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紫坪铺水库对附近断层稳定性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的发生与其附近的紫坪铺水库是否有关是一个引起国际关注的问题.考虑水库的实际形状和蓄水深度,使用半无限空间的解析解,分析讨论了水库蓄水和放水过程对周围区域断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倾角较小的断层面,水库放水使库区下方近地表的库仑应力有明显增加,增量达到0.2MPa,远离水库区域的库仑应力呈现象限性特征,而且随着距离的增加迅速减小.汶川地震震源落在蓄水时库仑应力减小、放水时库仑应力增加的区域内,但由于距离水库较远的原因,汶川地震前放水时库仑应力的增量只有0.005MPa左右.  相似文献   

2.
锦凌水库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境内的小凌河下游,库区地层以义县组火山岩为主,工作区内没有深大断裂通过,库区内共确认断层44条,延伸长度长达10~40 km的断层计13条.其中9条与库区关系较大的断层都有实测点控制;7条断层的确认参考了邱皮沟煤矿、锦凌煤矿地质资料;总计33条断层有实测地质点控制.大马口子一带,出现一个较小规模的小马口子-王胡台向斜和沙河堡背斜.测区内节理可分为6组,其产状与区域应力场吻合.库区的地质构造条件对建库较有利.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水库库基岩石组成、水库地震活动特点、控制水库地震发生因素和地震产生的影响等,具有水库地震的一般特征,也有自身的特点。贵州水库地震具有以下特点:容易诱发地震的大型水库的基岩以碳酸盐岩为主;大型以上水库才会诱发地震;水库地震的发生受水库水位影响明显;水库地震的强度受构造背景影响;水库地震震级小,影响范围小;水库地震容易造成"小震大灾"。  相似文献   

4.
尹府水库1962年蓄水,已安全运行44年.本文主要对水库在大坝运行管理、防汛及大坝安全监测等方面的工作做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5.
严静  彭辉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2):202-204
拱坝整体结构随大坝浇筑、封拱不断推进而逐渐形成,坝体结构形式在施工过程中是变化的,因此,在浇筑、封拱过程中坝体承受的荷载形成的力学效应也是不断变化的。研究了不同封拱过程和不同蓄水过程以及施工期温度荷载对拱坝坝体应力场的影响,导出了不同加载过程条件下坝体应力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1)
三峡库区重庆段包含22个区县,包含了三峡库区的库腹区和库尾区。随着三峡水库的运行,将打破三峡库区固有的应力场平衡,导致新断层活动或老断层复活,诱发水库地震。水库地震,震源浅、烈度高、破坏性较大,引起的严重次生灾害危及下游安全。本研究结合水库地震特点,制定了三峡库区重庆段水库地震震前和震后应急对策,探索地震应急的有效途径,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福建仙游金钟水库2010年5月下闸蓄水,2010年8月开始在库区附近就发生地震序列活动。本文根据仙游地震序列,将仙游地震分为五组不同活跃期,通过对不同阶段地震的序列参数、震中空间分布特征、、震源机制解特征、区域应力场特征的分析,结合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初步认为:仙游地震活动将持续较长时间,地震活动水平仍会有起伏,地震主要受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在金钟库区还有可能发生4级左右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塔中南坡地区特别是穿过塔中南缘断裂带的二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和断裂平面组合,发现塔中南缘断裂带走向NWW-NW,倾向NE,是分割塔中隆起和塘古孜巴斯凹陷的边界断裂。古生代塔中南缘断裂带经历了4个关键构造变革期,即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Ⅰ幕,加里东中期Ⅲ幕及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塔中南缘断裂带表现为高角度的逆冲断裂,兼有走滑的性质,沿走向分为三段:西段,高角度逆冲构造,断层面陡直,在中晚奥陶世发生了断层的强烈反转;中段,相比倾角较缓,剖面上表现为具盖层滑脱性质的高角度断展褶皱,中晚奥陶世断层发生反转,断距明显增大;东段,相比中段、西段,在早中寒武世-早奥陶世,表现出了一定逆冲断层的性质,并在中晚奥陶世逆冲断距增大,体现了应力传递在塔中南缘不同部位的差异性。这些认识对于寻找塔中南坡地区优质碳酸盐岩储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3年4月20日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发生Ms7.0级芦山地震,通过计算多个地震活动参数,定量分析芦山地震发生的背景地震活动性及与汶川地震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历史记载龙门山断裂南段仅有3次6.0级以上强震,存在地震空区的历史地震背景;2)通过a值分析可知,芦山地震发生前30年背景地震活动性较高;3)分析汶川地震前后b值的空间分布差异,发现龙门山断裂南段在汶川地震后仅部分区域b值下降,应力增强,芦山地震发生在b值明显下降区.  相似文献   

