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英语教学要从探讨英语课程性质入手,把培养小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网络优势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人文素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英语课程的性质明确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要注重其人文性。对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人文性谈几点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关注其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的现象比较普遍。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就是要通过渗透学习策略、培养跨文化意识及挖掘教材的人文性,凸显教材的人文内涵,回归语言本源来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吴敏 《教育》2014,(30):29
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思维发展是建立在教学活动基础上的,教师要为学生创建安全的课堂环境来激活思维,设计多维教学任务来扩展思维,布置丰富的作业来活跃思维,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思维在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里,经常有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总是从学  相似文献   

5.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一方面是英语课程任务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能促进英语课程学习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陈琳教授指出:英语课程10年改革的成果之一就是我们明确了关于英语课程的功能的新理念:“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语言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英语与学习母语一样,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因此,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11):107-108
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仅需要承担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任务,同时还需要承担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任务。而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主要以初中英语被动语态教学为例,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创设文化语境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实现学生语言综合运用和落实课程双重性质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一方面要积极打造文化语境,推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要努力推敲文化语境,促进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统一。这正是英语课程的内在追求。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结合英语学科内容实际,加强教学教育性,应把习惯养成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首次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观点,并具体指出"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英语课程"人文性"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教学必须坚持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既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大多数教师对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关注不够。有些教师过多关注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和操练,在强调培养听、说、读、写这些基本语言技能的时候,忽视了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继而修订的外研版新标准新版教材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性质。如何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语言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已成为当下英语教学的焦点。笔者试图挖掘新教材的人文性,恰当利用点读技术,对教材进行工具性与人文性整合,帮助学生切实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跨文化意识,形成良好的意志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初中英语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好听、好动、好胜等特点和思维的发展规律,利用情境教学法,以情激趣,提高学生英语素质.  相似文献   

15.
王路 《天津教育》2011,(11):19-20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强调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学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形成优秀的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吴飞芬  钱峰 《江苏教育》2012,(31):27-28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它们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两者必须整合发展。因此,在英语课堂的教学功能上要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理念、尊重学生的尊严、价值取向、需要和愿望,开发学生的个性、潜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从实践层面深刻理解和切实落实这一课程性质,对一线教师理解和运用教材、理解和指导考试,特别是改进课堂教学实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具体分析英语课程性质的内涵,并结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论述如何将这一课程性质落实到实践层面,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教师要通过英语课堂的教学设计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切实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一、调查背景新课标提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英语课程,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和学的需要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的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那么,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