果是否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争议,司法实践往往也认识不统一。古籍点校成果是否能够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需要针对个案认真分析,并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差异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5.
中华点校本《齐东野语》校读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观 《图书馆杂志》2008,27(2):73-75
中华书局点校本<齐东野语>卷六"王魁传"、卷十九"嘉定宝玺"有四处点校失误,致使文意含混,殊难理解.现结合文献用例和语言实际,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6.
王永吉 《图书馆杂志》2006,25(8):78-79,77
中华书局本《史记》以清同治五年金陵书局刊本为底本点校,自1959年初版、1982年再版以来,屡经翻印,影响实钜。然虽号为善本,亦不免疏漏之处,自出版以来已有学者渐次指出。今就十《表》部分,在对校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和中华书局本的基础上,参考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对诸本异文细加考证,择其可以补正中华本者,录之于下。不敢望有裨迁《史》,惟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7.
197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南齐书》由我国名史学家王仲荣先生进行了校点。点校本广参了《南齐书》的众多版本、相关历史作以及前人的校勘成果,成为目前所见到的最具学术价值的本子。尽管如此,由于历史的原因,《南齐书》在校点上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必要对《南齐书》校点上的遗留问题作进一步探究,以罅漏补缺。  相似文献   

8.
黄建宁 《图书馆杂志》2005,24(7):79-79,78
近阅《历代史料笔记小说丛刊》“唐宋史料笔记”的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刘德全、李剑雄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第一版),发现其中一处标点错误.特表明之。该书第十卷有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作者在审读《儒藏&#183;枫山章先生集》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为例,探讨了古籍点校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唐会要》为代表,记载唐代史事的许多典籍都有误将“支度”作“度支”之处.为了保存古籍原貌,出版古籍点校本时,对于这种类型的错误,无论是否铁证如山,都不宜改动古籍原文,最好的做法是在相关处以脚注或尾注的形式标出校勘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