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一 从美学角度来看,新、旧两派武侠小说的武功描写都具有体现人类不断地抗争苦难、完善自我的进取精神的意义,只是新派更注重其中的人格与意志的成份,强化了武功追求与人生价值追求的联系。然而,新、旧派小说中的武功描写就其  相似文献   

2.
徐皓峰的武侠小说着力叙写武林流派、武人品质和武道精神,努力构建一个社会写实与拳理诠释并重的武侠世界,试图用小说形式来描述武林人物的生活原态。徐皓峰的小说通过描写人物生存困境叩问中国文化,运用中国传统的写意笔法塑造人物,武功打斗描写简洁明快,并刻意诠释刀法拳理。徐皓峰有意识地将写小说和拍电影融会贯通,其作品有着较多的电影剧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李如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1):108-111
“武”作为武侠小说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始终伴随着港台武侠小说的发展,成为武侠小说家塑造江湖世界、吸引读者眼球的手段,而“武”的描写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历了武功、武学、武道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描写不仅承袭了中华武学文化的渊源,同时融汇了文学的审美意蕴,达到了较高的美学境界。中国武术历史悠久,门派林立,套路繁多,形成了独特的武术文化。而这独特的武术文化,不仅为武侠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客观、真实的依据,也为武侠小说家提供了极为开阔的想象空间。武侠小说家们总是竭尽心智,绞尽脑汁,开创自己的武功路数,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使武侠小说具有了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金庸先生所创作的武侠小说不多,但无论是人物形象塑造还是武功描写等方面都取得了其他武侠小说家不可比拟的艺术成就,占据了武侠坛“泰斗”地位,本仅从金庸武功描写的三重性,“从无招胜有招”到“从无剑胜有剑”,世界上最厉害的招数-智谋(阴谋)三个方面简单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6.
作为通俗文学的重镇,武侠小说以其引人入胜的情节、精彩绝伦的武功对决、豪情万丈的侠义精神以及天马行空的奇幻的想象为广大读者展现了一个波谲云诡的神奇的武侠世界。在浩如烟海的武侠小说中,金庸的武侠小说独树一帜,无论从历史、思想、哲学、宗教、文化、武功、人情等各个角度去赏鉴都堪称新派武侠经典中的经典。对于金庸的小说,众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解读。我认为,武侠小说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形式,其最大的艺术价值应该体现在小说对叙事手法的运用上。小说是否精彩,能不能真正吸引读者,关键还在于小说家讲故事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大都是通过报刊连载的方式刊行,作者在宏观上构思一个故事的梗概,然后依照故事情节的发展依次展开。在那个时代,报刊的发行量是衡量一部小说价值的重要的尺度。于是,如何通过叙事策略让读者对阅读充满期待,欲罢不能,是小说家都必须面对,而且必须完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华山武功描写作为金庸小说武功描写的具体体现,主要经历了由“实”至“虚”、由“杂”至“纯”、由“生”至“熟”几个阶段,表现出产生的想象化、形象化、多元化,内涵的人物化、文化化,获得过程的人性化、集大成化,以及场面的诙谐化、立体化、多变化等金庸小说武功描写的共同特点.同时,华山武功描写还表现出与华山独特的自然与文化内涵相结合的特点,反映出金庸对华山自然与文化内涵的了解与充分尊重,以及为此作出的自觉努力,从而使华山武功描写具有了华山特色.  相似文献   

8.
张颖帅 《文教资料》2007,(16):83-85
武侠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小说形式,本文从其涵义、发展及人物命运、武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提高大家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9.
唐代产生的武侠小说,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中的一枚奇葩,《虬髯客传》所具有的虚构、武功、任侠、言情、志怪等,不但是构成唐代武侠小说的元素,而且对后世通俗武侠小说产生了重大影响,直至今天新派武侠小说,都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启发。因此,我认为《虬髯客传》是唐人武侠小说之最,以之为代表使唐人武侠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达到了“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唐代之前文史作品中的侠客只有侠义行为,而没有表现出高强武功,因而他们行侠仗义时常常不能自保。而唐代小说中的侠客却有着极为高强的武功,他们既能游刃有余地行侠仗义,又能够全身而退。由此,侠客演变成了武侠,对后世武侠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唐代小说中侠客拥有高强的武功,除了小说家有意识地虚构外,还与唐代社会尚武的风气及武术与宗教的广泛传播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生物技术药物学实验》课程是生物制药专业的必修课程,为了更好地缓解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生物技术药物学实验》课堂上缺乏积极性、学习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将“雨课堂”应用于《生物技术药物学实验》课程中。借助于“雨课堂”工具,教师能轻易地增强PPT的课堂教学功能,“雨课堂”教学平台与微信结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安排去学习,这能很好地提高生学习的积极性。“雨课堂”教学平台还可实时反馈学生遇到的问题,可帮助老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更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武林秘籍”在武侠小说中频频出现,皆受瞩目,是武侠小说常见模式之一。“武林秘籍”模式导因于“武”,从“武林盟主”、“武林至尊”的区别中,可以发现在武侠小说中,武功是最关键的因素。“武林秘籍”的设计具有高超性、隐秘性、神异性、灵妙性、正宗性、道德性的特点,对小说的情节设计及推展具有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3.
香港著名作家金庸在其武侠小说中对大理这一地域进行了独特的展现,在他相关的作品中,大理是一个人杰地灵、风光秀美、人文风气宽和的魅力之地。立足于大理这一地域,从金庸笔下的大理人物、大理风景以及大理文化三个方面对大理形象作简要分析,可反映出大理区别于其他地域的鲜明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金庸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武侠小说的创作,使作品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他通过营造一个虚幻奇丽的江湖世界,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也正是基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其小说在侠义江湖、男女情爱、武功境界、权势角逐等几个方面,都带有明显的男权思想。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鄂西北高校新生开设武当武术选修课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认为在一年级新生中开设武当武术选修课是可行的,符合我校的实际,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意识的培养,运动规律的掌握、运动能力的提高和锻炼习惯的形成,为终生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有许多故事片段涉及了行为矫正原理的应用,研究者分别从条件反射、正强化、区别强化、塑造、渐隐、链锁、隔离、体罚等八个有关行为矫正的概念或技术方法入手,分析了故事中体现的行为矫正原理。  相似文献   

17.
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仅是大众意识层面的通俗文学,实际上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教科书"。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以"清静无为"、"以柔克刚"的道家思想为依托,实现了传统道家文化的全面升华及其与儒家的完美融合。金庸武侠小说呈现的"道家意境",是其理想的人生模式,也为我们提供了对待人生和为人处事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把以金庸等为代表所创作的新派武侠小说,作为一种历史特定性文类变体来看,其创作无疑是一种商业行为,小说形态亦受到了商业性的规定,具体体现为它通过对所塑造武侠人物形象及其遭际的展示来着力言述的是港台地区在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进入消费时代膨胀起来的消费欲望符码——游戏、奇观化和大众色情。  相似文献   

19.
慕课与翻转课堂为当前两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可以有力发挥时下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在运筹学教学中将慕课与翻转课堂相互融合,既解决了运筹学在线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师生缺乏面对面交流的问题,也解决了传统运筹学课堂教学中无法顾及的学生个体学习差异的问题,有助于提高运筹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第三届中国舟山桃花岛金庸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召开,会议对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意蕴、创作渊源、重要作品及其主要人物的精神内蕴等,进行了多方面认真解读和深入剖析,同时对于武侠小说与武术文化关系、小说文本修改、传播及其研究史,以及金庸武侠小说的独特艺术手法等几个方面,展开了热烈探讨,颇多新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