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宏观上来看,媒体内部创业早就开始了,我们从2013年的一系列收购案例就能窥见一斑:传统媒体上市公司纷纷以大手笔出手收购网游,先是浙报传媒收购杭州边锋和上海浩方,后是博瑞传播收购漫游谷,再后来就是凤凰传媒收购上海慕和网络.即便是“坚定不移干报业,风吹浪打不动摇”的大众报业集团,也开始由报业集团向传媒集团和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转变.  相似文献   

2.
地铁报的价值认知和空间发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兴媒体冲击下,报业颓势尽显.在此背景下,作为免费报的主流形态,地铁报的发展吸引人的目光,一方面,欧美地铁报已初具规模,成为欧美报业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在于地铁报不同于其他报种的运作模式.其潜在运营价值和空间有待发掘.  相似文献   

3.
韩冰 《新闻传播》2012,(2):160-161
产业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经济类报纸"(中国产业报协会会长曹恒武)。据中国产业报协会统计,目前,我国有120多家产业报,其中近百家由中央机关和各部委主管主办,20多家为地方厅局创办,产业报在我国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近几年,随着报业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加上都市报和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产业报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产业报如何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中站稳脚跟,谋求生存与发展呢?本文试图通过对产业报历史沿革、自身缺点等方面的分析,对产业报的发展方向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刘景来 《传媒》2006,(8):32-34
"报业寒冬"论虽说有些耸人听闻,但报业市场面临非报产业前所未有的挑战却是不争的事实.在报纸媒体的历史转型时期,战略发展问题比任何问题都重要.只有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和处理目前报业内部发行市场上出现的无序竞争,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迎接挑战和创新发展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5.
面对下行压力,报业曾将目光投向社区报,但社区报在一些城市试水后又归于沉寂。移动互联新时代,社区是否还有再挖掘的价值?尤其是当京东、阿里等开始落地布局社区便利店、抢占最后一公里时,地方类都市媒体对社区的掌控之路在何处?齐鲁晚报从2017年开始,依托齐鲁壹点客户端,开始探索"智慧社区"的布局,为未来社区市场开辟了一块试验田。  相似文献   

6.
杭州,西子湖养育的城市. 西子湖赋予杭州人温文尔雅的性格和如水般的灵动特质,这也正是当前杭州报业市场竞争的最大特点.表面上看,几家报纸间的竞争温文尔雅、不温不火,然而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报业红海其实一直暗流涌动,在传统报业竞争格局无法打破的情况下,杭州报业开始在互联网、广播电视、户外媒体、手机、电子阅读器及其他新型传播领域展开新较量,将杭州报业竞争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7.
几天采访下来,十几位杭州媒体负责人谈及最多的就是报业的"全媒体"战略.怎样在报业层面进行全媒体布局?如何建立相应配套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更好地落实全媒体战略?报业发展的剩余空间在哪里?杭州报人的想法与实践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8.
报纸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体介质,也许未来有一天不再成为主要的信息表达介质.然而,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五国,以及快速发展中的第三世界来讲,我们不能断言报纸命运已将终结. 国内,继都市报创造辉煌之后,专业财经类报纸异军突起,中等城市报业竟争开始升温,地铁报、社区报等免费报纸开始引领风骚. 报业的生存与发展仍在曲折中继续.报纸这个已有的媒体平台,还有很多尚待我们挖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新旧媒体融合,报网互动是"排头兵",从第一批传统报业建网站,已走过十余年.摸着石头过河,报业领军人在实践中形成以我为例,探求趋势的报网互动观.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报业在融合发展中走过了前所未有的艰辛历程,许多地方报媒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前举步维艰.如何破除报媒困局,重塑报媒影响力,是当前报媒从业人员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大多报媒并非坐而论道、坐而待毙,而是纷纷主动出击,积极应对,他们在融媒体运作尚未寻找到可以广泛推广、卓有成效的模式之时,更多地运用起互联网思维,对"内容生产"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和定位,立足于地方媒体的传统优势,整合各种资源优势,铸造品牌活动,在报业的寒冬中砥砺前行,大有所获,让人为之一振,也唤起了人们对报媒影响力重塑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2004年7月18日,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推出.2004年底,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联合重庆移动,重庆联通推出了<重庆晨报>、<重庆晚报>和<热报>手机上网版.2005年1月,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杭州移动合作推出彩信报,它以<杭州日报>、<都市快报>和<每日商报>为主要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2.
以资源整合促集团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业集团化是报业经济活动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报业产业化进程达到一定水平的标志. 研读美国新闻史会发现一条较清晰的主线,媒体之发展史即媒体并购史,也就是从小而散的媒体小业主向大而强的报阀集中垄断的过渡史.在中国报界,从报社到报业集团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是报业发展和"新闻改革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时代迅猛发展,新媒体大潮无远弗届。传统的纸媒需要寻找突围之路,这是每一位新闻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城乡导报为例,见证区域媒体走过的融合发展之路。城乡导报是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一家子报,创办于2004年11月,是利用原余杭日报人财物资源创办的一家主要面向余杭区市场的区域性报纸。10年来,坚持新旧媒体融合,内容贴近百姓,与受众生活"融入"作为办报理念以及以此理念为支撑走发展之路,传统的纸媒在融合中实现了"第二春"。  相似文献   

