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孙君习 《考试周刊》2010,(13):58-59
教育是立国之本,立人是教育之本,通过立言以立人,是语文的基本目的与任务。语言不仅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而且是人的生存条件与存在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语文活动就是人的一种运动,离开“人”,“言”无从依附;离开“言”,“人”难以自立。  相似文献   

2.
论语文课程目标的人文性内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现代教育中的“人文性”指的就是与“物质性”、“功利性”相对的“精神性”。人文教育就是与功利主义教育相对的精神教育,是与职业性的、为未来生活作准备的实利主义教育相对的“立人”教育,是培养“精神成人”的教育。人的精神是有不同层面的,“精神成人”就是人在不同的精神层面逐渐成长的过程。相应地,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目标也就体现在以下不同层面之中:精神的第一个层面是情感,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人文目标的基础性因素。精神的第二个层面是道德意识,道德教育是语文教育人文目标的重要内容。精神的第三个层面是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目标的重要方面。精神的第四个层面是审美,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最高的人文目标。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和永恒主题,因此教育应该以“立人”为中心,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也是立国之本,蔡元培先生、鲁迅先生都提出过这种主张。钱理群先生则从语文教育入手,强调立人教育理念。但是多年来,我国教育的着力点始终停留在追求升学率上,必须予以匡正。  相似文献   

4.
洪宗礼先生的语文教育“链”思想既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的训练和培养,也非常重视“情感与价值观”的渗透和培育,充满“教文立人”和“学文立人”智慧的宝藏。对学生而言,就是在“深读”“提炼”“思辨”“痛苦”“迁移”的历练中自然、渐进地培育和提升人文素养。语文教师要正视现实,勇于担当,用好教材,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局面的改变,关键之一是教师语文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 树立“语文立人”的教育目标、言语本位的教学观和语文教学的实践观,同时着力构造“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兰炼一校的“立人教育”已经在兰州市教育系统深入人心.只要谈起“立人教育”,大家就知道这是兰炼一校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立人教育”注重对师生“仁、信、智、恒”的培养,通过立德立行,使每一位师生成为更好的自我.实施“立人教育”必须落到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当中,必须渗透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这样才会使每一位师生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在学校“立人教育”的指引下,学校的课堂教学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7.
名师工作室     
刘金玉 《中学语文教学》2021,(3):F0003-F0003
“守正立人”是刘金玉所主持、领衔的省、市语文工作室(含来自全省80多个核心成员,一般成员若干)多年来的不懈追求。“守正立人”这一理念的内涵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教育宗旨,牢固树立“没有学不好语文的学生”的思想,教语文应该教的,学语文应该学的,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全面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真正实现语文学科育人的目标,积极培育具有家国情怀的现代中国人。  相似文献   

8.
郭平 《现代语文》2007,(4):103-103
常听人说,教师需要点教育理想。许多人都不以为意,想必也是情理中的事情,因为目前许多老师认为教书无非就是让学生上个好大学。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这,我真觉得是该洗洗脑了。所有学科教师无不如此,语文教师尤其应该有点教育理想。人们常说,立言先立人。立人是立言的基础。把语文教好,与教学生做人是一条路道上的任务。离开“立人”之道而专钻“言语”,恐怕就有失语文教育的根本。语言里有什么,我们该强化学生对言语极其强烈的敏锐力,能够较快捷地把握“言语内核”,这“言语内核”包涵的就应该有学生发展需要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9.
萧惠 《现代语文》2007,(7):101-102
一、时代背景现实需要创新可能 “立人”教育在我国乃至世界教育中都处在重要的位置,各国都把它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国家教育部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高中阶段要求中明确指出: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里明确提出了立人教育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就是"立人",这是整个教育的中心.在各科教育中,语文教育更是以"立人"为其目的,即以"促进学生的健全、和谐全面发展作为其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语文教育研究者应更多地从语文教育的培养对象即学生的立场和视角去打量和研究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梳理了语文教育家洪宗礼先生写作教育的思想框架。分析指出.洪宗礼写作教育的内核是“立人”,他主张从探索写作教学的基本序列入手,从阅读教学中寻求支撑,紧紧抓住“引写”这一关键,始终立足教“活”写“活”的理想境界,实现写作教学的根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立人。“立人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但主导力量是教师。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是良好学风的前提和保障.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基于这样的认识.上海市莘格高级中学在“立人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欲立人先立己”,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树立自身威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队伍.挺起学校“立人教育”的脊梁。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应指向学生长远的未来人生,即促进其可受用一生的阅读习惯和写作技能的不断内生。阅读教学的自救之路在于“正本”,即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高品位阅读能力;而写作教学的成功法门在于“清源”,即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的写作与生命言说逐渐合体。语文教育的内生指向在于“立人”,即为未来社会立有丰厚语文素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4.
高职鲁迅作品教学突出鲁迅“立人”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在现实中,一方面我们看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渴求,另一方面也看到他们身上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入发掘鲁迅的“立人”思想并对学生进行“立人”思想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李秀 《中学教育》2012,(3):5-11
在当代语文教育家中,钱理群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历,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语文教育观。他提倡语文教育要以"立人"为中心,将人文精神充分渗透于语文教学实践当中。在这样的核心理念的指导下,钱理群逐渐将"立人"的思想应用到了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了"为精神打底"的语文目的观,"人文与开放"的语文教材观,"回归经典"的阅读教学观,"发现与对话"的写作教学观。系统分析并探讨钱理群语文教育观的内涵,积极吸取其语文教育观中先进的思想及成果,将会对推动语文教育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立人"主旨与现代语文教育发展方向相一致,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直接被国家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所吸收,胡适的语文教育思想对同时代的语文教育家研究语文教育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美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课是小学各门课程中占时最多、美的内容最丰富的课程,将美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是小学“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主线。小学语文是渗透美育的重要学科,将美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重在“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那么,如何将美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呢?  相似文献   

18.
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原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它主要体现在“因文明道,因道悟文,文因道存,道因文显”二者是统一整体的两个方面,我们应该道不离文,因文明道,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训练之中。  相似文献   

19.
“立人教育”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吉首大学近年来提出的一种高等教育理念范式和实践形态.其核心在于培养人、塑造人以及成就人.抓好教学中心环节,盘活校园文化资源,建立校内外实践创新基地,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等是实现“立人教育”路径的最优化选择.对此路径选择的意义: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彰显,促进文化传播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吉首大学开展“立人教育”获得的成功经验:应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类型、规格、数量等,利用内外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可以推广到其他民族地方高校.开展“立人教育”也面临着挑战:所处地域环境较差,经济基础薄弱,教育设施滞后,办学理念较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  相似文献   

20.
俞平 《学前教育》2022,(17):I0001-I0004
江苏省无锡市立人幼儿园创办于2013年9月,作为一所教师平均年龄仅30岁的“年轻”幼儿园,2014年6月成功申报为“江苏省首批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园”。我们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以“尚美立人”统领办园宗旨、园所文化和课程理念,提出教育以儿童的美好生活为中心,管理以服务教师的教育教学为中心,推进教育实践的系统变革.坚持发现美好、共建美好、相生相长、立己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