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个名句出自北宋周敦颐所写的《爱莲说》。周敦颐,北宋时志向高远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今湖南道县人(公元1017年—1073年),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太极图说》《通书》《掘赋》《爱莲说》等。《爱莲说》是周敦颐在地方为官30多年,清正廉明、洁身自好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何为君子     
唐先钜 《教师博览》2005,(10):21-21
北宋嘉佑八年(1003年),周敦颐47岁,这年的他写了《爱莲说》。作品说莲是“花之君子”.以物喻人。那么作说的“君子”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我以为主要有五个要素,即“五不”。  相似文献   

3.
《爱莲说》主旨探南通市三中陆精康理学开山周敦颐的《爱莲说》向为选家所看重。其主旨,“教参”之说颇具代表性:作者借赞美莲花,表现了一种高洁志趣。至于这种“高洁志趣”的具体内涵,“教参”及诸多赏析文章却讳莫如深。笔者认为,《爱莲说》寄寓的内在思想,是值得...  相似文献   

4.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小品,它借描绘莲花的高洁品质,表明作者鄙薄世俗、洁身自好的君子情操,这是历史来人所公认。惟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朱舜水独持异议,认为《爱莲说》“寄意高远,人奠窥其际也。或曰‘莲出淤泥之中芬芳静好,殆如高贤之不缁不涅,故爱之。’此乃推测之智耳,果足尽先生乎?”①他还指出《爱莲说》的立意是寄予对王安石变法的不满;“王安石以智慧术数逢其君,为祸方烈,先生委之不可,争之不能,是故爱莲以闲神志。”②朱舜水之解颇新奇,然而缺少根据,不足徵信。据宋人度正《周声公年谱》载,《爱莲说》写于宋仁宗嘉祐八年癸卯(公元1063年)五月,此时周敦颐正通判虔州,年四十七岁。而王安石参政,推行新法是在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之间相距六年。换言之,即《爱莲说》在王安石变法前六年已经写出,虽然早在嘉祐四年,王安石撰《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变法主张,但一直未被宋仁宗采纳,也未得到治平年间宋英宗的支持。这段时期的王安石是未逢其君,更谈  相似文献   

5.
李丽馥 《现代教育科学》2009,(1):100-100,59
借助网络信息内容丰富、通讯便捷等强大优势,探索网络教学模式与方法必将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而新课程八年级语文中编入了宋代周敦颐的散文名篇《爱莲说》,还编入了一个“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单元——“莲文化的魅力”。可见,“认识荷花、感受荷花、热爱荷花”是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一个重要专题。基于对现状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理念的认识,我进行了《爱莲说》的网络语文教学设计尝试。  相似文献   

6.
《爱莲说》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借物咏志的名篇,它在结构上匠心独运,做到言简而多姿,文短而曲折。明代画家董其昌在《画旨》里说:“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此画诀也。”绘画不喜平,为文何尝不如此,周敦颐深明此旨,他的《爱莲说》的结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两个陪衬,三种类型。一一条线索贯全篇本文作者把“爱”这个主观感情作为线索,用它贯穿全篇,将全文连缀成一个艺术整体。全文共有八句,“爱”字竟出现了七次。起句开宗明义,指出“草木之花”可爱,一个“爱”字紧扣题  相似文献   

7.
德国科学家巴特劳特是一个爱较真儿的人,他特别喜欢中国古代文人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  相似文献   

8.
来理学开山祖周敦颐的《爱莲说》,仅119个字,却是烤炙人口的名篇。九百余年来人们对其主题的理解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归纳起来,通常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它是周敦颐为了批判陶渊明的归隐和世人的趋炎附势,宣传“莲”积极入世、不同流合污的思想而写作的一篇追求儒家君子人格美的千古绝唱;另一种认为是周敦颐为了宣传佛家“爱莲”的净集思想而写作的一篇佛理颂歌。能否正确理解《爱莲说》,关系到能否正确评价“未理学之宗祖’调敦颐思想的问题,因此对《爱莲说》的主题很有研究的必要。笔者通过全面考察周敦颐思想的发展情况,发现通…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周敦颐的《爱莲说》进行分析,发现文中不仅充分展现了“莲文化”的魅力,而且还含有佛学意蕴。  相似文献   

10.
周敦颐的《爱莲说》长期以来存在着多种主题阐释,文章试从不同理解角度论述,考察《爱莲说》的多重主题阐释,找到读者与《爱莲说》的生命连接。  相似文献   

11.
<正>周敦颐的《爱莲说》言简意赅,明白如话,被称为千古奇文,也一直被各种版本中学语文教材选录。但是,通过各种版本的教材对比,笔者发现教材中有两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探讨。1."盛爱""甚爱"哪一个更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爱莲说》教材文句是"世人盛爱牡丹"。而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专题《爱莲说》教材文句却是"甚爱"。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古文鉴赏辞典》所选的《爱莲说》  相似文献   

12.
清风 《中国德育》2005,(9):80-80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相似文献   

13.
罗贤良  凌浩然 《江西教育》2009,(12):16-17,23
肖莉属于“爱荷一族”,这位赣州市章贡区教研室主任,最喜欢的画是办公室墙上悬挂的水墨画《荷韵》,最爱背诵的古文是周敦颐的《爱莲说》,连开博客也取名叫“清清心荷”。她对《爱莲说》情有独钟,对篇中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着独到的感悟——莲之”不染”“不妖”是因为它具有“我思故我在”的独立精神。  相似文献   

14.
我最爱莲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读着周敦颐的《爱莲说》,我对莲花的敬仰之情不禁又深了一层。  相似文献   

15.
北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叫周敦颐,他很喜欢花,尤其喜爱莲花。他还专门为莲花写了一篇精彩的散文,叫《爱莲说》,一直流传至今。周敦颐的《爱莲说》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水里和陆地上的草木之花喜欢的人是很多的。我与他们  相似文献   

16.
周敦颐《爱莲说》一文的教学,由地方摩崖石刻田野考察入手,探讨周敦颐《爱莲说》创作时间与地点。进而讨论《爱莲说》的作品主题:不是莲花与牡丹,而是莲花与菊花;不是富贵与廉洁,而是出仕与退隐。现代教育当以求真为首要前提,引导学生通过实物考察、文本分析、学术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和研究,探求真理。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遂宁市第七中学七年级(2班)余胜勇同学问:周敦颐的《爱莲说》写道:“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他们处世态度有什么差异吗?  相似文献   

18.
印里印外     
正《莲溪入梦》因《爱莲说》而被我们熟知的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他也是于庐山的濂溪书堂病逝。这里的"莲溪"与"濂溪"谐音。我画任何东西都配有专门的印章,画鱼有画鱼的印,画芭蕉有画芭蕉的印。我很喜欢画荷花,所以也刻了几方用来配荷花作品的闲章,这方《莲溪入梦》就是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设想宋儒理学家周敦颐,在其代表作《爱莲说》中构筑了他一心向往的“纯粹至善”的审美境界,以清雅香净,不受污染的莲花为喻,象征君子美德,抒发其恬淡高尚、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爱莲说》也因其成为千古流传的美文,一直受到读书人的青睐。如  相似文献   

20.
看不见的美     
徐旻怡 《新读写》2012,(10):9-9
最近再次品味了周敦颐的《爱莲说》.从中又得到了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