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案件报道是当前报业的一个热门题材,法制类的报纸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案件报道上大作文章,非法制类的报纸也想方设法介入重大案件的报道行列。 何以形成如此局面?从案件报道的客观效益上一分析,我们就不难看出其中之奥妙。 纵观案件报道,它至少有四个方面的优势。其一,具有极其广泛的读者群。案件是人们日常生活矛盾冲突达到一定程度的外在表现,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社会现象,它的发生、发展、造成的社会危害、案发后的侦查破案、调查取证、法律诉讼、开庭审理,常常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报纸凭借传播速度快,读者面宽的优势,常常成为…  相似文献   

2.
法制类报纸报道离不开案件报道。笔者所在的中共广西区政法委主办的《广西政法报》,除了一些重大案件作为要闻稿发外,还按案件的不同类型设置不同的报道专栏、专版,如:法制焦点、权益关注、经济与法、华夏要案、法制生活、律师广角、律师在线、法海观潮、以案说法等。案件,是指有关诉讼和违法的事件。案件报道属于社会新闻的范畴,是社会新闻中的法制新闻。由于案件报道是曝光社会的假、丑、恶的一方面,其在新闻中的特殊性、重要性,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和震动,以及在新闻实践中其涉讼新闻侵权的比例的增多,有必要引起法制类报纸的新闻记…  相似文献   

3.
滕抒 《新闻三昧》2005,(3):26-27
案件,是指有关诉讼和违法的事件。案件报道属于社会新闻中的法制新闻。由于案件报道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和震动,因而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显得既特殊又重要。近年来,随着社会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在新闻实践中涉讼新闻侵权的比例增大。因此,新闻记在进行案件报道时要特别注意以下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江苏省十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古斌代表在发言中提出:当前要强化对民主法制的正面宣传,减少对恶性案件过多过滥的报道:这个建议提的很有针对性,笔者认为不少媒体不仅要认识到对恶性案件报道前一段时间存在过多过滥的问题,还要通过总结找出这类报道中存在的需要改进之处。要提高案件报道质量,首先要强化媒体的责任意识,记者、通讯员和编辑要认真研究如何改进和提高案件报道质量其次,对恶性案件报道不仅媒体上数量要减少,而且篇幅要压缩.一般不要过细报道侦破案件的全过程.不需要搞有闻必录式的报道,不允许以欣赏态度报道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一再次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恶性案件,写出精品报道稿,配发必要的言论稿,力争报道一次恶性案件能收到开展一次法制教育的效果,不断引导和帮助受众提高法制意识和识别能力,产生震慑坏人的威力。  相似文献   

5.
郭荔苹 《新闻窗》2012,(5):114-115
案件报道是媒体法制宣传的重要手段,在打击、震慑犯罪,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倡导社会公平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一直以来,案件报道作为电视媒体的宣传内容,对社会正义具有正面效应。但是同时,负面效应也因此而生。电视作为社会影响最大的媒体,它对案件报道的优势更是明显,受众吸引度也更大,同样所产生的正负效应也就更突出了,例如孙伟铭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党和政府反腐败力度加大。一批批大大小小的腐败分子纷纷落马,伴之而来的是媒体对此类报道的日渐“繁荣”。无论是广播,报刊、电视、还是有着“第四媒体”之称的互联网,职务犯罪案件的报道部占据显要位置和相当比重。笔长期从事一档纪委与电视台联办的专业栏目的采编工作.曾采制过大量职务犯罪案件的专题节目.在此,就这类报道的“个性”把握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案件报道在揭露违法犯罪、宣传法制精神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处理不好,也容易给当事人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所以,记者和媒体既要有较好的法律知识功底,同时也要有新闻职业道德与操守,要有良好的人文理念,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案件报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对社会公众进行良性导向、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案件报道是政法报道的主要内容之一,具有揭露违法犯罪、警示世人、教育公众的作用,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 案件报道的新闻线索通常来自公安机关、法院和检察院.然而,这些办案机关日常办理的案件不计其数.随便拿来一个案件,是否都可以报道呢?当然不是.要搞好案件报道,首先就要弄清楚那些案件有必要报道.  相似文献   

