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管子》尹知章注二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子》尹知章注是现存《管子》最早的注本。本文认为:该注本出自唐睿宗时国子博士尹知章之手,后人为抬高其身价,改题为“房玄龄注”;《通典》在引用《管子》时袭用了尹知章注。尹注本《形势解》以下亡佚后,人们根据《通典》的相关引用加以补充,故其注文残缺不全。  相似文献   

2.
汉前诸说多视《管子》为道家之书,认为其思想合乎道家"南面之术"。本文通过对《管子》原文的梳理,发掘出管子"秉要执本"的法治观、"清虚自守"的德政观、"卑弱自持"的韬晦观,为汉人的说法作了理论上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先生遗札二通,为郭沫若因借阅陈免校《管子》钞本及丁士涵《管子案》事与业师潘景郑先生之间的通信,未曾公诸世。今夏,潘先生检寻行箧中旧时友朋书札,嘱予为之整理,郭沫若先生遗札即其中之一也。谨抄录于下:其一: 景郑先生: 六月廿六日复书奉悉。承惠假陈免校《管子》钞本及丁士涵《管子案》、《残案》二种,亦已於今日到手,谢谢。二书俟细读後壁赵。专 复 顺致 敬礼。郭沫若 七、二、其二: 景郑先生:承惠假陈奂手校《管子》抄本及丁土涵《管子案》残本。暑间曾携往北戴河校阅,以杂务牵累,未能竣事。日前始得勘校毕,谨…  相似文献   

4.
最近公布的上博藏战国楚竹书五中有《鲍叔牙与隰朋之谏》、《競建内之》两篇,本文讨论有关事件的年代与背景,并对简文几处疑难文字的释读提出看法。简文记有齐桓公祭祖告庙后颁发的一道政令,时间在公元前650年至前645年间。相关内容又见于《管子》,对于考察《管子》一书有关资料的来源具有参考价值。此次祭祀,齐桓公“身命祭”,“毋内钱器”,旨在以自身为质祷  相似文献   

5.
管子,原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管子是后人对其尊称。他的生年是在公元前723年[1],卒年在公元前645年[2]。他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外有代表作《管子》一书。《管子》一书是管仲为相四十余年的经济言论及改革实践的总结,之后齐国一些继承管仲经济理念的人把自己的思想也收录其中,但基本上是对管仲经济思想的继承,保持了管仲经济思想的大致轮廓,并在遇到新的经济情况时加以发挥。大约在战国时期,《管子》的思想体系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6.
巩曰国 《图书馆杂志》2006,25(12):78-80
关于《管子补注》的刊刻年代,前人论说多有不同。本文认为:《管子补注》的作者为明代江夏人刘绩,大约刊刻于明弘治年间。郭沫若认为该书是“辽人著书入金翻刻,金本入宋再被翻刻”,其所依据的宋讳、辽讳、金讳并不可靠;丁日昌、莫友之称其为元刊本,是将黄丕烈所说“元(原)版”之“元”误解为“宋元”之“元”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郭丽 《图书馆学刊》2008,30(2):125-127
《四库全书》缮录赵用贤本《管子》,参考《管子》前后篇文和其他书籍,对底本讹误进行校改,但又出现了新的讹误,主要是形近而讹,声同而讹。证明四库馆臣虽对底本进行了修订,但在抄写、校对过程中的疏漏使四库本《管子》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8.
《管子》一书包含丰富的社会舆论调控思想,涉及民众舆情的收集、利用、引导和控制等,且在齐国的政治实践中有所体现。《管子》的社会舆论调控思想,是其治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民主与法制这对矛盾范畴的张力和弹性。  相似文献   

9.
管子(前723-前645)名夷吾,字仲,又名管仲。从公元前685年被拜为齐国宰相起,到公元前645年逝世,管仲在齐国当宰相40年。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职业教育家,他不仅是中国宰相制度的奠基人,而且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管仲的言论和思想主要记述在《管子》一书中。《管子》一书约17万言共76篇,经典思想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0.
历来学者对《管子·轻重戊》中的"以商九州之高"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本文根据秦汉文字中"商"与"帝"、"啻"容易发生混讹这一现象,指出《轻重戊》"以商九州之高"之"商"当即"帝"或"啻"之误,整句话可释读为"以商〈帝(奠)〉九州之高"。  相似文献   

