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书的续编、补编、译本、考证、校勘、评论、研究、解说、注释、札记、学习、习题及其解答、附件等等,对原书而言,统称副编书,原书称正编书。副编书与正编书合订,正副编书的分类号、书次号及辅助区分号均相同。独立成册的副编书又如何归类呢?对于这个问题,图书馆学界的意见是一致的,即“一般均随原书归类”。但据我调查,对于怎样“随原书归类”,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和做法,从而产生出两种不同的结果,孰优孰劣,值得进行对比研究。一种意见认为,副编书“随原书归类”,就是用正编书的分类号作分类号,正副编书的“分类号应完全相同”,书次号相异。结果正副编书虽集中于一类,但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编辑活动丰富,理念明确。学者编书理念为传承斯文,教化礼乐;统治者编书理念是润色鸿业,广大文治;书院编书理念是弘扬儒教,师承学术;寺庙编书理念是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相似文献   

3.
永远的坚守     
陈红 《中国编辑》2011,(5):76+79
携着青春的稚嫩,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年轻的我走上编辑岗位。从最初对编书无从下手,到今天独当一面,我经历了太多的不成熟,逐步掌握了编辑的基本要求与技术规范,还学会了探索与创新。这期间,我彷徨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选题,我看到了自己的平淡与平庸。没有诗性、没有鲜花和掌声,  相似文献   

4.
曾听一些老同志说,以前,报刊社和出版社大都有了不成文的规矩:本社编辑不可在本报本刊本社发表文章出版著述。什么原因?不甚清楚:有无法律依据,则肯定没有,大抵是土政策而已。我想,这种规定,也许有其优点,比如说,把版面让给广大作者,编辑免去了近水楼台之嫌;如此说,从另一个角度,鼓励编辑中有写作才能的人,练出点本领到外边去施展。回忆起五六  相似文献   

5.
多年的军旅生活,从未想过和编书刊结缘。幼时起便很喜爱读文学作品,然而却没有多大建树,倒对写书刊的人、编书刊的人敬仰得不得了更没有想到自己哪天也会编书刊。从部队绕了个弯,竟有缘参与编  相似文献   

6.
编辑工作,做好不易。但是,如果编辑对自身要求不高,做一个“编书匠”(即有人所说的“编辑工作是一把剪刀、一瓶浆糊”),那是不难的。若是做一个“吃现成饭”的编辑,见到成熟的稿子才采用,几乎不动“一枪一刀”就发稿了,那就更易。这样的编辑大概只要上过几年学就可以“当”的。现在的编辑队伍中,不少人是名符其实的编书  相似文献   

7.
在他看来,著述和编书都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绝非外界所强加,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不会感到累的,更何况这两者在性质上不但没有矛盾,而且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  相似文献   

8.
建立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天禄琳琅"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家善本特藏。对于天禄前编书的下落,历来有不同说法。本文辑录旧闻,再考天禄琳琅前编书之结局,剖析珍籍被毁后君臣各自心理。并试就存世实物,印证文献记载,再现天禄琳琅前编书之风貌,探讨其劫余与"目外书"问题。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个人,在一生中都有不少遗憾,英雄如此,凡人也是如此。有人说人的一生不虚度光阴就没有遗感了,那是幼稚的话。一个人一生中想做的事太多了,没有哪个人能事事如愿的。没有遗感就意味着没有思想,甚至是没有想法、没有欲望。  相似文献   

10.
李昉是北宋初期有名的宰相。他为人宽厚,为官清正,在士大夫中享有盛誉。尽管在政治上没有显赫的名声,但是他奉敕编书的功绩和公开藏书的义举却流芳百世,对我们今天的图书馆员有所启发和教益。  相似文献   