10.
辛洪燕 《科技风》2014,(13):268-268
龙口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渤海湾南岸,属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586毫米,是一个近乎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资源性缺水,属水危机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愈加突出。现状水利资源条件下,提高水利工程的蓄水能力,成为解决水供需矛盾的主要措施之一。王屋水库作为龙口市唯一的1座大型水库,建成运行50多年来,在保障龙口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已成为全市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水源地。王屋水库具备蓄水增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条件,结合水库除险加固提高兴利水位进行增容,投资省效益高,能得到国家、省水库增容专项资金支持,功在当今,利在后世,极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浙江长潭水库富营养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远康 《科技通报》2012,(1):173-177
饮用水供水水库一旦进入富营养状态,极易暴发藻华,将对水资源的利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根据2007-2008年长潭水库库区污染调查、水库水质监测等数据,采用水质模型模拟主要入库营养物质变化对表征水库营养化水平的主要指标叶绿素的影响,分析水库营养控制指标和削减量。结果表明,长潭水库主要营养控制指标为总磷,在现有入库总磷基础上,削减75%时,可控制水库叶绿素小于10 ug/L,能基本抑制水库营养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金鸡水利枢纽进行水生生物现场踏勘及调查采样,探讨坝式水电站蓄水前后对浮游植物的影响。藤县金鸡水利枢纽建坝前后,物种数量由建坝前的5门28属增加到6门63属。浮游植物的种类数量和种类组成发生较大变化,优势种群发生变化,库区具有向湖泊化演化的趋势。枢纽建设营运后浮游植物种类显著增加,浮游植物中适应静水生活的小型种类增加。  相似文献   

13.
刘铭  鲁春霞  马聪  欧洁 《资源科学》2011,33(8):1446-1453
龙门水库和安各庄水库同属于白洋淀流域,且地理位置上相邻。按水库库容划分,都属于大(二)型水库,并且设计之初的水库功能都是以防洪为主,同时兼有灌溉、养殖等功能。本文运用1961年-2008年的水库径流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两个水库上游来水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虽然两个水库地理位置靠近,但是安各庄水库运行正常,而龙门水库近年来却几乎处在彻底干涸的处境。为了解释这种差异性,本文首先通过DEM提取了两个水库的集水区,然后从水库上游集水区的气候要素、地形要素、植被要素以及人类活动要素等影响因子着手,分析了这两个水库现状迥异的深层原因。分析结果显示: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是造成两个水库不同径流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海相碳酸盐岩,在漫长的地史时期,受地应力作用,发生了一系列构造断裂现象,形成了有利于天然气运聚的储渗条件.这类储渗条件,以断裂及裂缝为先导,以风化壳岩溶孔洞为储集体,构成了孔、洞、缝网络系统.根据岩芯观察,该网络系统的裂缝,类型多样、产状各异.在储层中起到了沟通孔洞、改善储集性能和提高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篇文章首先介绍了汤河水库概况和雷达监控系统的建立背景和系统组成,随后分析了汤河水库雷达监测站设备曾经多次遭遇雷击的现象以及产生的问题和原因,详细研究现有防雷系统组成和安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防雷系统改建的设计和具体措施,从而实现保护设备安全运行和提高水库整体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实验确定了砂岩在干燥、饱水、有孔隙压三种情况下的摩尔破裂准则线(摩尔包络线);定量地说明了砂岩的弱化,并以此阐明水库地震的发生过程及其特点,指出了以往应力分析中的疏漏,指出含水岩石的弱化是水库地震等水诱发地震的首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金鸡水利枢纽进行水生生物现场踏勘及调查采样,探讨坝式水电站蓄水前后对浮游动物的影响。金鸡电站在建坝前和建坝后浮游动物的各类组成变化不大。浮游动物密度减少了,生物量增加了。金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在施工及营运阶段都会对所涉水域生态环境及水生生物自然资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有的是可以逐步消除和恢复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北地区大雨以上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陈少勇  任燕  乔立  林纾 《资源科学》2011,33(5):958-965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138个观测站1961年-2007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7年来西北地区大雨以上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大雨降水日数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祁连山和天山有两个相对多雨区。在季节分布上,冬季最少,夏季最多,秋季多于春季;大多数地方大雨降水日数有不显著增多趋势,显著区在天山地区,但西北东部略有减少趋势;全区大雨降水日数存在22年周期,除祁连山区1967年有突变现象,其余地方近47年未发生突变;以全区大雨降水总站次数序列分析,冬季较少,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有所增多,春季不明显,夏季略有增多,秋季略有减少趋势;西北地区总体上降水日数为单峰型,7月为峰值,集中出现在5月-9月;西北地区日最大降水量12.8~203.3mm,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在陕西西南部的佛坪、陇中的临洮、青海北部的德令哈和天山的巴仑台各有一个高值中心。年最大日降水量普遍有增加趋势,除天山以外,大多数地方增加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落实新工科背景下油藏工程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完善了课程体系建设、强化了过程考核评价、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