11.
刘如瑛教授的新著《诸子笺校商补》(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以下简称《商补》),灵活地运用了文字、声韵、训诂、校勘等知识,参之以语法、修辞逻辑之学,采取了多种方法和手段,对《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管子》、《晏子春秋》、《墨子》、《商君书》、《韩非子》、《孙子兵法》《吕氏春秋》等十  相似文献   

12.
吕俊平 《军事记者》2006,(12):49-50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文化遗产中,闪烁着东方文明智慧的文化成果可谓如汗牛充栋。其中,老子的《道德经》不可不读。这部我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以天地、上下,阴阳、动静的对立统一为例,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探索,是研究、解释宇宙间万事万物基本规律、基本法则的一本巨著,被奉为“致政之要范,治兵之要简,歧黄之要术,修身养性、立世做人之宝典。”《道德经》内容广泛,思想深邃。古往今来,有不少仁智之士致力于对它的研究。伊喜的《文始经》、管仲的《管子》、司马迁的《史记》、葛洪的《抱朴子》、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苏轼的…  相似文献   

13.
晁补之《鸡肋集》为晁谦之于其死后编刻刊行,然今发现其卷六十四之《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石君墓志铭》一文实并非晁补之本人所作,据清方履篯撰之《金石萃编补正》卷二之《宋故太常少卿石公墓志铭》碑文,当为晁补之岳父杜纯所作之文,今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4.
慧琳《一切经音义》(以下简称《慧琳音义》)是我国唐代一部集诸家训释佛经音义大成的佛典文献,也是汉语言文字学的一大宝库。清末学者杨守敬《日本访书志》称之为“小学之渊薮,艺林之鸿宝”,并非过誉之辞。《慧琳音义》成书以后,即受到好评,但由于中土久逸,研究尚无从谈起,真正对它进行研究是在清  相似文献   

15.
他人的生活     
与几年前风靡世界的另一部德国电影《再见,列宁》不同,《窃听风暴》并非是对昔日东德的怀旧之作,相反,它揭示了东德政权丑恶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郭丽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3):141-132
现今保存最早的《管子》,是南宋绍兴年间具杨忱《序》的浙江刻本。此本经文征明、黄丕烈诸位藏书家之手,传至铁琴铜剑楼,现存于国家图书馆。避讳从赵氏宗室的远祖到宋仁宗;用字多保存古字古义,颇有古本风貌;内容上能够补充明初刘绩《管子补注》本的不足;文字上能够订正明刘绩本和赵用贤《管韩合刻》本的讹误,对赵用贤本的刊印具有重大影响。清代学者陆贻典对此本评价甚高,并用以校对明刻刘绩本。  相似文献   

17.
《管子》的货币经济思想,是先秦管仲及春秋战国时间诸多学者的集大成,也是我国货币经济理论的开创者。《管子》在封建社会货币经济领域影响深远,其提出的国际货币、宏观调控思想等,在现代货币经济中仍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8.
关于《管子》杨忱本的刊刻年代,前人论说多有不同,本文认为:杨忱本《管子》初刻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又有翻刻,北宋本《管子》后来逐渐亡佚,西南宋翻刻本则保存了下来,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杨忱本”。  相似文献   

19.
管仲,春秋时期曾任齐国宰相,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理财家,他的治国思想以及经济管理理念一直为后人所传诵。管仲的经济思想在《管子》一书中,可窥见一斑。《管子》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丰富,蕴含着许多管理智慧和理财思想,其货币思想尤其发人深思,应用价值很高,是对中国古代货币流通与理财经验的精准概括和高度总结。  相似文献   

20.
郑晖 《大观周刊》2012,(10):62-62
《管子》一书,记载了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管仲的政治思想,内容丰富。除了政治谋略,其军事学说的成就不可忽略。《管子》中的《兵法》、《七法》、《地图》、《参患》、《制分》、《势》、《九变》、《小匡》、《霸言》、《小问》等篇中,阐述了军事方面的学说。其战争观、治军理论、国防建设、作战指导思想等方面皆有较为详尽的论述,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并且在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