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由特色课程教学看到中国传统音乐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影响: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增强了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影响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了文化涵养;增加了义务和责任;增强了民族爱国之情,增强了对生活的热爱,增强了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西方音乐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音乐带来了影响,从而引起了许多业内人士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视,并进一步系统化地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关于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领域也不够宽广。对记谱法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关联进行分析和探讨,砂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古琴音乐文化的影响”,和“对佛教音乐文化的影响”来审视我国传统音乐的文化背景 ,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阐述了历史各时代的文化背景 ;儒、道的“和”之音乐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影响至深。阐述了我国古代“和”是一音乐的最高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与中国传统音乐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引发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冲突与融合。对于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全球化给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要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立足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必须走继承与创新、借鉴与融合之路。据此,本文提出了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音乐的历史悠久,传统中国文化对传统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音乐作为特定时代的生命表现,它总是特等文化的产物。离开了文化这个本体音乐就难以得到深刻的感受和阐释,难以见出丰厚的底蕴和活力,同时也使自身的发展失去本源性的根据和动力"。音乐的发展总是带有特定历史时代的影子,总是难以逃脱文化对它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传统音乐,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愈发增强。传统音乐文化拥有国外音乐文化无法比拟的厚重历史和文化魅力,是我国音乐文化教育的基础,为我国高校音乐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关于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如何弘扬传承音乐文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研究》一书给出了许多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20世纪以来深受西方音乐体系影响,孩子们的审美活动视域里,缺少对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根的认识,树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课题研究基于在中小学音乐课堂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传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目标。对所属地域内传统民族音乐以"生命之美"为主题,择取适合中小学生课堂学习的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作品内容,研制文本、影音、歌舞、非遗传统项目等地方、区域、校本音乐课程资源。探究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音乐课堂内外教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和实施方法,推动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育人、文化、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让我们优秀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变迁中发声,后继有人。  相似文献   

8.
张超 《知识文库》2023,(6):35-37
<正>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教师对于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主动选择与尝试,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文章通过文献法、观察法等方法整理归纳小学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与策略。就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来说,主要有四点: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实效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使命感。结合音乐教学规律,简要阐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1)介绍音乐背景,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2)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传统文化魅力;(3)加强乐器教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国传统音乐一词的内涵变化进行阐述,进而认为宏观的文化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对这一学科的研究有指导作用;音乐学的分支学科-"民族音乐学"对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影响最大,音乐史学的成果也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互为现照.  相似文献   

10.
刘玉秀 《天津教育》2023,(15):147-149
<正>中国有五千年历史,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音乐艺术。近年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作为一门具有艺术特征的学科,逐渐受到重视,而随着传统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也认识到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为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可以将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相融合,在丰富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11.
本土音乐引入中小学课程,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需要,是音乐文化教育的需要,是维护全球文化生态平衡的需要.本土音乐引入中小学课程要弘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要符合时代精神.本土音乐引入中小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加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逐渐确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音乐教育内容的主体,建立起属于中国本土的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上下五千年,所谓中国文化,乃是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起始于封建社会,其精髓在于中国古代文人传承下来的诗歌音乐。中国古代文人音乐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表达出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对理想的追求,抒发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艺术追求的崇尚之情。中国古代文人对音乐的创作和追求,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的历史,对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就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为背景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进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中国音乐教育是在欧洲音乐教育体系影响下建立起来的传统教育模式,严重疏离了与自身传统音乐文化的联系.应该重视继承发扬传统音乐文化,逐步建立独立的、完整的中国音乐价值体系,用中国自己的民族音乐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回族作为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民族,其音乐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本文以伊斯兰音乐为背景,论述了伊斯兰音乐对回族传统音乐的形成的历史渊源关系。从回族的族源、回族的分布特点、伊斯兰教与回族,伊斯兰宗教音乐对回族传统音乐的影响以及什么是伊斯兰音乐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伊斯兰音乐对回族传统音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朝鲜族传统音乐与朝鲜半岛的传统音乐有相同之处,又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本文对中国朝鲜族传统音乐的分类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也试图指出其中存在的若干特殊性的问题,以及中国朝鲜族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的特点,并全面整理归纳中国朝鲜族传统音乐的特殊结构类型。透过对朝鲜族传统音乐的分类研究,探求中国朝鲜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部分特征,并以此作为中国朝鲜族传统音乐文化系列研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如何藉由翻译西传是学界鲜有问津的问题。本文从中国音乐典籍、儒经乐论的西传、音乐民族志以及中国音乐学术论文的国际交流中追寻翻译的踪迹,并由此梳理国乐对外译介史,指出译者的认知水平、身份与动机、所处的社会背景对中国传统音乐译介的影响,并从中得到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中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应依靠"以史为鉴,主动译介"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西方音乐人类学家率先对城市音乐文化进行研究,城市音乐人类学作为音乐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诞生。受此影响,中国音乐人类学学者亦不再局限于对民族民间音乐、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而开始逐渐关注在城市化浪潮中呈现出的多元城市音乐文化。本文对中国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现状进行分类总结和归纳评述,期望城市音乐文化得到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以便共同推动中国的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8.
由于目前世界各地上的信息流通性大大增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也产生了更多的交流和融合。在音乐艺术领域同样受到了外来音乐潮流的很大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应当多多的加入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元素,本文将具体分析如何在高校的声乐教学课堂上,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融合,希望为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各种外来文化纷纷传入,许多新兴文化在本土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收到了不小的冲击。同时,信息传播方式增多、速度加快,固有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部分民众鲜少接触传统,中国传统音乐面临如何传承、发展的严峻形势。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承之路,使得中国传统音乐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符合民众的欣赏需求,立足于世界民族音乐艺术之林。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之路在秉承中国传统音乐本身所固有的特征的前提下,一方面借鉴外来音乐文化精华不断丰富、完善自己;另一方面,加强研究、宣传与教育,提高中国传统音乐工作者在理论、实践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矛盾的艺术,被人们讨论和研究,它贴近大众生活,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最自然的反应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所以音乐表达也更加质朴、随意。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下,衍变出一种独特演唱技法,并具有东方色彩的魅力,所以我们要明确传统音乐文化对流行音乐的重要意义,要拓宽传统音乐文化对流行音乐演唱技巧研究的丰富性认识,从而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进一步推动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