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新课标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让学生 "做数学"而不是教师"教数学"。在数学教 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把现成的数学知识"教"给 学生,而应为学生提供必要材料信息,让学生通过自 主、合作、探究把所要学的知识给"做"出来。 诚然,从数学学习的本质来说,学数学就是"做 数学"。可是,作为现实的课堂教学,它却是立体的、 多元的,关注数学学习的本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当 我们以一种理想的"做数学"的心态来诠释数学教学 时,就很可能陷入一种误区,从而偏离真正的数学学 习。 下面就以我教学"时分的认识"的经历为例,来 谈谈这方面的感受。 "做"出来的失败  相似文献   

2.
声音     
<正>最近,一直在做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江苏教育》(教师发展)"团队建设"栏目恰好有不少文章可供学习,常常给我一些启发和感悟。在2018年38期的"团队建设"栏目看到了赵志英老师的团队案例《我幸福因为我是其中一个》,让我想到前不久聊到的一个话题。这之前,我和一位名校长谈学校教师团队发展时问道:"学校到底做了些什么,才能让教师主动抱团发展呢?"她说:"用学习来武装教师,用理想来激励团队。"乍听好像很理想化、不切实际,细细一想又有道理。也许物质比理想来得更直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教给学生的是"是什么"、"怎样理解"、"如何解答",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的教师抱怨"这道题我在课堂内讲过三遍,结果他们还是错!"问题在哪呢?其实这样的教师只注重了讲,忽略了引导学生对"错"的总结、分析和纠正这一教与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傻"老师     
在我们学校,许多班主任是纪律、卫生、学习、安全月月讲、天天讲,效果并不理想.班主任可不可以"退居二线",让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呢,我突然冒出了一个"傻"念头.  相似文献   

5.
一都说教育是神圣的,但不知今天说起"教育理想"还能让多少教师砰然心动。对"理想"这两个字,我们不是说得太少,而是缺少一个前缀词——"我自己的"。我们应该有"我自己的理想"。我一直相信,教育理想从来不是教育家的特权,也不只是贯彻国家或者学校的精神。我以为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有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憧憬,唯有如此才能称得上一名合格的教师。因为教师的作品是"人"。教育是在创造未来。人总是把自己觉得最好的东西留给  相似文献   

6.
瞿颖 《江西教育》2022,(8):22-23
2017年5月2日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却是我一辈子都会记得的日子.这一天,我怀着激动、忐忑、紧张的心情走进丰城中专,成为教师行业中的一员.在我以往的认知中,教师应该是受人尊敬、高高在上的,家长和学生都会敬之爱之的,但在职业学校当老师的体验打破了我固有的想法.虽然才短短4年,但学生给我的"泪"、学校给我的"累",都让我刻...  相似文献   

7.
许多人都认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没有升学压力.置身于这一领域已有十二三个年头,认识"火车头生"让我感到职业学校的老师很"苦";看清学生的"底线"让我感到职业学校的老师很"酸";发现学生的"亮点"让我感到职业学校的老师很"甜".  相似文献   

8.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9.
常常听到教师反映,每周凝聚着教师辛勤劳动的"家长园地"并没有换来家长的驻足观看,说明"家长园地"的吸引力不大.那么如何让"家长园地"留住家长的脚步,让"家长园地"生动活泼起来呢?我尝试着从"三性"入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学毕业那一年,怀揣着"教师梦"的我兴致勃勃地投身于我一直向往的教育事业,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与其他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一样,有理想、有追求、有热情,更有干劲,但是我面对的学生不是我想象的那么优秀.他们是职业高中学校的学生,一般是因为自己在初中时没有好好学习,上重点高中、考大学无望才来到职业高中的.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理念]小学生的自我认识首先是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开始。教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活动,借助同伴的力量来进行。本课以心愿卡牌为主要工具,辅之以表达性艺术治疗的绘画技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帮助学生探索自我,让学生联结"理想中的我",将爱自己、欣赏自己具体化。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心愿卡牌进一步具体化认识"理想中的我",通过比较"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  相似文献   

12.
好久没有进新教师了,今年由于老教师的退休以及教师的临时调动,学校分配了6位教师,为了让这六位教师能尽快地适应学校工作,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特别重视新教师的每次第一,尽量让他们做到"眼高手低",努力让他们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日常行为规范是学生的"无字之书"、"无言之教",它对于学生起着激励、示范和熏陶的作用.作为学校师德建设第一责任人的校长,有责任让教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引路人.如何规范教师的行为?校门口的礼貌线及教师"晨间进校问候"的缺憾,引发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感悟"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很想把这种思想传达给老师,便以"走上幸福的教科研之路"为题作过一次讲座,但是有些老师颇不以为然。后来我想,幸福的感觉其实需要自己去亲历、自己去寻找、自己去感悟,那才有可能获得真谛。多年来,我努力在教育科研这条道路上进行不懈地探索,一点一滴地积累着属于自己的关于"幸福"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新上任的语文老师第一堂课布置的作文是《我的理想》,刚在黑板上写完标题,下面就唉声叹气.老师很吃惊,就问一个学生:"为什么你会有这种反应?"学生说:"老师,您是让我说真话吗?"老师回答:"当然要说真话."学生立即说:"我觉得这个作文题目太可笑啦!"  相似文献   

16.
持续半年的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10月31日结束了,我没有去看过世博会(当然,我不后悔没有去看过,这起码使我避免了产生看过以后更大的后悔),一些去看过世博会的人们可能还沉浸在兴奋之中.但是,2010年11月15日下午,也就是世博会结束后的半个月,上海市一幢高层公寓起火,造成58人遇难的后果,再加上最近媒体上连篇累牍报道的、也是我等"城市人"感同身受的诸如就业压力增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能源短缺等"城市病",一时之间,让我感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提法即使不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也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理想.可话又说回来了,哪里能让生活更美好呢?  相似文献   

17.
研究"好教师"的特征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研究者既可以直接观察教师的行为,也可以阅读教师本人撰写的专业论文,但真正有效的路径是让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自传或个人生活史,让有关"好教师"的个人知识在教师的个人生活史的叙述中间接地显露出来。从大量的教育自传中,本研究得出基本结论认为:好教师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那个教师"对我好";二是那个教师"有激情"。  相似文献   

18.
李幸民 《考试周刊》2007,(31):135-136
从理想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等)到实践课程(教师基于自己的经验、学生实际等进行的教学实践),再到获得课程(学生通过课堂所接受的),这中间出现了两大落差,而处在其中的教师是关键。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决定了学生"获得课程"与"理想课程"的距离。毫无疑问,新课程中,寄存着中国人的教育理想。这项课程份量很重。  相似文献   

19.
冯莉莉  周申立 《文教资料》2008,(20):139-140
本文主要探讨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师的独特性、情绪生活教学法、记忆法、诗词意境法和信息反馈法五个方面进行"移趣"、"添趣"、激趣"、"怡趣"、"找趣"五趣的尝试.指出趣味教学实质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达到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学无定法,教无定法,评价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的好坏关键是看教学效果."走班"教学模式往往是学生走班 学习,教师固定.而我校开展"教师合作走班"教学模式是教师走班教学,学生固定班级."教师合作走班"教学模式目的是让 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得到共享,让学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教 育和发展,符合政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