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绘画是儿童表达情感的手段之一,对儿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总体来看,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的绘画能力差距不大,也不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影响留守幼儿绘画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幼儿监护类型、监护人受教育程度、家庭物质环境支持、外出父母关注程度、幼儿园课程资源等.可以通过营造绘画环境、培养幼儿绘画造型能力、丰富幼儿绘画体验等手段提高幼儿绘画能力.  相似文献   

2.
滕黎 《教育革新》2010,(4):74-74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幼儿喜欢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意愿,在涂涂画画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因此,绘画在幼儿健康成长中的作用不可低估.组织幼儿绘画活动,重视活动过程,科学地辅导幼儿绘画则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多数教师在组织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时。往往忽视了幼儿的情感体验,不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在对幼儿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不能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客观的评价。为了让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应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把绘画活动融人到幼儿的生活中.以幼儿自评为主、教师进行总结评价为辅。合理地组织大班幼儿的绘画活动。  相似文献   

3.
严莉 《考试周刊》2014,(78):185-186
绘画是幼儿表达内心世界、创造性地反映对事物的认识与感受的一种手段。部分幼儿对绘画表现出烦恼、厌恶等情绪,这直接影响到幼儿艺术教育的效果。所以,探讨如何激发幼儿对绘画学习的兴趣,便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本文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理论依据,结合教育实践,从情感沟通、组织方法和联系生活等不同方面,阐述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正一、幼儿绘画教学模式构建背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明确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绘画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绘画活动的模式直接影响着幼儿能力的发展。具体地说,在绘画活动中,要以幼儿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师要  相似文献   

5.
美术绘画活动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术绘画活动是培养和训练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幼儿绘画过程中,一些家长和教师容易忽视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一味鼓励幼儿为了“形似”而绘画,其实这是错误的。实践证明,儿童绘画作品是幼儿情感和爱好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幼儿内心的真实写照。绘画是幼儿心理、人格、情绪等方面的表征,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了儿童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幼儿美术绘画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非常罩要。  相似文献   

6.
<正>大班幼儿的表征是一种记录和回忆,他们尝试通过绘画表征将生活、游戏、运动、学习的场景进行回忆和思考,并在加工和创作中使其跃然纸上。而教师的表征画是幼儿与其深度交流的一种方式,是教师读懂幼儿行为、走进幼儿内心世界的有效途径。针对说教痕迹较重、游戏趣味较轻、联系生活较少的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教师可以借助表征画摸底幼儿的安全认知,拓展最近发展区,在听、看、思、说、画中为幼儿开启多重感官体验,以认知冲突强化过程体验,以抽象的绘画表征延展生活经验,让安全知识和技能真正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7.
绘画是幼儿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正确指导幼儿绘画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格外重要。本文将通过对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大四班18名幼儿(9男,9女)的观察,结合5~6岁幼儿绘画发展特点,绘画教育现状分析及对5~6岁幼儿主题绘画过程的实践观察,运用观察法和作品分析法,为教师组织幼儿绘画教学活动提出教育建议,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儿童绘画具有二维的平面化特点,但这种二维是重叠的二维,即其形式虽是二维,但其内容却是超时空、多视点的,表现出一种带有强烈主观意见的多维性,反映了儿童对世界的独特认知与丰富感受,是儿童天马行空的想像与随心所欲的表现结果.通过对比正常普通绘画教学与依据幼儿绘画多维空间表现特点实施的教学实验干预,本研究发现成熟和教育都是影响儿童绘画多维空间表现水平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儿童的知觉水平、情感体验、老师创设的自由表达环境、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与策略等.为促进儿童绘画多维空间表现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充分利用和激活幼儿与绘画主题相关的经验,应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材料调动幼儿一切感官,挖掘其艺术直觉,应注重幼儿的自我表达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幼儿富有个性的艺术情趣,应多让幼儿欣赏现代艺术作品,鼓励幼儿发现自己的作品与大师作品的相似之处,增强他们自我表达与表现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蔡巧治 《新疆教育》2012,(4):136-136
在幼儿教育中,审美的发展主要是通过艺术教育,即美术与音乐教学活动来实现的。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手段。审美教育主要借助各种艺术,如绘画、剪纸、泥工、歌曲、舞蹈等形式为施教工具,通过艺术教育达到目的。在传统的幼儿美术、音乐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让幼儿学习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而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情绪情感体验、兴趣、观察力、创造性、想象力等的培养及个性素质的形成往往被淡化或搁置。在教学实践中以教师的主导替代幼儿的主动,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更多地为幼儿提供主动体验、自主探索的机会,抑制了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幼儿的绘画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支持,如生活经验﹑美术专业知识﹑技能技巧﹑材料等方面的支持同时还要关注幼儿自身的因素,如性格﹑生活认知水平﹑情感变化﹑兴趣需要等心理因素密不可分。只有把握幼儿绘画心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才能适时适当的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1.
幼儿借助绘画活动,可以表达自己对生活、事物的态度,是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手段。但绘画教学往往受传统模式的影响,教学方法多采用老师示范、幼儿模仿的固定模式,教师的范例束缚了幼儿的创造性思  相似文献   

