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阿丁 《小火炬》2008,(Z1):5-6
"我来自海峡的西岸,我来自海峡的东岸。""因为阳光海峡,我们心手相连。"富有诗意的宣言拉开了2007·阳光海峡——两岸快乐小天使活动营的序幕。此次活动由福建省广播电视集团、少先队福建省工作委员会、台湾东森媒体集团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2.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省为依托.北连“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东与台湾一水相隔的区域优势所构成的经济区。文章主要运用“优住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效益”等宏观经济理论。从系统分析的观点,论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后,对地方制度实行了一项重大改革。1913年,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府,改州、厅为县,县直隶于省。在各省之外,新建了四个相当于省的特别区:绥远特别区,原山西长城以外地区和内蒙古河套内外盟旗;热河特别区,原直隶承德、朝阳二府和赤峰直隶州地,以及内蒙古昭乌达、卓索图二盟;川边特别区,川边、滇边毗邻西藏等处;察哈尔特别区,原直隶口北道诸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察哈尔八旗和绥远部分地区。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开始有“市”的设置。1914年,北京成立“京都市政公所”,1921年,广州设立“市政…  相似文献   

4.
有些东西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伊斯坦布尔(Istanbul)。 伊斯坦布尔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地跨欧亚两洲的城市,她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东端,扼黑海咽喉,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作为欧亚两洲分界线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从伊斯坦布尔城中穿过,将这座古城一分为二,海峡东岸的新城区与西岸旧城区让新与旧、  相似文献   

5.
宣传时代主旋律,是社会主义媒介的基本职责,积极创新主旋律题材报道。更是都市报“主流媒体”意识觉醒的必然选择。“海西”建设作为福建发展的主旋律,《海峡都市报》在十七大前后连续推出两组“海西”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在报道的模式、视角、写作风格等方面积极创新。《海峡都市报》创新主旋律题材报道,是优化报业结构、追求主流化、强调以受众为中心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正>黑海海峡航行制度问题,曾经是近代国际关系中争论得最多、持续时间最久的问题之一。近代“海峡问题”作为“东方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搞得非常混乱。涉及“海峡问题”的资料和著述很多,在一篇文章里要弄清“海峡问题”每一阶段争论的内容颇不容易。本文只能对黑海海峡制度的历史变迁作一综合考察,并对“海峡问题”的实质作一定程度的揭露。  相似文献   

7.
皇城与郭区是中国古代都城空间结构的最主要分化,城、郭关系从原来的“以西为尊”、“坐西朝东”的空间结构模式,转变为魏晋南北朝后的“坐北朝南”、东南西三面郭区围绕皇城的空间结构模式,并且从原有的“多宫殿”制逐渐转化为“单宫殿”制.最终,形成外城围绕皇城、皇城围绕宫城,具有棋盘格式中轴线布局的“重城式”都城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8.
一、“钉死说”的由来与发展 《辞海》中关于多松年的条目全文是这样写的:“多松年,(1906—1927)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旗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北京蒙藏学院读书时,曾积极参加反对学校反动当局的斗争。为内蒙古最早的革命刊物《蒙古农民》编辑兼发行人之一。1925年秋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任中共察哈尔特别区工委书记。1927年代表绥察二区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返抵北京,正值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绥察党组织遭受破坏,环境异常  相似文献   

9.
《西藏教育》2010,(10):17-20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对口援藏省市及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政府及教育系统的艰苦努力和广大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下,2009年,随着最后4个县通过自治区“普九”评估验收,全区74个县(市、区,含双湖特别区,以下同)域全部完成“两基”攻坚任务,  相似文献   

10.
“南洋海水到处,都有华人足迹”。隔着浩瀚的南中国海,在遍布华侨的东马来西亚婆罗洲沙捞越的西岸,矗立着一座年青、繁荣的城市,它就是该州第三省省会——诗巫市。今日的诗巫高楼耸立,商业繁荣,交通发达,同它早期那荒凉僻静、人烟稀少的不知名小镇形成了鲜明对照。它的繁荣与发展融进了黄乃裳与无数华侨的血汗。  相似文献   

11.
在海西建设中,三明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打造闽中总部经济圈。三明总部经济的发展与现代物流业发展密不可分。总部经济可以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物流需求并促进其竞争能力的提升;现代物流业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强化总部经济内外部的协同能力,推动总部经济发展。对此,三明可以通过培养现代物流服务意识,建设现代物流交通网络,发展第三方物流,推动总部经济的形成;发展总部经济,做大三明现代物流业规模并提升其质量。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福建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快,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培养出大量合格的技能型紧缺人才。但是,在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力图对福建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现状、师资队伍质量、学校管理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几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培育福建旅游精品 服务海西经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武夷山、闽西南土楼、鼓浪屿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的战略定位,提出打造福建旅游品牌,服务海西经济建设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探讨了双方产业互补的可能性,并从闽台文化产业交流和合作的角度,在政策环境、合作平台、资本市场、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推进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研发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海西地区的研发经费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为正,但其研发人员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海西地区江西的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为正,而福建的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韩国政府建设的“信息化村”模式,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发达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使韩国农村进入了发展新时代。借鉴韩国“信息化村”的建设模式和经验教训,分析了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部分的福建省的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提出了政府主导、推动示范村建设、发挥院校教育资源潜力等措施,以进一步推动福建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两岸一中"与台湾海峡经济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海峡两岸十几年来经贸发展迅速,台湾经济与祖国大陆经济关联密切.正在形成的东亚经济一体化"10 1"和"10 3",将进一步削弱台湾的经济竞争力,台湾经济只有融入祖国大陆经济才有出路,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反分裂国家法>已经从法理上确认要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由海峡东岸的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以及浙江南部、广东东部、腹地江西中东部地区构建成的台湾海峡经济区,也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提出一个“先行先试”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新战略。为了促进新战略的发展.从乡镇企业财务人才的培养着手,从目前乡镇企业财务人才不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乡镇企业成本核算及成本核算机构,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对现代乡镇财务人才的培养思考,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就如何培养乡镇财务人才以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发展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提出为福建省经济发展营造了更好的有利的国内环境。人力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主动力,其体系的构建必将成为支撑整个经济区的发展的主心骨。福建省人力资源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人力问题的解决及对策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