11.
最近,笔者参加一个记者采访团外出采访。被采访单位盛情接待。然而,有少数记者的行为不那么“规矩”,人家在介绍情况,不仔细听认真记,却在玩弄烟缸,或是拿起桌上的外烟翻来覆去地看;吃罢饭,见桌上还有整瓶的可口可乐,便塞进包里;更有甚者,竟然在会议室里,坐在沙发上用双脚去摆弄饮料瓶。如此举动,实在让人瞧不上眼。与这样的同行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的评奖实践一再表明:好的选题,不就是好书;好选题被编坏了的事,屡屡发生。显然,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在选题确定之后,为了编好这个选题而进行读者调查。想法是好的,做法是对路的。尽管他们的调查还较为朴实、简单,但却是有益的,可行的;这种一扫“闭门编书”、“拍脑门编书”时风的调查研究之风,是值得提倡的,有意义的。为此,本刊编发了贾亚青、杨才两位作者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据说现在的书越来越容易写。不久前,听到一位写书师傅——他喜欢这样称呼自己,而不愿透露姓名——神侃写书之道。初听,满受鼓舞,有茅塞顿开之感,且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听到后来,却嚼出了编书人的许多苦涩和辛酸,生出了编书人被愚弄后的愤怒和自我作贱的内疚。此君未届“不惑”,书却写到了“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水平,已有二十几大本著作问世。写书师傅如是说——  相似文献   

14.
书缘随想     
小的时候爱逛书店,那时的书店是不开架的,只能站在柜台外,隔着玻璃看。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的兴趣更浓。细读时,兴许还能发现几处错别字,心里就觉得这书别扭起来,怎么把字印错了呢?甚至偶然会生出将来自己编书可不能有错字的念头,或许正是这种无意的念头,使得今日的我真的成了“编书”的人,编辑真的成了我的职业,与书之缘由此结  相似文献   

15.
作者原文: 北京公安机关查获一假冒新华社名义 “编书”骗钱团伙 北京市公安机关近日破获一起江苏省无业人员假冒新华社名义,以“编书”为手段骗取钱财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赵成甜、周桂祥等人全部落入法网。 据公安机关介绍,今年11月6日,新华通讯社保卫处派人到北京市公安局宣武分局白纸坊派出所反映:有人盗用中央领导同志名义招摇撞骗,假冒新  相似文献   

16.
我的奥林匹克五连环王建辉90年上半年,我在致出版界前辈戴文葆同志的信中写道:“我初而编书,继而评书,再而藏书,可算得上书迷了,只可惜尚未入道。”是的,我确实酷爱书。可以说读书、藏书、评书、编书、写书(用书),组成了我生命的五连环:当初纯粹出于偶然,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第三版终于出版了!作为责任编辑,我们都有如释重负的感觉,闭目掩卷,五年多编书工作的苦与乐历历在目.编辑如此繁复、鸿大的著作,除了辛苦,更多的则是收获. 一拍即合,共商修书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第一版和第二版分别于1979年和1995年出版,是我国植物保护领域的权威巨著,代表当时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科学研究与防治技术的最高水平,是植物保护领域的百科全书和重要参考文献,受到国际同行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8.
云编书店     
《出版与印刷》2023,(1):F0004-F0004
云编书店是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立足专业基础、依托行业资源打造的一-个特色鲜明的校园实体书店。云编书店秉承“崇德弘文,笃行致远”的校训精神,以“文化之源,知识之园”为理念,打造融阅读分享、文化体验、艺术展览、文创孵化、生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园文化空间,同时也是集思政教育、仿真教学、创新创业等育人模式于一身的实践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19.
1月13日到16日3天内,习近平两提"政治规矩"。大家知道,"政治纪律"是党内常态话语,经常被提及,但"政治规矩"的提法则比较罕见。那,到底什么是"政治规矩"?为何在此时提"政治规矩"?该如何遵守"政治规矩"呢?1月13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讲话中的一个词引发外界关注:"政治规矩"。他提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在1月16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相似文献   

20.
龚静  杰克 《出版参考》2007,(9):48-49
如果没有看过这本书,不知道她的人生/写作道路如此波折:如果没有见过她本人,即使已古稀之年,不知道她如此翩然和坚定。从20世纪80年代看了根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望乡》起,山崎朋子这个名字就始终没有忘记过,纵使有许多作者作品纷至沓来,她的名字总是隐居一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