12.
孙丽辉 《宁夏教育》2003,(11):21-21
近几年,我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种幼儿园的开放性绘画教育活动。这种绘画教育注重拓宽幼儿绘画活动的空间和丰富幼儿的绘画内容,引导幼儿自主绘画,大胆想像。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幼儿的绘画活动呢?一、更新教育观念绘画活动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根本目的,而不是简单的绘画技能的传授。幼儿画画,完全是一种游戏,一种能够感到快乐的活动。他们全然不知要画得怎样才好,只要自己快乐他们什么都可以画。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理解水平和幼儿绘画能力发展的特点来选择和安排绘画内容和学习顺序。一般以幼儿熟悉的或喜爱的事物为出发点,引导幼儿…  相似文献   

13.
幼儿教师情感素质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教师的教育活动过程不仅仅是智力活动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的情绪变化,无论欢乐与忧伤、疑惑与惊异、宽慰与愤怒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幼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及幼儿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教师情感素质的特殊教育功能是由其职业性质所决定,它直接影响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一、教师情绪情感对幼儿思维活动的维持和调节作用情绪惰感是伴随人的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幼儿的情绪随着认知的  相似文献   

14.
在进行幼儿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主,想象是智慧发展的基础,幼儿绘画教学是一门偏重于学生个人思考和思维拓展的学科,能够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全面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绘画以鲜明的教育形式带给学生足够的感染力,逐渐促进儿童对世界的总体认知,达到激发学生审美意识的效果,并且能够通过自己创作的作品来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作为关键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文馥教授提出的“自主性绘画”,是一种新型的科学教育方法,它着眼于幼儿的创新,强调幼儿自主,尊重儿童画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优化教师的指导作用。我班的绘画特色活动尝试绘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整合、与幼儿的生活结合、与幼儿的情感融合,着眼于发展幼儿的个性,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些引导幼儿自主性绘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美术教学是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手段之一,特别是对发展幼儿想象力起着更加突出的作用。绘画教学中“主题画”占有很大比重,教学时是刻板简单地灌输绘画技能,还是同时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开始我和许多教师一样,认为就是教绘画技能。而所谓绘画技能,就是教幼儿把教师的范画临摹得一丝不差。例如教画“鱼”,那么要求幼儿画的鱼,头朝那个方向,尾  相似文献   

17.
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在两年多课程探索与研究中,发现目前幼教中存在不少误区,如集体教育活动中,教育目标单一,教育方法、手段与教育目的不符;家长、教师较偏重幼儿认知、技能发展,相对忽视情感、社会性发展;为了发展幼儿某种技能而牺牲幼儿整体发展的现象还存在着。这...  相似文献   

18.
幼儿艺术教育与其他各教育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代教育趋向整体化模式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将艺术作为中间环节把各领域协调、融合成一体.而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将情感教学理论运用到幼儿艺术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当中,在实施的过程中重情、用情,而以是否生情作为其评价的标准,最终实现幼儿健康快乐发展和全面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焦军 《陕西教育》2007,(5):22-23
语文教学是极富情性化的活动。它既承担着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又负载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担。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往往是教材中的认知与情感因素的挖掘,而不能足够重视教师情感因素对教育教学的作用。而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应用科学,知、情、意、人格、情感、性格、心理品质等多方面因素都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情感提出了很高要求。可是,日常教学中,我们都重视研究教师的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而对教师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却注意不够,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说,长期以来,大多数课程的重点,越来越趋向以牺牲情感目标为代价,而只集中在认知上。其实,情感比认知更重要,情感是认知的内驱力,所以,语文教师的情感特征问题在当今创新教育、课程改革中越来越值得研究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是幼儿园专门以发展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其核心是做人教育。由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三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