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本次习作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内容。习作要求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表现一个人的特点”,这是对此前学到的“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的实践运用。本单元的习作教学不宜孤立进行,要充分结合教材,在单元整体内展开。学习这个单元的课文,在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人物形象的同时,重点聚焦在表达上,引导学生把握课文选取的典型事例,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语句上提炼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因此,在指导学生习作训练时,要反复利用教材支架,解决学生习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相似文献   

2.
<正>习作指导课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双向语言实践活动,在交流和表达中有效激发习作动机,确定习作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是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生已经学过如何描写一处景物、一个景点等,但按游览顺序描写景物特点的难度更高。为了让学生能根据习作要求有条理地描写多处景物,教师在教学时要扣准主题,教会学生运用该单元精读课文、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2011,(6):43-44
【设计理念】 “让笔下的人物会说话”是对应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所作的习作讲评课。学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写人的习作,但对习作中“人物对话描写”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晰。学生平时的习作,很少写到人物的对话;或者即使写到,表达形式也很单调,内容也不生动。为了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对话、写好人物对话,我们结合“人物描写一组”,从小处着眼,把“让笔下的人物会说话”作为这次讲评课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抓住人物特点进行语言描写。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三篇讲读课,一篇自读课,各课的学习重点各有侧重。但无论怎样,写小说,重在写好人物;读小说,自然就要体会作者怎样刻画人物。单元教学要求指出了两点:“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描写人物的方法”。但环境是为写人服务的,人物离开了环境,也就没有了立足之地,没有了性格形成的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因此,我认为两个问题实际上可归纳为一个问题作为本单元的教学突破口,即“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是“叙事散文”单元。五篇课文中除《听潮》是“抒情散文”外,其余四篇都是叙事散文。学习本单元后,学生要了解叙事散文的特点,理解散文的结构、语言。这是该单元的教学要求。三篇讲读课文《背影》、《记一辆纺车》和《听潮》的学习重点分别是:叙事散文的特点,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以具体事物为线索组织材料,记事与抒情相结合;抓住景物特征描写事物,通过讴歌大海的壮美抒情。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议论的基础,情感的载体——对事物的叙述和描写,准  相似文献   

6.
<正>设计思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第一板块“交流平台”呈现了本单元选文中的三个例句,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明贬实褒”的方法表达对人物或事物的感情。第二板块“识字加油站”让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识记汉字。第三板块“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三项内容:第一题让学生体会十个以物喻人的词语的含义,第二题让学生体会冒号的用法,第三题让学生体会语气词的表达效果。第四板块“书写提示”安排了句段的书写。第五板块“日积月累”的内容为唐代罗隐的诗《蜂》。  相似文献   

7.
<正>【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本单元围绕“人物品质”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文言文二则》《黄继光》《“诺曼底号”遇难记》《挑山工》四篇课文,所写内容都是人物,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的方法,侧重情感体会。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侧重人物的品质感受。落实“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是教学的重点,要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发现人物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并能够受到人物品格的感染。  相似文献   

