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丰盈的过程。语言建构,是语文教育的四大核心素养之首,是文化、思维、审美之根。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汉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习汉语学科的民族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中表现出来的语言品质,是学生在汉语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意识与情感。所谓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体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3.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新课标")提出了"个体语言经验"这一概念,是放在"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下。新课标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但现今资料都没有提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高一学生刚升入高中,还不能完全适应高中复杂记叙文的要求,在语言建构与运用过程中显得捉襟见肘,左支右绌。从前面的两次作文训练来看,学生作文缺乏细节描写,没有场景感。  相似文献   

5.
赵贝贝 《作文》2022,(Z4):54-55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与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在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师生可以借助课文篇目这个学习资源,抓住文本语言的特征,在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作者等诸要素之间开展丰富的言语活动,体会作品语言的精妙,认识到“特定的言语形式”传达出“特定的情感内容”,学习作者言说的奥妙与智慧,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版课标在“语文核心素养”中这样诠释“语言运用”:“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小学第二学段更是倡导学生尝试运用积累到的语言材料进行表达与交流。因此,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发掘教材中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并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感知其表达形式和规律,在读写迁移中发展和提升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何谓语言运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课程标准关于"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这样表述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当前部编本语文新教材已陆续投入使用,新教材注意在语文课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一条通道,积极拓展课外阅读,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并努力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获得解决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问题的能力.新教材格外重视程序性知识,诸如阅读策略等,目的是让学生学了之后能自主建构知识.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该着眼于思考和实践如何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情感。”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版课标在“核心素养内涵”中指出:“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可是,在日常的调研活动中,  相似文献   

11.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从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角度,提出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核心素养的建设。四个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核心,它彰显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强调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与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要求学生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  相似文献   

12.
教师应以“致用”理念为指导,立足课堂教学,研制学段“语用”教学目标,选择“语用”教学内容,构建“语用”课堂教学基本课型,引导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积累语言、建构语言、运用语言;同时拓展课外知识,拓宽语言运用的时间和空间,创新语文实践活动途径和方式,开展“全域性”“全人化”的“语用”实践活动,通过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创设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主动积累、梳理、整合,掌握语言文字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地运用,并能凭借已有的言语活动经验进行阅读,从中获得信息、学得知识、提升能力、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杭州师范大学王崧舟教授说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仔细一想,教了这么多年语文,从字词到句式,再到篇章,方方面面还真没离开过这四点。我们备课中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这四点的直接诠释。其中最基础的莫过于语言的构建与运用。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①。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也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过程,教师在创设的学习情境中不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一、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  相似文献   

15.
<正>【任务群解读】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属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在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积累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构建了素养型课程目标,强调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内容以“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六大学习任务群呈现,是语文学科最本质的育人力量,成为语文育人的方向旨归。  相似文献   

17.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指以课文为凭借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习得语言,形成能力。从语言学习与运用的角度看,就是要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那么,如何摒弃旧有的教学观念,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通过课文内容学习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进而通过相应的语文实践发展语言呢?  相似文献   

18.
张彩娟 《教学考试》2024,(19):70-73
<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品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2023年新课标Ⅰ卷在第17(3)题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名句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它排在六大任务群之首,是“语言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以汉字为轴心,通过观察、分析、整理,从“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开始,到“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由此再进一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并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有效交流沟通,为其他任务群的学习奠定基础。(王崧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20.
阅读和作文是两种不同的能力。从语言角度来看,读是知识的积累,是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认识能力,写是知识技能的运用,是阅读的继续、延伸和发展;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读是一种内化的吸收,写是一种外化的表达。由此看出,读是写的基础,写是以读为前提,两者同是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实行阅读教学和作文训练相结合的“双轨运行”,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实现知识的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