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现代意义的教科书发展历程,可以1949年为界,分成两大阶段.1949年前教科书的发展,大致分为西式教科书的引进(19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自编教科书的兴起与繁荣(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科书的兴盛与规范化(20世纪初~1926年)、多种政治制度并存下的教科书发展(1927-1949年)等4个阶段.这期间,出现了教科书发展史上的一段黄金时期.1949年后,可以划分为教科书全面统一与规整、十年“文革”教科书、改革开放后的教科书发展等3大阶段.天体上这是迈向一个多样化的时代.展望21世纪,现代教科书正进入后现代教科书发展阶段.它有3个体现:其一是教科书形式的革新.在传统的纸质教科书的基础上,开始出现电子教科书.其二是教科书性质的变化.教科书纯知识的传播价值将弱化,非知识的如创造力、情感、价值观等素养的培育将在教科书中日益突显.其三是教科书意义的变化.教科书的标准性和权威性将被大幅度瓦解.  相似文献   

2.
西方文艺复兴之后兴起的现代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以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诗学(亦即纯文学理论)的复兴,构成了现代文艺学创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从更为阔大一些的背景上看,文艺学作为一个现代学术研究学科的形成,又是建立在以知识的学科化和专门化为标志的现代学术体制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基础之上的。与西方现代文艺学一样,中国现代文艺学也是现代知识分化和体制规约的产物,但其流变轨迹却又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3.
外国初等教育制度在不同国家发展速度各有不同,但都经历了一个大致相同的发展过程。为更好地把握外国初等教育制度的发展脉络,本把该过程大致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并试着总结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一、起步阶段(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15世纪末);二、形成阶段(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三、完善阶段(从20世纪初至今)。  相似文献   

4.
藤泽利喜太郎是日本近现代数学教育的奠基人.他认为:算术是培养国民的最基本素质的知识;代数、几何可以锻炼人的精神和思维,代数和几何的思想方法是万世不变的.藤泽利喜太郎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表现在:他编写的数学教科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使用广泛;他的著作<算术条目及教授法>对20世纪初中国数学教育制度和数学教育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无政府主义又译作"安那其主义"。它19世纪后半期流行于欧美各国。它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主张个人的绝对自由,反对一切强权,建立一个无政府共产社会。这种思想最早出现于18~19世纪初的欧洲,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施蒂纳和法国的浦鲁东、俄国的巴枯宁等等。无政府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1906年到五四运动前后以天义派、新世派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的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婷 《教育学报》2009,(2):87-92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01-1922年):以翻译日本的几何教科书为主;第二阶段(1923-1928年):首次把几何内容与代数、三角等内容混合编写;第三阶段(1929-1949年):首次在初中开设实验几何课程.初中几何教科书的演变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几何教育价值观的对峙与调整是初中几何教科书演变的内动力;几何与代数、三角等内容混合编写应突出数学的"整体性";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需在实验与论证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7.
<正> 在英国,有组织的师资培训开始于19世纪初的“贝尔—兰开斯特制(Bell-Lancaster Sys-tem)”。之后,英国的师范教育在英国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推动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实质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从教会控制的“导生制”—→19世纪中后期国家干预下的“公助私立训练学院”—→19世纪末大学参与下的“大学走读训练学院”—→20世纪初地方教育当局直接参与下的“地方公立训练学院”。地方公立训练学院的诞生,意味着这一世俗化过程的结束,也标志着英国现代师范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选修课制度萌芽于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后来迅速传入美国等欧美大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许多中学开始实施选修课制度。综观当今世界各国基础教育,高中阶段集中单一的课程设置已基本不存在,普通高中大量设置选修课已成为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相似文献   

