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范凡著《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一书,注重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的调查统计,围绕图书馆学核心内容进行阐释,有着宏大而开放的学术体系,全面展现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的规模与特色,是近年来有关民国图书馆学学术史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该书继往开来,对推动民国图书馆学学术史研究,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研究》是一本优秀的图书馆学断代史著作。任家乐博士从职业化的角度研究图书馆学教育的历史,重视对金陵大学图书馆学教育史的研究,正视“满铁”图书馆学教育的历史问题,关注女性在图书馆职业化和图书馆学教育中的地位和趋势,是国内图书馆学界第一本公开出版的、不可多得的民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专著。《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研究》以丰富的史料和流畅的文字,完美展现了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突出成就和历史功绩,在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3.
刘亮  杨玉麟 《图书馆》2011,(3):64-67
民国时期是我国近代图书馆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30年来,相对于图书馆学整体研究的繁荣,有关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的研究就显得薄弱一些。本文对30年来有关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的研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概述,力图全面展现这一时期有关民国图书馆学思想研究的概况和脉络。  相似文献   

4.
<正>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A870001)基金资助的《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一书,近日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以民国时期出版的图书馆学著作为研究对象,从它们的产生背景、研究内容以及对当时和后世所产生的影响,来考察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在学术史上的独特地位,明辨其是非得失,以鉴古知今、继往开来。作为一部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述史,该书是作者范凡女士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反复锤炼而成的,将为民国时期图书馆学学术史的构建提供一块可靠基石。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晚清零星的图书馆学术思想著作,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大量出现,标志着图书馆学术已从萌芽阶段发展到繁荣时期.论文从分析晚清和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特征人手,揭示两个阶段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内在连续性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术发展的促进作用,指出晚清至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无间断的发展是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大量出现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是我国图书馆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图书馆学思想具有古典特征、外来特征和中国化特征。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又催生了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兴办,促进了图书馆学术研究的繁荣,推动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等种种原因,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国家图书馆同人译作成就斐然,1929年至1937年达到繁荣时期.翻译作品多以图书馆学与海外汉学研究为主,毕业于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同人是图书馆学著作翻译的主体,向达、贺昌群、钱稻孙等同人将欧美和日本关于中西交通史的先进成果译介到中国,为国内学者研究西域史提供借鉴,时事评论、文学作品和科普文章在译作中占有一定比例.民国时期同人的译作呈现出内涵丰富和取向多元的特征,是国家图书馆学术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表5.参考文献23.  相似文献   

8.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在我国图书馆学专业著作出版中一直处于数量第一的地位,是我国图书馆学专业著作出版的核心出版社。文章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三十年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为例,以十年为一个时段分析了我国三十年来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分布与研究特点,并就作者情况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尤其是抗战前,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及图书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兴盛阶段,与此相适应的是中国图书馆学期刊家族的迅速崛起。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民国时期,中国图书馆界共创办各类期刊130余种,其中图书馆学专业期刊达近百种,占总数的70%。这个庞大的图书馆学期刊家族的兴起,不但为  相似文献   

10.
选取《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一至四编)所收录的图书馆学期刊及民国时期三大图书馆学刊物——《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图书馆学季刊》《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的发刊词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刊词的撰写者和不同时期的内容特点,从发刊词的视角归纳出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期刊创办的九个缘由,并以此反观图书馆学期刊产生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期,在晚清的两种刊物上先后连载了两部图书馆学著述,一部是王国维翻译的《世界图书馆小史》,另一部是孙毓修著述的《图书馆》,但是这两部著述的学术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世界图书馆小史》对外国图书馆历史进行了最早的系统介绍,把中国学习国外图书馆制度的历史提早了一个阶段,是"中国图书馆学术书籍之滥觞"。《图书馆》被视为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结构的著述,被定位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图书馆学著述"。  相似文献   

12.
苏新宁 《情报学报》2007,26(3):373-383
本文是对2000~2004年间CSSCI所收录的21400多篇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论文标引的关键词以及这些论文引用频率较高的论著的分析成果。通过对五年中高被引论著的主题分析,以及论文高频关键词统计分析,总结了该学科研究热点,通过对各年度关键词数量上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本学科的研究热点趋势。  相似文献   

13.
对已有图书馆学学术成果的系统整理出版,一方面是对有价值的图书馆学研究成果的系统编纂和保护,为后人的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另一方面是图书馆学学科自尊和学术自信的体现,反映了图书馆学学科的历史发展和图书馆学人的学术贡献。进入新世纪,图书馆事业日渐繁荣,图书馆学人认为有必要对已有的图书馆学学术成果进行系统整理,先后整理出版了百年系列、文库系列、史料系列与其他个人文集。通过系统整理已有图书馆学学术成果,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图书馆学学术研究的优良传统,促进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研究的健康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20年举办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书馆学讲习会是首次全国性、大规模的图书馆员职业教育活动。会议为发展图书馆教育就尽快组建全国性的图书馆协会达成了共识,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开创了一种良好的范式,加速了中国新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进程,是新图书馆运动的一个重要的转捩点;会议催生了一批重要的图书馆学著作,对中国现代图书馆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在充分调研上海市"十三五"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发展基础上,对国内外学科前沿和学术热点进行归纳分析,结合实践进展和专家意见,形成上海市"十四五"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发展规划。文章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要求,根据上海市"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发展现状与学科特色,探究"十四五"学科发展的目标与路径,探索重点研究领域,推动学科创新发展,增强学科生态位、话语权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马恒通 《图书馆论坛》2003,23(6):34-37,99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是人们通过对图书馆的感性认识的系统抽象和升华而形成的系统理性认识,不直接与图书馆具体工作和具体行为相联系。图书馆学应用理论研究是基础理论在图书馆中的实际应用。所以,从本质意义上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不存在理论脱离实践问题,而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学应用理论研究也不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一些人之所以认为目前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不是理论本身存在此问题,而是这些人没有真正认识到理论研究的层次性和各层次的特征、目的和作用,把各层次研究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图书馆学家、编目大师戈尔曼的专业生涯和学术成就,以他的多部重要著述中的主要观点为例,详细解析了他关于传统图书馆学与现代技术的辩证理念,并探讨了戈尔曼的思想对我国图书馆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金敏甫对图书馆学术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稌年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29(1):117-122,95
金敏甫早期主要研究图书馆学术史,20世纪30年代后,他的研究方向全面转入到了编目学的研究。金敏甫明确了中国图书馆学术的起始期,并对中国图书馆学术研究进行了分期、归纳统计了图书馆学术研究的重点与方向,阐述了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在研究编目学的过程中,对中外编目史进行了分期研究,从学术研究角度,对图书馆字体的学术性和应用性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学本土化问题从图书馆学被引入我国之始就一直存在。虽然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本土化的过程依然非常艰难。主要原因包括:对图书馆学本土化的误解,国外图书馆学对我国的挤压,本土学者缺乏反省与批判能力,问题意识淡薄,学术环境的干扰。必须树立图书馆学研究的主体意识,自觉地在图书馆学学术活动和图书馆学学科建设中坚持本土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