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幼儿园里,幼儿在与教师的接触中常常伴随着情绪和情感的体验。幼儿是多么渴望在教师那里汲取爱的温暖,那怕是教师无意中流露的一句关怀的、鼓励的、赞赏的话,也会使幼儿从中受到莫大的鼓舞,感到无限的快乐。许多事实说明,教师对幼儿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态度,对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教育态度,是指教师在对幼儿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最基本的情感。我们在日常教育活  相似文献   

2.
师爱,即教师对幼儿的爱,是一种崇高的科学精神,教育实践中如何爱幼儿,激起幼儿的情感,让幼儿"亲其师"又"信其道",师爱便成了维系师幼间教育的纽带。人在幼儿园阶段,心理基本需要中,情感需要是第一位的。师爱犹如心理发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幼儿心灵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们说:幼儿教师最大的过失莫过于对孩子没有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了对孩子的爱。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用自己良好的情绪去感染幼儿,用亲切的话语启迪幼儿的智慧,用真挚的爱哺育幼儿的心灵。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孩子上幼儿园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起点,他们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是从幼儿园开始的。对于刚刚脱离父母怀抱的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而  相似文献   

4.
朱永春 《考试周刊》2012,(45):183-184
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爱是一种情感交流,爱是一种行动体验,爱更是一种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5.
一提到“教育爱” ,我们立刻会联想到教师对幼儿“像妈妈一样的关怀” ,和蔼可亲地对待幼儿。其实 ,教育意义上的爱不等同于一般的情感呵护 ,教育爱在本质上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对幼儿以母爱为起点的“投入式理解”。一、教育爱的内涵1 .教育爱的发生 :日常生活马丁·布伯 (MartinBuber)说过 ,教师与全班同学见了面 ,“他的眼神 ,教育者的眼神 ,拥抱了他们所有的人 ,并把他们看到眼里。”在这个眼神里 ,包含了教育者对孩子们的教育爱 ,而这是教育发生的先决条件。这点在幼儿园教师身上更加明显。教师与幼儿在幼儿园里相遇 ,与幼儿生活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爱”。这种“爱”是强烈而深沉的。而一个人的情感又是与认识紧密联系着的,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发生的.幼儿也不例外。幼儿的年龄越小.鲜明的形象对于他们的思想影响就越强烈。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笔者所在幼儿园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对于学生来说,每一次阅读实践,都是独特的生命体验,任何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都代替不了师生的情感作用。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情感贯穿始终,让阅读教学因情感而有效、因情感而美丽。一、营造亲情氛围,以爱引情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营造亲情氛围,以爱引情。首先是真正实现师生平等。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应创设多种情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相似文献   

8.
<正>有人说,爱是一种涌动;有人说,爱是一种感动;有人说,爱是一种"纵使相逢应不识"的默默等待和守候。而在我心中,却有着不一样的答案。小时候,最热闹的要属放露天电影的夜晚了。楼房的雪白墙壁就是"幕布",大院儿里的人家都会派"代表"出席。那场面,真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相似文献   

9.
周小玲 《小学生》2013,(1):45-45
当前,幼儿园教育偏重于知识技能的获得,忽视了情感、文明礼仪等教育。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热爱幼儿园,养成好习惯,爱家庭,发展幼儿文明交往合作的能力。下面我就这话题谈点个人实践体会。幼儿离开家庭,离开父母,来到幼儿园,为帮助幼儿减少分离焦虑,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带领幼儿熟悉幼儿园,如知道喝水、上厕所、上课的地方。开展"大带小",即让幼儿参加中、大班的活动等。创造机会,鼓励幼儿和大家一起玩,到集体中,帮他们找朋友,给他们一些玩的时  相似文献   