9.
徐迅 《新闻三昧》2004,(8):52-53
展开健康的批评,是新闻的重要功能。笔主张:“批评要抱有善意,避免针对法官个人的品行和学识。”这是媒体案件报道的第九条自律规则。新闻批评应当抱有善意。这一原则不仅限于案件新闻,它还应当适用于所有的批评性报道和评论。  相似文献   

10.
周刚 《新闻通讯》2009,(10):22-24
案件,是媒体报道特别是法制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这里所说的案件,是广义的案件,包括刑事、治安案件,腐败案件以及突发事故等等。  相似文献   

11.
江汉超 《中国记者》2015,(3):110-111
案件报道从本质上讲,是为传达司法正义。但与每一件重大冤案错案相伴的,几乎都有媒体的"连带"失实报道。案件报道为何会"连带"失实,如何规避?本文从内因外因分析原因,并提出审慎、专业和严守操作规程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徐迅 《新闻三昧》2004,(6):46-47
谈到新闻评论问题,可能是媒介报道与司法公正冲突中最典型的领域。尽管媒体与司法在新闻采访、报道中都存在一定不同意见,然新闻评论领域却是分歧最多、最尖锐的部分。因此可以说,能够较好地解决案件新闻中发表评论的规则,就可以较好解决媒体与司法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龙文彬 《新闻窗》2006,(2):55-56
随着以法治国方略和民主政治的推进。法制新闻报道已成为当今媒体市场竞争赢得受众的一个热点,特别是一些有影响的案件新闻更是让记者趋之若鹜。因此,如何把握舆论主旋律,提高报道艺术,防止负面效应,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成为当前改进案件新闻报道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3篇获奖作品采写前后的剖析,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法制新闻深度报道是法制新闻本身的要求,也是当代弘扬中国法治精神的重要手段。法制新闻是通过对典型法制案件的报道发挥媒体的社会功能,基于此,本文从法制新闻与深度报道的内容入手,以国内著名的法制节目——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节目作为分析对象,说明目前我国法制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现状,并研究法制新闻深度报道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推动中国法制新闻深度报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案件报道是个老话题也是个热点难点问题,需要媒体严格把握。它既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案件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也关系到媒体自身的规范和媒体报道的新闻伦理问题,关系到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一些刑事案件报道进行例举分析,明确刑事案件报道的原则和规范,进而提出加强和改进刑事案件报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法律与百姓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案件报道已经成为媒体新闻报道中广为受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些典型案件的成功报道,不但可以有效地吸引受众的眼球,在新闻传播中产生轰动效应,而且能够引发社会各界对于相关法律问题的深入思考,促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但由于案件报道涉及的内容非常专业和复杂,容易出现纰漏或造成一些负面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广电传媒,还足平面媒体,法制新闻占有量越来越大。众多的案件和纠纷报道评折对揭露腐败、打击犯罪和宣传法制、维护社会公正在社会上所起的作州也越来越大。闲此,法制报道也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仔细梳理大量法制报道,我们不难从中窥视出媒体在法制报道中的角色“尴尬”,如何纠正媒体在法制报道的角色问题,需引起传媒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徐迅 《新闻三昧》2004,(11):54-55
笔曾在一线从事法制新闻报道18年,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即准确是案件报道的灵魂。这里所说的准确,包括事实准确和法律准确两大组成部分。如果说“事实准确”是所有新闻报道所共同的基本要求,那么“法律准确”则属于案件报道或法制新闻所独有。在法律准确中,可以细分为法律术语、法律条、法律逻辑和法治精神四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张燕 《新闻世界》2012,(3):23-24
在信息高度透明,信息发布渠道多元化的语境下,独家新闻十分难得。面对公开审理的案件报道,要使其独有更为不易。本文从深化案件报道的三个方面,结合新闻实践,探讨如何在同题同质化的普遍现象下,使同一案件报道做得独特,有深度。  相似文献   

20.
案件,是媒体报道特别是法制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这里所说的案件,是广义的案件,包括刑事、治安案件,腐败案件以及突发事故等等。对案件的报道,多年来媒体做法不一,社会褒贬不一。有的对其视如至宝,拿出大量版面加以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