14.
方立明 《传媒》2018,(1):29-31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以报兴业,要强化技术创新和互联网思维,用经营管理提质增效支撑报媒融合发展、转型升级,推动报媒在内容建设、渠道拓展、平台搭建、管理革新等方面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以"效益报业"托举"品质报业、素质报业",从传统业务范式中突围,促使媒体服务向互联网延伸,变读者为用户,实现影响力"变现",提升传媒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始终坚持构建一流的传媒集团,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引导主流舆论的作用。今年以来,杭报集团进一步强化业务创新探索。从报网互动走向报网融合;从特色媒体走向品牌媒体;从打造品牌记者到培养多媒体数字记者;从记者下基层到报纸走出去。近年来,面对新媒体汹涌而来,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没有简单割裂,而是做了一些探索创新,以整合新、老媒体间的优势功能,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扩大影  相似文献   

16.
高峰 《青年记者》2016,(26):105-106
目前,全国报业发展整体态势不乐观,都在探索转变转型.作为报业大家族中的农民报一直艰难跋涉,大环境下的广告经营也处在下滑中.农民报本身就是弱势媒体,如再不实现转变转型,长期积贫积弱,影响力不断下降,恐怕真成了媒体“鸡肋”,党报功能发挥不出来,农民和市场不认,存在的价值就真的无足轻重了.紧跟社会经济改革发展大潮,尽快实现农民报自身的转变转型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下半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后,全国400多家县市区域报保留了48家,《萧山日报》是其中一家。2004年1月正式加盟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标志着其开始由地方党报转型为市场化运作的县市区域报,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加盟杭报集团8年多来,《萧山日报》坚持一手抓好品牌媒体建设、做大做强主业,一手抓好报业经营、发展传媒产业,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经营模式,拉长产业链条,实力不断增强,报业不断壮大。这是一个颇具启示意义的过程,也是报业提升发展"天花板"路径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现有的1938种正式报纸中,行业报就占1129种。品种繁多、种类齐全的行业报是中国报业市场的一支有生力量,但在现实激烈的报业竞争市场中,行业报逐渐被边缘化现象突出。1国家电网报是一家仅有8年多报龄的行业类媒体,被誉为电网企业的"人民日报"。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机关报,它把脉电力行业特点,立足草根视角,让内外行都能看门道,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高。把脉电力行业报道特点报道要想成功,关键在于取得读者  相似文献   

19.
王原 《新闻知识》2001,(8):42-42
随着西安本地报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在种种作用刺激下,流动售报模式 1998年席卷全城,各行各业风光无出报社之右。然而 2001年 3月,业已走形、渐渐混乱的流动售报引发西安市政府宣布,禁止一切街头流动售报。一月之后,首批更新的 40个邮政报亭摆上街头,邮政报亭开始大规模重新回到报业零售市场。此时,评价流动售报模式的功与过、预测西安报业零售市场的走向显得较有意义。   作为市场准入标准之一的流动售报,由华商报社引入西安后,很快得到同城媒体跟进。虽然仅仅生存了两至三年的时间,却显示了巨大的市场威力。   首先一点就…  相似文献   

20.
肖雅 《传媒》2017,(21)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受众的阅读习惯,将受众向用户转变,颠覆了传统媒体的"游戏规则".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冲击,传统报业的广告量呈现"断崖式"下滑,报媒休刊的不在少数.那么,报媒如何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如何更好地融合发展?这是传统媒体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实践的研究,探讨了传统报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以期为传统报业的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