10.
<正>关爱是一片天空,给人无限的希望;关爱是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人们美好的未来;关爱是一股清泉,滋润每个人的心田。"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情感、品德方面的教育是贯穿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的,关爱教育是幼儿园品德教育的切入点,我们幼儿园也把这种情感教育的活动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不断地丰富孩子爱的教育。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如何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的教育是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将"归属与爱的需要"列为人的重要心理需要,也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对"心灵家园"的渴望。因此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对幼儿进行爱的情感教育形成归属感是儿童的精神需要。幼儿园大班开展爱家乡的情感教育,首先应构建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情感教育课程,而后利用本土资源,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教育活动,捕捉教育契机,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爱”。这种“爱”是强烈而深沉的。而一个人的情感又是与认识紧密联系着的,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发生的,幼儿也不例外。幼儿的年龄越小,鲜明的形象对于他们的思想影响就越强烈。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笔者所在幼儿园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优化教育环境,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的隐性渗透。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的变化不是由个人的内在因素单独决定的,而是由他与环境相互作用结果来决定的。为此,幼儿园重视通过合理构建幼儿园的环境来实施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教师们从幼儿不同年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小手歌》这节课中教师在"创编歌词"这一环节中为幼儿提供了发挥想像、自由表现的机会。在集体音乐活动中,一旦丧失审美性,那么其他方面的教育性也就很容易丧失,可以说音乐的审美享受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理想的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审美感动为基础的,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并不仅仅是在跟教师学唱歌曲,他们更是在游戏、在生活。音乐活动的审美目标是通过音乐活动激发幼儿的审美感动,从而培养幼儿爱生命、爱他人、爱自然的人文素养。幼儿园音乐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审美感受和审美表现的发展,还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一、在科学活动中丰富幼儿的情绪情感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在丰富幼儿科学知识和经验的同时,也丰富着幼儿的情感体验。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幼儿逐步形成稳定、持久的情绪情感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可以尽量带领幼儿走出活动室,欣赏大自然;在幼儿园里,我们设法为幼儿建立了植物角、动物角、科学角,这是非常宝贵的"物质环境"。春天我们在植物角种植了蚕豆、小野花等,在饲养角饲养小金鱼、蚕宝宝,幼儿对他们照顾得非常精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家曾指出:要给儿童三种食品,即营养、知识和爱。而爱是造就儿童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所以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的天职。一、爱是一种责任由于现在家庭的特殊人员组合,许多幼儿受到过多的溺爱,依赖性太强,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比较严重。进入幼儿园后,教师成了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区角游戏是一种有助于培养幼儿探索能力并促进师生关系发展的趣味性活动,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年龄都非常小,他们正处于认知能力及行为能力塑造的关键时期,而幼儿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普遍缺乏安全感,存在非常强烈的情感需求,而这些教育目标和幼儿需求都能够通过区角游戏得到很好地实现。本文主要围绕幼儿园区角游戏的创设与应用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7.
幼儿是幼儿园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最重要和最直接的管理对象。而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孩子需要教师用爱浇灌,用大拇指来赞赏。他们如同那一块无瑕的玉,需要我们用爱去精心雕琢。  相似文献   

18.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师爱。它既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又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师爱是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心理素养之一。但是,如果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背离师爱的原则性和广博性,从主观上把幼儿分成不同等级,不能一视同仁,不能公平对待每个幼儿,而是偏爱某些幼儿,那么师爱不仅会失去其积极作用,还会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偏爱和教师狭隘的审美需要与价值取向以及私心、偏见、错误认识等直接联系在一起。偏爱是一种畸型的爱,与纯洁、高尚、公正、无私、广博的师爱是完全对立的,是一种低级、非道德的不健康情感。偏爱具有很多危害性,概括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偏爱对幼儿最大的危害是挫伤他们幼小而脆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产生自卑心理,造成人格扭曲。著名精神分析大师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指出:“孩子的丧气(自卑)几乎都是因为他觉得另一孩子比较受偏爱所引起的。”幼儿园是儿童的乐园,教师是他们最早的启蒙者之一。教师对某些幼儿的偏爱会  相似文献   

19.
茫茫宇宙,沧海桑田。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是爱的力量赋予了我们活着的意义。爱,让人类生生不息;爱,我们的生活因你而精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相对自然的情景中,了解每个幼儿爱集体行为的真正动机,观察他们能否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作出有利于集体的选择,帮助他们形成道德认识,萌发爱集体的情感。过程一:在活动的前一天,我告诉幼儿第二天要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请他们带气球和乒乓球上幼儿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