8.
【设计思路】 《穷人》是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力求从小说文体的特点出发,以“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人物内心情感”“对小说中的情感价值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小说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为基本教学目标,兼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学习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练习在品读细节描写中感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关注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为训练点,以期让学生清楚阅读小说要关注的要点,习得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习作内容是“形形色色的人”,要求学生选择典型事例,能够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因此,教师要在梳理教材序列、立足学情、明晰难点的基础上搭建读写结合桥梁,借助范例、语言范本、微课等手段,以具象的形式突破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任莉 《师道》2012,(12)
一、"目标性"与唤醒言语表现动机 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这是在学习了三篇写人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习作训练,此时学生已从课文中学习了写人的基本方法——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反映人物的特点.但理论还不能联系实际,他们不能灵活地学以致用,需要教师引导如何观察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上课伊始,在引导学生确定好人物特点,选好事例后,为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通过亲自置换角色让学生进行直观观察.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第二次考试》是农册第二单元的一篇阅渎课文。这学期的讲读训练,要求在前三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培养记叙能力。第二单元作为重点单元,以记人叙事为主,记叙中又运用了议论、描写、抒情的方法。因此,这也应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还应结合单元后面知识短文《谈谈散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提高他们阅读和欣赏的能力。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首先要从这个全局考虑。其次,要考虑这篇课文的实际。(1)《第二次考试》一文中,尽管陈伊玲和苏林教授都是文章的主要人物,但中心人物是苏林教授。让学生明确中心人物与中心思想的关系,这对指导学生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来确定中心人物,确定文章的主线是很重要的。(2)这篇课文主要运用了描写的方法。文章对陈伊玲的描写,有些是直接描写,有些是通过苏林教授(也有其他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而间接描写的。对陈伊玲作间接描写,既是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又是刻画中心人物苏林教授的需要。让学生明确这种间接描写的作用和方法,可使学生写作记叙文时,除注意运用直接描写外,还能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中心思想。关于散文知识的教学,可以通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的比较教学去完成。鉴于此,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可以确定为: (一)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根据中心思想确定中心人物和文章主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以“作家笔下的人”为专题。编者意图之一就是让学生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写作中学习运用。在《回顺·拓展七》“交流平台”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3.
<正>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包括《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三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内容都属于民间故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2022年版课标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中对第三学段学生的要求是:“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优秀文学作品,走进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学习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视角引领学生阅读,可以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位来展开。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三个立足”,一是立足学生生活环境,让数学学习有氛围;二是立足学生数学经验,让数学学习有基础;三是立足学生内心渴望,让数学学习有动力。只有做到这三点,数学教学才能真正达到以生为本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正>【教材分析】“我的动物朋友”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内容。本次习作要求是“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这是继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这一表达要素的提升。二、三年级写过“我想养小动物”“介绍国宝大熊猫”,学生已经习得了一些写动物的方法。和以往描写动物习作不同的是,本单元习作创设了三种不同的情境,并鼓励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强调要根据交际和表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正>“学写传记”是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该单元的教学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本阅读,文体以回忆性散文和传记为主,主题与生活的回忆和对他人有益的人相关,内容述说生命历程中难以忘怀的经历,或表现崇敬人物的性格与精神。第二部分是写作训练,需要学生学习并运用传记写作技巧。本单元的文章都是学生学习写传记的绝佳例子,在让学生了解人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传记的意义和掌握传记的基本写法,由此完成写传记。第三部分是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习作话题是“猜猜他是谁”,这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第一次习作练习。教材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二年级写话的基础上自然地进入习作练习。上课一开始,我用游戏引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课堂学习。本节习作课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依据学情,我在学生学过的基础上作了一个提升:不再猜班里的同学,而要试着猜一猜其他人物,如课本中的人物、课外书中的人物、通过电视或新闻认识的公众人物,所以我将“猜猜他是谁”变为“再猜他是谁”,借助预学单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持续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打开了思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持续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8.
正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以"作家笔下的人"为主题的第七单元,编排了《人物描写一组》《金钱的魔力》以及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的《刷子李》三篇课文。编者的意图,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至于应该体会和学习运用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教材的"交流平台"及配  相似文献   

19.
本单元是小说单元,而小说重要的是要写好人物。本单元教学突破口应选择在“怎样写人”上,准确说就是:“塑造人物性格,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按说,学生进入初中后,已接触过一些小说。但由于编者的侧重点要么是让学生从再现生活画面的写人记事中去了解生活,要么是对记叙要素的掌握;要么是为了把握记叙的详略繁简。所以要使学生真正了解小说的特点,在一般记叙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怎样写人”,继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学会怎样把握小说情节,怎样结合背景把握深刻思想意义,培养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这一单元的教学有其承前启后的重要性。这是选择“怎样写人”为突破口的理由一。  相似文献   

20.
一单元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及设想本单元五篇课文都是写人的记叙文,记叙各有侧重,文章的主题也不一样,但五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思想性较强。因此,本单元教学要与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结合起来,通过课文的学习,启发学生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努力为建设四化掌握过硬本领。课文教学中,要强调写人的记叙文的一般写法,让学生掌握顺叙、倒叙、插叙等记叙方法。本单元教学可采用读、写结合的办法,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人物的记叙文。本单元教学课时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