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去年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同学来我校实习,我在师院历史系和上海十年制试点中学历史联合教研组的同志的帮助下,上了一次见习课。选择的教材是初中《中国历史》第四册的《井冈山革命根据他的建立》一节。本文所要介绍的是这一节课的备课和课堂教学的过程。一这节教材的內容很丰富,头绪也多,中心问题是“井冈山草命根据地的建立”。“八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教材,都是紧扣着这一中心来叙述的。  相似文献   

2.
土地革命初期的红色政权有农民协会、革命委员会和苏维埃三种形态,它们在组织上呈现由低到高发展的一个过程,组织构成、基本活动和演进的过程等方面的特点反映了土地革命初期红色政权在乡村社会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正>教材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的内容中,碳的可燃性在《氧气》一节已学习过,本节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完善;碳的还原性是本节课的新知识,这两部分内容对后来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本  相似文献   

4.
一节初中数学公开课的课题是《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增长率问题》,《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增长率问题》这一节内容在初中数学九年级(上)第4章第三节《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几个问题中是较难的一个.从这节课的课堂教学内容来看,上课的教师深入地研究了教材,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浙江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第一节。主要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在VB程序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必修内容《信息技术基础》。其中,第三章第四节《算法及其实现》整合到选修内容《算法与程序设计》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这是第一次接触程序设计语言。  相似文献   

6.
1.教材分析1.1教材地位.本节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必修稳态与环境》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的第一课时.免疫调节是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的内容,在第一章学习中使学生认识到稳态的实现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这种机制的调节作用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在这一章仅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做了简要的  相似文献   

7.
说课内容:《杠杆》,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物理教科书中的第十三章《简单机械》的第一节,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简单机械》这章知识跟生产和生活有密切联系,学习这章内容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杠杆》这节课在《简单机械》一章中又是核心和关键,因为滑轮是杠杆的变形,轮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在学习了第1节《通过神经的调节》和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基础上的再学习。本节一方面是对前两节所学内容的一个总结,另一方面是揭示两种调节方式之间的关系。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及二者之间的协调。前者内容相对简单,教材首先阐述了体液调节的概念,然后以列表的方式比较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应注意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创设分析人教版第十三章《函数及图像》第二节《函数》这一节“实习作业”作为一个实践性课题,教材中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了解函数的概念,二是对实习作业提出基本要求和方法。函数的应用这就要求  相似文献   

10.
1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盐类的水解》一课是高中化学第三册(选修)第三章《电解质溶液胶体》的第四节.这节课是盐的性质知识的发展.应用化学平衡原理,水的离子积及弱电解质的有关知识对盐在溶液中的行为进行全面阐  相似文献   

11.
初中《世界历史》上册第三章的《希腊奴隶制城市国家的形成》一节教材,主要内容是讲述希腊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奴隶制城市国家的形成。这节教材内容比较复杂,头绪也较多,如果我们没有抓住教材的中心,突出教材重点,学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这节教材中的基本历史知识。这节教材共包括三小节内容:(一)古代希腊社会。(二)城市国家的形成。(三)雅典的梭伦改革。我认为这三小节内容,既有着内在的联系,又有着严格的区分。第一小节内容,主要是讲述荷马时代(公元前十二——八世纪)希腊氏族制度的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是苏科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章《一次函数》第五节的内容.此前已经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知识,这节课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和一次函数(形)的关系,是这两章知识的综合运用.强化了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知识与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为今后解析几何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故乡的芦苇》这篇美文是著名作家焚发稼所写的,多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选用了这篇文章,在阅读教学中的案例也很多.而张老师在我校教研时却以此文为范例让学生仿写了一篇习作——《我爱家乡 》.这节读写结合课给了听课者耳目一新的感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节以读写结合为主要策略的写作指导课,这节课所呈现的是一种全新的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写作的教学模式.《故乡的芦苇》是编排在五年制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里的,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九课.这节读写结合课我觉着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借鉴.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课本《世界历史》下册现代部分第五章第二节《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也许是教材中最难处理、最不易讲清楚的一节内容。但从世界现代史的全局体系来看,这节内容十分重要。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初步形成了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现在公诸于众,供同行老师们参考。本节教材的特点本节教材具有两个特点。一、内容的容量太大。本节教材包含有四大部分内容: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反对托——季联盟的斗争;实行农业集体化和农村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和苏联的新宪法;肃反运动和卫国战争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最大公因数》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4节《约分》的第1课时,承接第2章《因数和倍数》和第4章第3节《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后续进行约分的重要基础。教材结合实际生活情境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教材中用集合圈来直观表示两个数独有的因数和公因数,其中所蕴含的集合思想和分类思想对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在本学期初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这是学生学习本  相似文献   

16.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中的教学内容。在对这节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作了如下几点思考:思考1——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究竟有哪些?这节课在本单元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处于什么地位?  相似文献   

17.
初二物理课本《运动和力》这一章,如果按教材内容的顺序讲授,存在一些问题,根据我的讲授经验,应将该章教材中的第十节至第十二节改在第六节前讲授。其理由是: 一、在讲第六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为了理解伽利略对物体运动认识的观点,做了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的演示实验(参看课本第63页)。  相似文献   

18.
王瑞 《考试周刊》2011,(43):85-86
一、分析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是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5章《一次函数》第5.5节内容.前面已经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这节课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和一次函数图像(形)的关系,是这两章知识的综合运用.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强化了知识与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为今后研究方程、不等式和函数间的关系及高中解析几何的学习奠定基础.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9.
《明末农民战争》(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第四章第四节.1976年6月版)包括四个标题,长达七页.根据大纲要求,这节课要在一节课内讲完,教学时间少,教材内容重.而我又缺乏教学经验,这就更增加了讲好这一节课的困难,经过斟酌我从处理教材和改进教法这两个方面着手解决矛盾.关于教材的处理,我是这样理解的:明末农民战争不仅推翻了明朝,也打击了清的统治,而且把农民反封建的斗争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节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一)在教材中的地位《伴性遗传》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的内容。它主要以人类的红绿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伴性遗传其实质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上的应用。本节课与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和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本章中有着总结和应用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