9.
历时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认为任何语言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是“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的有机结合。英语的发展经历古英语、中世纪英语、近现代英语和现代英语四个阶段。美国英语对现代英语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在语言、词汇、语法等语言系统的主要方面进一步剥离、演绎和发展了英语语言的基本结构。进入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英语,更是随着各种族文化间的相互渗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一、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专业发展的历史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始于1874年位于北京甘雨胡同的启明瞽目院——盲教育(即现在北京盲校的前身)。1887年,在烟台的登州(现蓬莱)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聋校。[1]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有人倡导智力落后教育,但并未建立弱智学校。那时特殊教育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欧美出现的教育科学研究运动是教育研究领域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运动它的出现与这个时期欧美社会新的发展和教育的深刻变革,以及人们对科学、科学与教育关系的认识有密切的联系。根据欧美教育科学研究运动中一些突出的事件加以划分,其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且每个阶段都有其显著的特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欧美出现的教育科学研究运动是现代科学研究思想和方法在教育研究领域里的初次运用和实践,其所关注的领域和所争论的问题值得今天反思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西方学术分科观念与方法日渐为国人所重视、接受。同时,西方历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纷纷传入中国,一些学者以近代西方史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观念、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学术。西学东渐之下,中国传统学术体系开始发生重要变化,一些新的学术研究门类开始出现在近代中国学术的体系当中,并最终发展为独立的学科。中国学术体系与西方学术体系逐渐得以对接。这是近代中国学术发展一种极为重要的现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兴起,也昭示了这一学术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英国是历史上一直被视为奉行“均势外交”的典型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步入了相对衰落的历史发展时期,逐步放弃了建立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光荣孤立”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参战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引起了国际关系的一系列调整。本文旨在论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与法国、德国和苏俄的外交政策上的一系列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14.
历时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认为任何语言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是“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的有机结合。英语的发展经历古英语、中世纪英语、近现代英语和现代英语四个阶段。美国英语对现代英语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在语言、词汇、语法等语言系统的主要方面进一步剥离、演绎和发展了英语语言的基本结构。进入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英语,更是随着各种族文化问的相互渗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达国家师范教育制度经历了几次明显的变化,依据师范教育制度自身的类型与结构的特点,可以将师范教育制度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前师范教育阶段(17世纪末之前);小学师资培养统一于中等师范宋的潮流(17世纪末-19世纪末);中小学师资培养统一于高等师范学院潮流(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中小学师资培养统一于综合大学潮流(20世纪中以来)。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回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的中国教育社会学分为三个阶段:孕育创建期(20世纪初一1949年),停滞沉沦期(1949——1979年)和重建发展期(1979——2000年)。从制度化的视角回顾三个阶段的教育社会学发展,对21世纪的教育社会学发展将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初教育实验的发展是循着两种不同的传统发展的,一种是整体主义传统,另一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实验教育学派开创的科学主义教育实验传统.本文集中研究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整体主义教育实验的历史发展情况.一、整体主义教育实验传统的形成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是教育实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18世纪安德鲁·贝尔发表了《一个教育实验》(An Experiment in E-ducation,1797),系统介绍了他所进行的“导生制”教育实验,同一时期,康德的《论教育》问世,从理论上阐述了开展教育实验的必要性.这两个事件的出现,标志教育实验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到19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18.
犤开拓与整合犦犤回顾与具体化犦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全球性的国际关系等四部分内容。具体分为:初步形成(14世纪—19世纪60、70年代)、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演变(20世纪以来)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也包括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冲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峙的局面;社会主义改革曲折发展,苏东剧变;民族独立后大多数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等史实。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崩溃。国际关系中分别形成两大集团、阵营对峙局面,两次世界大战,当前一国…  相似文献   

19.
华淑娟 《新高考》2007,(5):65-68
【考点指津】 1.全面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概况。 这一阶段总的特征是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但发展是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师范教育制度发轫于19世纪30年代,重大的师范教育改革也大体始于这一时期并经历了师范学校(1823年—19世纪末)、师范学院(20世纪上半叶)、大学教育院系(20世纪50年代至今)三大阶段。20世纪初以来,各教育流派学者关于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建议见仁见智,观点互异,各师范机构的改革活动也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些不同的改革建议和改革活动,呈现了不同的理论和价值取向,构成美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不同历史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