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谱写私人藏书的新篇章——永康市藏书者协会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美珍 《图书馆杂志》2001,20(12):30-31,43
永康市藏书者协会(以下简称“藏协”)成立于1998年8月,是经民政部门审核批准具有法人资质的民间群众团体。业务主管隶属市文化局,办事机构设在市图书馆,并由图书馆具体安排开展正常活动及有关业务。协会现有会员80余人,均是有一定藏书量和藏书特色的私人藏书家。1 “藏协”诞生的必然性1.1 私人藏书的普及化永康地处江南,鱼米之乡,文化之邦,唐代佛教的鼎盛,北宋道教的中兴,南宋儒教的发展,造就了永康深厚的文化底蕴。改革开放后的永康,文化积淀的才智首先运用于经济的开发,于是个私经济特别发达,个私经济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85%,个私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腾飞,带动了文化的繁荣。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工商业主对藏书的热衷,有力地推动私人藏书发展。永康的私人藏书势头很  相似文献   

2.
中国藏书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藏书家层出不穷,尤以江浙一带居多.据吴晗《江浙藏书家史略》统计,自晋至清末,仅以私人藏书家计,就达399人,其中海宁有藏书家38人.蒋氏便是这海宁钟灵毓秀之地崛起的藏书世家之一,其家族有 200多年的藏书历史,藏书者达十余人,藏书量最高时达20余万册,并建有多处藏书楼.在历经了收藏、出版和护书的艰难过程后,蒋氏后人在解放初把所剩的十余万册古籍捐给国家,为图书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论元代私人藏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洪权 《图书馆》2001,2(4):8-12,19
本文比较了元代和北宋、南宋私人藏书的数量和藏书家的人数,指出元代私人藏书在两宋的基础上,略有发展;揭示了元代私人藏书家的社会身份、元代私人藏书家的地理分布及对明清私人藏书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论述了元代藏书家对私人藏书的保存、利用,元代私人藏书散佚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古代私人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中国古代私人藏书的发展情况,分析秘惜所藏的原因及其利弊,古代私人藏书旋聚旋散、流传有序的规律;论述了古代私人藏书在区域上的分布情况,以及江浙地区成为全国藏书中心的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私人藏书家极其重视藏书印,因而,在中国印学史上,它占有独特的地位。本文结合藏书印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充分概述了古代苏州藏书家的藏书印,对于我们了解吴文化,了解文献的收藏和流传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湖南省双峰县,有一座晚清时代建筑,这就是近几年才被人们关注的曾国藩故居"富厚堂藏书楼".经确认,富厚堂藏书楼总计藏书达39万册,以藏书数量之多,内容之精博,成为清朝最负盛名的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江南最大的藏书楼.从对曾国藩家藏书籍史料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曾国藩在治军、治学、治家的同时终生致力于收藏的另面人生,可见曾国藩藏书思想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7.
试析魏晋南北朝的私家藏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晋南北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国家分裂,战争频繁,社会混乱的时期,但民族融合,宗教盛行,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也在不断地进步,处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的私人藏书也得到一定发展,写本书与私人著述的发展直接推动了魏晋南北朝私人藏书  相似文献   

8.
藏书价值观是藏书活动的指导思想,直接决定藏书特色.官府藏书是为了以帝王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用的,私家藏书主要为了私人(到一定程度就成为民众)用的,官府和私家两种藏书价值观的互动导致了文献从皇家向民间的流动,越来越接近藏书的天然目的藏为之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私人藏书家极其重视藏书印,在中国印学史上,藏书印占有独特的地位,藏书印随着藏书建设事业和篆刻艺术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多彩,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关于藏书剔除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书剔旧是藏书发展和调整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最近我馆对中文藏书,逐架逐册进行了复审、鉴选,经过几个回合,最终剔除了该剔除的书。通过这一实践,笔者对藏书剔旧有了一些想法,参阅有关文献以后,归纳出了几点意见。一、藏书剔旧的理由和依据 1.藏书发展超过目前图书馆的书库容量时,新书上不了架,而一些内容过时、价值不高、使用率低的图书却滞留在架上,造成了图书馆馆藏空间失去平衡。尽管扩大馆舍可以缓解这个矛盾,使藏书空间与非藏书空间有个较为合理的比例,但是进馆的新书是源源不断且无止境的,而馆舍的扩建是有限的,因此,藏书剔旧的理由是不言而喻的。 2.任何图书馆的藏书都是长期积累起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藏书中的一部分逐渐成为观点有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官府聚书、书院藏书、私人藏书、藏经目录四个方面对元代藏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私人藏书在保存和传播我国古代文化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在回顾各代藏书家“储书供众”的思想和藏书家开放私藏的具体事例基础上,简要总结了私人藏书致用开放的方式以及影响,从而了解我国古代私人藏书的致用与开放。  相似文献   

13.
小议藏书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历史上的藏书家作为中国文化史中的一颗瑰宝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继承、发扬光大发挥了十分特殊的贡献。他们节衣缩食,典衣当物,为求一典籍甘愿竞折腰,他们所痴迷的却是那一册册散发着墨香的图书,他们的职业道德可歌可泣。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历代藏书家流传下来的那些独具特色的藏书印。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藏书主人在自己购置的  相似文献   

14.
江西私家藏书的特点浅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西的私人藏书活动历来发达,特别是在文化中心南移的宋代,更是达到了顶峰,其藏书事业紧随浙江、江苏等省,在全国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5.
明清随着云南文化的发展,云南文人名士尤不可仆数,私人藏书成为了云南古代藏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私人藏书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色,并对云南文化的传承和继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任长贵 《兰台世界》2012,(21):70-71
汉代私家藏书具有广泛性、致用性和传承性更强的特点,汉代政治稳定,为私家藏书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保证;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为私人藏书发展提供了条件;汉代统治者重视教育,激励了私人藏书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晓芬  赵艳斌 《兰台世界》2013,(19):122-123
<正>中国的藏书之风从周代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兴盛,中间虽有所起落,但是作为文明大国的中国,藏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人墨客的普遍喜好。历史上,藏书形式在早期只有官方藏书一种形式,在春秋战国时期知识普及以后逐渐出现了私人藏书。之后经历了秦代的焚书坑儒以后,汉代逐渐恢复了对民间的书禁,民间藏书开始发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为我国公私藏书的转型阶段,藏书开放思想占据主流地位.藏书家围绕服务社会、服务民众,提高全民素质这一目的孜孜以求,私人藏书与国家、学校藏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推动学术研究、弘扬中华文化、保存珍贵典籍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两宋时期,由于江西经济、化教育事业勃兴,其私人藏书亦盛极一时。介绍了宋代江西有影响的私人藏书家的事例,并对其藏书来源及管理特点作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20.
隋唐私家藏书继魏晋南北朝私家藏书之后有了新的发展。民族统一,国家昌盛,文化教育事业的空前发展,这是图书事业得到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隋唐私人藏书主要分布在长安,洛阳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