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气候传播实践存在缺乏整体战略、框架体系不清晰、传播手段单一等问题。做好气候传播,需准确把握、处理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经济、优化能源结构的关系,从“百姓视角”深挖气候变化中的“生活故事”,倡导公众共同参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舆论场,培养专家型记者,拓宽议题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闻媒体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气候传播方面。新闻媒体,对于气候变化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传播气候变化知识、监督气候变化问题以及设置气候变化议程。主要针对新闻媒体在气候传播中具有的功能进行深入分析,探究新闻媒体实现气候传播的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3.
《国际新闻界》2012,(6):127-128
2012年6月2日上午,由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乐施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主办的气候传播与气候变化"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政府部门、新闻媒体、高等院校、研究机构、NGO组织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体在气候变化传播中担负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它是气候变化知识的传播者、气候变化议程的设置者、气候变化问题的监督者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沟通者,新闻媒体要搞好气候传播,须遵循以下策略:提高专业性,进行深度报道;提高针对性,细化报道议题;增强贴近性,提高气候传播吸引力;实现多方互动,提升传播影响力;采取多样化形式,实现气候传播最佳效果;注重全面性,体现气候传播多样化;提高记者专业素质,提升气候传播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德班气候谈判中的表现,集中探讨政府在气候传播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在直接推进谈判取得积极成果的同时,让更多公众了解气候变化的相关科学知识,理解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共同寻求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实现有效的气候传播。  相似文献   

6.
气候传播是一种有关气候变化信息与知识的社会传播活动,它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为行动目标.①美国气候传播研究者Susanne Moser认为,气候变化问题本身的一些特点决定了气候传播研究定位的不同.这些特点包括气候变化缺乏可见性和即时性、气候系统的延迟性导致采取行动缺乏成就感、认知局限与技术进步之间的较量、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做出改变的信号不足及人类的利己主义等.这些原因及人类和气候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使气候传播比传播环境、风险或健康问题更具挑战性.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转型期间,我国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因环境污染引发的各类公共事件在社会上被广泛讨论。虽然气候变化主题进入我国公众视野不过十几年,但是媒介已经成为呈现气候变化议题和进行气候传播的重要力量。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的研究结果表明,媒介对气候变化全方位、立体化、深入的报道将为气候传播研究提供丰富的内容支撑。气候传播是将气候变化信息及其相关科学知识为社会与公众所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公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解决气候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转型期间,我国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因环境污染引发的各类公共事件在社会上被广泛讨论。虽然气候变化主题进入我国公众视野不过十几年,但是媒介已经成为呈现气候变化议题和进行气候传播的重要力量。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的研究结果表明,媒介对气候变化全方位、立体化、深入的报道将为气候传播研究提供丰富的内容支撑。气候传播是将气候变化信息及其相关科学知识为社会与公众所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公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解决气候  相似文献   

9.
2016年12月17-18日"绿色发展与气候传播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期间,应邀参会的《采写编》杂志总编白太明先生表示,在其刊物上开辟"气候传播"专栏,以此来表示对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研究的支持.白总编的表态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  相似文献   

10.
<正>在过去10多年中,我国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研究日益走上国际舞台,从参与者、贡献者走向引领者,发挥了独特作用。这是我国气候变化和国际传播工作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需要总结好其中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形成共识、树立信心、扩大宣传,从而不断把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国际传播事业推向前进。2010年4月,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  相似文献   

11.
碳标签是具有显著创新性的气候传播介质,在气候传播中具有3个方面的应用价值:(1)公众气候变化知识的教育功能;(2)公众气候变化应对行为的引导功能;(3)气候传播各利益攸关者资源整合与目标协调的社会动员功能.  相似文献   

12.
吴海荣  郑权 《青年记者》2022,(24):37-39
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如何进一步促进公众参与,是我国气候传播面临的一个需要着力解决的难题。将气候变化问题视为健康问题,以“气候变化威胁就是健康威胁,气候变化应对即是健康应对”为价值引领,融通气候与健康传播,对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公众参与,是一个更具前景更有效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气候变化是气象行业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如何做好这个热点问题的报道工作,在报道中既体现出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共性",又体现出行业媒体的专业"个性",是中国气象报社组织开展气候变化报道时着力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个科学问题,近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频发生,使得气象信息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气象新闻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从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个角度来看,气象新闻不仅能提供天气预报服务,还应该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舞台。经历了从“天气简报”到“气象新闻”的变迁,经历了从“直线报告”到“立体解读”的转变,气象新闻在媒体上的地位已经不仅仅是配角,而是慢慢变成了新闻媒体上的重要新闻品种。  相似文献   

15.
"筑牢政府、媒体、NGO、企业、公众'五位一体'的行动框架,让气候传播真正成为社会共识全民行动",这是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在18日闭幕的"绿色发展与气候传播"研讨会上表达的观点.他说,自在"2013年气候传播国际会议"上我们提出要"让气候传播真正形成气候"以来,如今气候传播在我国已逐渐形成气候,今后我们将朝着新的更高的目标努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13位气候报道记者的访谈资料,本文对他们如何形成关于气候变化的新闻专业知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借用实践共同体理论作为分析框架,文章从气候报道作为一个知识领域、气候记者如何形成共同体以及气候报道中的核心实践进行了讨论。通过这一案例研究,本文试图深化对新闻专业知识的理解,并探索将实践共同体理论应用于新闻研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眼下,"大数据"随着数字化纪录、存储和传输技术的日臻完善,而广泛被应用于电视新闻传播中,但在电视新闻中,"大数据"新闻的报道却出现不少重包装、轻内容,重数字、轻事件等方面的缺点,新闻要素少了。那么,如何提升"大数据"在传播中的"高颜值"成了重要的一环。笔者结合平时采访经历,从何为"大数据"和"大数据"新闻传播、"大数据"电视新闻在传播中瓶颈有哪些?如何增强"四个意识",变"大数据"为"好新闻"等三个方面,浅谈电视新闻报道如何提升"大数据"在传播中的"高颜值"。  相似文献   

18.
论气候正义     
"气候正义",是气候变化领域依据社会正义理论提出的一个科学理念.它揭示了气候变化领域贫富之间的资源鸿沟,为应对气候变化确定了利益共享与后果共担的公平原则,和国际气候治理制度设计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9.
兰刚 《东南传播》2012,(4):37-39
气候变化报道中涉及大量的风险传播。本文从商业尺度、价值尺度、媒介素养尺度和公共危机尺度四个方面对气候变化报道中的风险传播视角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有效的风险沟通与传媒对风险的呈现与建构、将环境中的个人困扰转化为公共议题、恪守报道原则等紧密相关,因此,只有将气候变化报道与科学知识普及、媒体的瞭望功能、社会价值的塑造和民主决策的开展相结合,才能保证气候变化报道中的风险传播得到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标题党"现象是网络媒介文化的"畸形儿"与"衍生物",须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降低其对网络新闻传播的不良影响,促进我国网络新闻传播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